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寂寂,月華如水。臨時開辟的洞府內,黃一夢指尖縈繞著淡藍色的雲水真元,如絲如縷,緩緩滲入那件青銅飛梭之中。
飛梭表麵的鏽跡進一步剝落,露出底下黯淡卻古樸的紋路,微弱的靈光隨著真元的溫養,如同呼吸般明滅不定,較之先前鮮活了些許。
祭煉法器是個水磨工夫,尤其是這等不知輾轉多少人之手的舊物,內裡雜質不少,需得耐心剔除,方能如臂指使。
黃一夢並不心急,一邊溫養飛梭,一邊運轉《雲水真解》,吸收著此地還算不錯的天地靈氣,緩緩恢複著丹田真元。
直至東方既白,飛梭嗡鳴一聲,表麵光華一閃而逝,終於被初步祭煉成功。
雖仍是下品法器中的普通貨色,遁速恐怕還比不上她全力施展雲水遁法,但勝在能節省大量趕路消耗的真元,用於長途跋涉再合適不過。
她收起飛梭,並未立刻動身。昨日在碧波圩雖隻是匆匆一瞥,但此地靈氣尚可,相對安全,她決定多停留幾日,一方麵徹底恢複傷勢,另一方麵也想再多打聽些消息,尤其是關於那“清溪城”以及北上路途的詳細情況。
白日裡,她並未再入圩市,而是以洞府為中心,在周邊山林中細細搜索。
憑借著增強的神識和對藥性的敏感,她又找到了幾株不錯的療傷草藥,甚至還發現了一小片年份淺薄的“凝露草”,此草清晨葉片會凝結蘊含靈氣的露珠,對滋潤經脈有微效。她小心采集,用玉瓶收起每日的晨露。
夜間,她便回到洞府,吞服丹藥,煉化晨露,以雲水真元配合藥力,一點點修複著經脈的最後些許暗傷,彌補著虧損的氣血。過程緩慢,卻能感受到身體在一點點好轉,根基在一點點夯實。
如此過了三日,她感覺狀態已恢複了七七八八,真元雖未至圓滿,也恢複了八成左右,精血虧損依舊,但已不影響正常行動施法。
第四日清晨,她再次變化了一下裝束,使容貌看起來更普通些,這才駕馭起那青銅飛梭,低空慢行,再次來到了碧波圩。
圩市依舊熱鬨。她這次目標明確,直接走向那日聽聞消息的茶攤附近。這種地方,往往是散修聚集、交流信息之處。
要了一壺最便宜的靈茶,她坐在角落,看似悠然品茗,實則耳聽八方。
“……所以說,那清溪城今年的‘升仙大會’怕是趕不上了,名額早就被那幾個家族和內定完了,我們這些散修,去了也是白搭。”一個滿臉風霜之色的中年漢子歎道。
“李老哥此言差矣,”他對麵的瘦削修士搖頭晃腦,“升仙大會進不了宗門,不代表沒機會。屆時清溪城人多眼雜,各大商會都會趁機舉辦拍賣會,好東西不少!而且任務也多,運氣好,被哪個家族聘為客卿,也算有個依靠不是?”
“拍賣會?就咱們這點身家,進去也就是開開眼界…”中年漢子苦笑。
“嘿嘿,那可不一定。聽說這次因為黑水澤那邊動靜太大,不少人都往北邊跑,說不定就有什麼好東西從那邊流出來,撿漏也是有可能的…”
清溪城?升仙大會?拍賣會?黃一夢默默記下這些關鍵詞。看來這清溪城近期會很熱鬨,機會與風險並存。
她又聽了一會兒,大多是些零碎消息,關於黑水澤的討論似乎少了些,但偶爾還能聽到有人提及“築基修士”、“遺跡”、“搜尋”等字眼,讓她更加確定遠離的正確性。
離開茶攤,她又在圩市內細細逛了一圈,重點留意那些售賣丹藥和典籍的店鋪。
在一家名為“丹心閣”的小鋪麵裡,她發現了一種名為“氣血丹”的一品丹藥,正適合彌補氣血虧損,雖然品階不高,但對她目前狀況正合適。隻是價格不菲,五塊下品靈石才三粒。
她略作沉吟,又取出兩段紫音竹和一塊水瀾石:“掌櫃,以此抵價,可否?”
那掌櫃的是個留著山羊胡的老者,煉氣六層修為,拿起材料仔細看了看,又瞥了黃一夢一眼,慢悠悠道:“材料尚可,抵兩塊靈石吧。三粒氣血丹,你再付三塊靈石。”
價格還算公道,黃一夢點頭成交。她又問道:“掌櫃的,您這裡可有關於煉丹基礎,或者靈草圖譜之類的玉簡?”
老者抬了抬眼皮:“有倒是有,最基礎的《百草辨性》和《煉丹初解》,每枚三塊下品靈石。”
黃一夢暗自咋舌,知識果然昂貴。她如今靈石緊缺,隻得暫時按下這個念頭,離開了丹心閣。
之後,她又用僅剩的幾塊靈石,補充了一些繪製符籙的材料——一遝普通的黃符紙和一小瓶低階妖獸血調製的符墨。好的符紙符墨製作費時費力,遠不如直接購買劃算。
如此一番采購,她剛從水瀾石和紫音竹換來的靈石便又消耗殆儘,回到了赤貧狀態。
“看來,無論在哪裡,靈石都是根本。”黃一夢心中感慨,愈發覺得掌握一門賺錢技藝的重要性。製符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需得尋個穩定環境再深入研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日落時分,她離開碧波圩,回到山林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