卻說陳承安引動幽冥地府的靈氣供自己吸納,但這次他故意將其中蘊含的死氣分離出來,用神念將其拘禁成一團,待其慢慢濃鬱之後,陳承安開始了用這種死氣淬體的嘗試。
卻說陳承安於靜室之中,再次引動了那深邃幽暗、勾連九幽的通道。磅礴精純的幽冥靈氣洶湧而至,被他以《混沌羽化經》的玄妙法門貪婪吸納。然而,這一次,他那經過破妄之瞳錘煉的神念,如同最精密的篩網,開始了極其危險的分離操作——將那絲絲縷縷、蘊含著寂滅、終結、輪回意味的死氣,強行剝離出來!
生人硬生生吸入死氣是極其危險的,稍有不慎便會導致肉身損毀,由於是死氣作用,一旦肉身受損便有可能是那種無法逆轉的徹底損毀,就如同陳承安父親斷掉的臂膀想要重新長出,需要陳承安煉製那種特殊的丹藥一般麻煩。
死氣代表著生機滅絕,其中又有輪回因果在其中,所以死氣淬體必須要慎之又慎。
尋常修士淬煉身軀基本上都是用靈力反複淬煉,若是突破至輪回境,體內靈力轉化成為更高一級的原力,便改用原力淬煉身體,幾乎每一個修士都是如此修行肉身的。甚至有的修士專修神魂和法力,基本上不去刻意淬煉肉身。
修士隨著修為的提升,肉身每日在靈力或者原力的滋養下也會變得堅固無比,但可以錘煉過的肉身更是堪比普通法寶。之前陳承安修行《混沌羽化經》用修行得來的靈力加上混沌不滅火錘煉肉身便是此道。這種修行方式乃是他下意識為之,一來,在京城的十年他苦於無法破境,便用了大量時間來修行肉身,二來,混沌羽化經的修行法門極其重視肉身的修煉。如此才會讓陳承安的戰鬥力比之同階修行者高出一大截。
而《八九玄功》初看是修行肉身的法門,實則是肉身成聖破碎虛空的不二聖法。
但陳承安的肉身已經被原力反複淬煉,再吸收過一縷鴻蒙紫氣,已經比之高階法寶都要堅固,如何淬煉倒成了一個難題,此刻他見獵心喜,想出了用死氣淬煉肉身的道道。
此念並非憑空而來。陳承安兩世靈魂,見識廣博,尤其精研丹道與諸多秘聞。他憶起曾在某部殘破的古老劄記——《幽泉屍解注》中見過相關論述:“…夫生死之氣,猶陰陽之輪轉。生極而死,死極而生。幽冥死氣,非唯寂滅,亦蘊‘歸墟’之性,乃萬物終焉之影,法則沉澱之基。若能以大毅力、大智慧導引之,未嘗不可化絕毒為神藥,鑄不滅之道基…”這“歸墟之性”與“法則沉澱”的描述,與他感悟的幽冥氣息隱隱相合,為他提供了最初的理論膽氣。
更有甚者,他於白雲城陳家祖宅所得的陣法傳承雜篇中,有一卷名為《黃泉逆脈書》的禁忌殘篇,雖主要論述如何利用陰脈布置殺陣,但開篇卻提及:“黃泉非絕路,死氣亦能量。肉身渡冥河,需持‘金剛意’,守‘長生爐’,以無上氣血為薪柴,煆死寂為生機,可成‘無漏冥王體’…”這“金剛意”指堅韌意誌,“長生爐”喻磅礴生機,雖未直言淬體法門,卻指出了關鍵:需以自身強橫生機為根本,去駕馭、轉化死氣。
思緒既定,陳承安眼神更加堅定。他小心翼翼地引導著精純的幽冥靈氣彙入經脈,同時將那些灰黑色、散發著不祥與冰冷氣息的死氣絲線,一點點拘禁、彙聚在胸前虛空之處。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團被拘禁的死氣越來越濃鬱,最終變成了一團拳頭大小、不斷翻滾、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線的漆黑氣團!氣團周圍,空氣粘稠冰冷,隱隱有鬼哭魂嘯般的細微異響,那是純粹的死亡法則在低語。此景此象,恰如另一部記載冥府見聞的野史《九幽錄》所描繪的“冥煞”成形之狀,標誌著死亡能量的高度凝聚。
望著這團足以讓任何生靈本能恐懼的死亡能量,陳承安眼中瘋狂與決然並存。
“八九玄功,肉身成聖之路,豈能懼這生死輪轉?”他心中默誦玄功總綱,其中明確提及:“玄功九轉,八劫加身。陰極陽生,死極活化。納萬般災厄,淬不壞金身…”這“陰極陽生,死極活化”的理念,與《幽泉屍解注》的觀點不謀而合,都指向了利用極端負麵能量反淬己身的至高道理。
“不破不立,向死而生!這至陰至寒的死氣,正是淬煉我這至陽至剛肉身的絕佳‘磨刀石’!”
他深知此舉凶險。《太初醫經》的“禁忌篇”曾嚴厲警告:“生魂染死氣,如沸湯潑雪。輕則經絡朽,氣血衰如暮;重則肉身壞,真靈墮永夜。蓋因死氣蘊‘斷滅’之則,壞生機之鏈,侵輪回之序,非逆天之力不可抗,非造化之功不可逆。”這清晰地解釋了為何父親斷臂重生如此困難,正是因為殘留的能量中夾雜了類似“斷滅”法則的死氣痕跡。
但陳承安倚仗深厚!其一,是他那由《混沌羽化經》和多種頂級血脈打熬出的、遠超凡俗的強橫肉身根基,生機磅礴,堪稱一座行走的“長生爐”。其二,是他那經過破妄之瞳和兩世靈魂淬煉的堅韌意誌,已達“金剛意”之境,能守住靈台一點清明。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八九玄功本身,就是一條超越常規生死概念、追求肉身不朽不滅的無上法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關於八九玄功的境界,陳承安結合所得傳承與自身推演,將其劃分為三層:
第一層:法天象地。肉身打破桎梏,可隨心變化大小,小如芥子,大如山嶽。初成便可具百丈金身,力大無窮,肉身強度激增,初步具備“一力降十會”的資本。此乃鑄就無上道基之始。
第二層:千變萬化。肉身掌控入微,可模擬天地萬物形態、氣息,乃至部分特性。內含天罡三十六般大變化如神龍、麒麟、鯤鵬等神獸仙靈形態,具備其部分天賦神通),地煞七十二般小變化如飛鳥、遊魚、頑石、草木等,精於隱匿、遁形、擬態)。變化由心,奧妙無窮。
第三層:隨心所欲,身化萬物。此乃玄功至高境界,肉身與大道相合,念動間便可化身天地法則的一部分,如風、如雷、如時空,乃至概念性的存在。無拘無束,無始無終,近乎真正的不朽不滅。此境隻存於理論,玄奧不可測。
“開始吧!以此冥煞死氣,鑄我法天象地之基!”
陳承安眼神一厲,操控神念,小心翼翼地,從那團漆黑死氣中,引出了第一縷——僅僅如同發絲般纖細的一縷!
這一縷死氣脫離主體,發出尖銳嘶鳴,帶著蝕骨銷魂的寒意,直刺陳承安的胸膛膻中穴!
“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