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那塊灰撲撲的下品靈石,黃一夢快步回到木屋,關緊房門,背靠門板,才緩緩舒出一口氣。
掌心傳來靈石微涼的觸感和其中蘊含的、遠比天地玄氣精純溫和的能量波動。這是她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塊靈石,是通往外界的第一塊敲門磚。
十塊靈石方能晉升外門,路漫且長。
但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她沒有立刻嘗試用這塊靈石修煉。《煉氣基礎》上有提及,煉氣期弟子直接吸納靈石修煉,效率遠高於吞吐天地玄氣,但過程需全神貫注,引導靈石中相對磅礴的能量緩緩融入自身,切忌急躁,否則易損傷經脈。
她需調整好狀態。
先將屋內那簡陋石陣檢查一番,確認無人動過。隨後,她盤膝坐於陣中,並未立刻取出靈石,而是先行運轉《引氣訣》,引導石陣彙聚而來的稀薄玄氣,緩緩平複因方才交易而略有波動的心緒。
直至心神徹底沉靜,體內玄氣圓轉自如,她才珍而重之地取出那塊下品靈石,雙手合握,置於丹田氣海位置。
再次運轉《引氣訣》,但此次意念卻專注於掌心靈石。
功法催動之下,靈石微微一熱,一股精純溫和、遠超乎她想象的靈氣流,如同涓涓細流,順著掌心勞宮穴緩緩湧入經脈!
這股靈氣流遠比天地玄氣更易引導,幾乎無需過多煉化,便輕易融入她自身的玄氣之中,沿著功法路線運轉周天,最終彙入丹田。
效率之高,讓她心驚,更讓她狂喜!
僅僅隻是一個周天,丹田內那煉氣四層的玄氣,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壯大了一絲!比得上她平日借助石陣苦修大半日的效果!
這就是靈石的作用嗎?難怪修士皆對靈石趨之若鶩!
她不敢怠慢,收斂心神,全神貫注地引導著這股精純靈氣,一遍又一遍地運轉周天。
時間在修煉中飛速流逝。
當她再次睜開眼時,窗外已是明月高懸。掌心中的那塊下品靈石,色澤變得極其黯淡,表麵甚至出現了幾道細微的裂紋,其中的靈氣已十去八九。
而她的丹田之內,那煉氣四層的玄氣,赫然壯大了近一成!經脈也在那精純靈氣的滋養下,感覺愈發順暢堅韌。
一塊下品靈石,竟有如此神效!
欣喜之餘,亦是凜然。修煉速度是加快了,但這消耗也極其驚人。這一塊靈石,若按雜役任務報酬,不知要積攢多久。十塊靈石的晉升費用,更像是一座大山。
必須找到更穩定的靈石來源。
侯三…寒鐵砂…
她回憶起侯三當時急切而貪婪的眼神。那包寒鐵砂絕對物超所值。但寒潭之下是否還有?再去探尋,風險幾何?
她心神沉入感應。
【選擇再次前往寒潭搜尋寒鐵砂】→〖中下簽〗:小凶,侯三或已暗中留意,再次前往易被其跟蹤察覺,且寒潭下寒鐵砂儲量不明,碧水蟾活躍度未知,風險大於收益。
果然!侯三那人絕非善類,一塊靈石換走恐怕隻是權宜之計,他定然懷疑寒鐵砂的來曆,甚至可能暗中監視自己。
暫時不能再去寒潭了。
那剩下的沉泥鐵砂呢?侯三對此不屑一顧,那位外門弟子也直言是“廢礦渣”。但她的金手指曾提示“或可用於煉製最低等陣基、符墨”。
或許…該試試另一條路?那本獸皮紙冊上臨摹的“聚靈陣”雖無法布置,但其原理,能否借鑒到她的簡陋石陣上,稍作改進?
說乾就乾。她將那塊幾乎耗儘靈氣的廢靈石收起——此物或許還有其他用途,不能丟棄——然後開始琢磨那簡陋石陣。
她回想著聚靈陣的幾個關鍵節點和玄氣流轉示意,嘗試著調整那幾塊石頭的擺放角度和距離,甚至不惜再次消耗玄氣,微弱地激活某些節點,感受其變化。
一次次微調,一次次感應。
【石陣結構調整一】→〖中中簽〗:無效。【石陣結構調整二】→〖中中簽〗:微效,彙聚範圍略增,然效率未提升。【石陣結構調整三】→〖中下簽〗:結構失衡,略有擾流,效果反降。
進展緩慢,但她樂此不疲。這就像是在解一道複雜的謎題,每一次失敗的嘗試,都讓她對石頭特性和那玄之又玄的“導流”多了半分理解。
直至深夜,她才勉強將石陣的彙聚效率,在原有基礎上又提升了微不足道的一絲。
她停下手中動作,並非放棄,而是知道欲速則不達。今日收獲已足,需消化鞏固。
就在她準備歇息時,目光無意間掃過牆角那幾塊之前試驗效果不佳、被淘汰下來的石頭。其中一塊暗紅色、質地酥脆的石頭,在她方才多次嘗試調動玄氣引導石陣時,似乎…隱隱吸收了一絲極微弱的火屬性玄氣?
嗯?
她心中一動,撿起那塊暗紅石頭。入手溫熱,與周圍石頭的冰涼截然不同。
《常用雜礦圖解》上似乎提到過,某些礦坑深處會伴生一種“火絨石”,性燥熱,質地脆,無法用於煉器,但凡俗武林中有人將其碾磨成粉,用於引火或製作粗劣的火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