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徐公子冷哼一聲,目光落在黃一夢正在抄錄的那疊古籍上,忽然伸出手,毫不客氣地抽走最上麵的一本泛黃冊子,“這是什麼?《山野雜譚》?嗤,儘是些無稽之談。”
他隨手翻了兩下,便要扔回去。
就在這時,黃一夢腦海中那熟悉的簽運感知悄然觸動。
【對此《山野雜譚》表現出興趣,嘗試詢問或借閱】→〖中上簽〗:小吉,或可得一偏門古符製法,雖冷僻,然頗具巧思,聊勝於無。】
黃一夢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在那徐公子將書扔回桌上時,順勢伸手接住,平靜地放回原處,仿佛隻是不願自己的東西被亂丟。
那徐公子顯然沒將她這個普通抄錄員放在眼裡,並未在意,又催促了管理修士幾句,便帶著老仆揚長而去。
管理修士鬆了口氣,擦擦額角的汗,對黃一夢苦笑道:“讓道友見笑了。那是城主府的徐三公子,脾氣大了些,但人…唉,不壞。”
黃一夢點點頭,表示理解。她重新拿起那本《山野雜譚》,狀似隨意地翻看起來。書中確實多記載些荒誕不經的鄉野傳說、奇聞怪談,靈氣稀薄,看起來毫無價值。
但她相信金手指的提示。她仔細翻閱,神識細細掃過每一頁。
終於,在書中一篇關於“山鬼畫符”的故事末尾,發現了幾行用極淡、近乎褪色的墨跡勾勒出的奇特符文線條,旁邊還有一小段模糊的注釋,並非正文,倒像是某個閱讀者的隨手筆記。
“……仿山魈匿跡之能,聚雲藏形,或可蔽尋常探查…然靈力運轉刁鑽,易反噬,慎之…”
這似乎是一種模仿山鬼隱匿行蹤的偏門符籙製法,而且似乎還不完善?
【嘗試研究並補全此匿形符】→〖中中簽〗:平,耗時耗力,成功與否皆在兩可之間,縱然成功,效用亦僅針對低階探查,然勝在奇巧。】
黃一夢沉吟片刻。雖是雞肋,但“匿跡”、“蔽探查”這些字眼,對她而言頗具吸引力。多一種保命隱藏的手段,總是好的。反正研究符法也不耽誤她抄書賺錢。
她默默將這幾頁符文和注釋牢記於心,然後將書放回原處,繼續自己的工作。
下班結算時,她向那管理修士提出:“道友,那本《山野雜譚》內容頗有趣味,不知我能否借閱一晚,明日一早便歸還?”
管理修士看了看那本靈氣匱乏的破舊雜書,爽快答應:“嗬嗬,道友倒是好雅興。拿去便是,記得明日歸還就好。”
“多謝。”
是夜,客棧房間內。
黃一夢並未繪製凝神符,而是鋪開符紙,回想著腦中的那幾筆殘缺符文。
雲水真元特性偏於柔和變幻,與這“匿形”之意倒有幾分契合。她嘗試著引導真元,模擬那符文走勢。
第一次,剛起筆沒多久,真元便驟然紊亂,符紙“噗”地一聲裂開。
第二次,勉強畫到一半,神識消耗巨大,難以為繼。
她停下筆,揉了揉眉心。此符對神識和真元操控的要求,甚至還在凝神符之上,而且那運轉路線確實刁鑽古怪,稍有不慎便會失敗。
她並不急躁,取出凝神符貼在額頭,恢複神識,然後拿出那本《山野雜譚》,仔細揣摩那幾行模糊的注釋,結合自身對雲水真元的變化理解,慢慢推演。
時間悄然流逝。直到深夜,她失敗了十幾次,浪費了不少符紙,才終於勉強繪製出了一張線條略顯滯澀、靈光暗淡的符籙。
她激發符籙,一股微弱的、帶著些許水汽波動的霧氣籠罩周身,但效果極不穩定,隻能模糊身形片刻,便潰散開來。
“果然殘缺不全,效果甚微。”黃一夢搖搖頭,卻並不失望。至少證明這條路走得通。
她將這張失敗的半成品和那本雜書收起。補全此符非一日之功,需慢慢琢磨。
眼下,還是以繪製凝神符和抄書賺取靈石為主。
她定下心神,開始每日雷打不動的《百劫煉神錄》修煉。神識的增長,才是根本。
窗外月色如水,清溪城漸漸沉寂。唯有各家的防護陣法,閃爍著微光,守護著一方方或大或小的天地,也隔絕著城外的無儘荒莽與危險。
黃一夢如同一個最耐心的獵人,在自己的方寸之地內,一點點地編織著力量,積累著資本,等待著一個或許能讓她更快掙脫眼前窘境的契機。
而契機,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
喜歡問道錄:趨吉避凶謀長生請大家收藏:()問道錄:趨吉避凶謀長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