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9月22日,朝鮮釜山港臨時司令部內,滅日聯軍高級將領會議正緊張召開。會議室牆上掛著九州島、四國島的作戰地圖,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紅色的傷亡數字與藍色的日軍布防;李和身著軍裝,肩上的將星在燈光下格外醒目,卻難掩臉上的疲憊——四天前九州島搶灘的慘烈景象,仍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會議伊始,李和率先站起,將一份寫好的《九州登陸失利請處分呈文》放在桌案上:“本次九州島長崎港登陸,因我預判不足、情報失誤,導致第一波登陸部隊傷亡過萬,艦隊損失2艘安海級巡洋艦、1艘美軍巡洋艦受損。作為前線總指揮,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懇請總統府給予降職處分,以儆效尤。”
話音剛落,會議室陷入沉默。陸軍總司令左寶貴率先開口:“李將軍,此次失利非你一人之過!日軍240毫米岸防炮射程遠超我軍艦炮,情報部門誤判防禦強度,這才是主因。若要處分,我這個陸軍司令也有責任——登陸部隊衝鋒不夠果斷,我該擔責!”
剛從國內休養歸隊的丁汝昌元帥因病暫歇半月,今日剛抵達釜山)緩緩起身,拿起呈文翻看後,輕輕放在桌上:“處分就不必了。勝敗乃兵家常事,滅日之戰本就艱難,一次失利不算什麼。關鍵是要從失敗裡找出問題,下次打回來。”
丁汝昌的話讓會議室氣氛稍緩,眾人開始複盤戰局:
兵力部署問題:九州島第一波2.5萬兵力過於集中,且缺乏後續支援,一旦灘頭受阻便無法推進;四國島龍宇部1.2萬兵力雖成功登陸,但後續補給跟不上,推進緩慢。
火力短板:曲射火力迫擊炮)、輕型機槍、火箭登陸艦的缺失,導致登陸部隊在“艦炮延伸步兵架炮”的間隙無火力掩護,傷亡主要集中在此階段。
後勤壓力:每日200萬斤糧食的消耗已讓國內動員接近極限,朝鮮半島的秋收即將開始,若不抽兵協助,恐影響後續糧草供應。
複盤結束後,李和提出新的作戰計劃:“鑒於九州島日軍布防嚴密、我軍火力尚未補齊,建議暫時擱置九州登陸,優先進攻四國島內陸及北方四島、種子島等外圍小島。”
他指著地圖解釋:
1.四國島方向:鄧世昌率30萬兵力15萬海軍陸戰隊+15萬陸軍),從高知港、德島雙向推進,肅清四國島日軍,建立穩固的前進基地——此處日軍僅5萬餘人,且多為臨時征召的平民,抵抗力較弱。
2.北方小島方向:派遣2萬陸軍+5艘安海級巡洋艦黃海號、吳淞號等),進攻北方四島、擇捉島等外圍島嶼——這些島嶼日軍駐軍不足千人,易攻占,且可作為日後夾擊北海道的跳板。
3.主力休整與秋收支援:從朝鮮半島的75萬陸軍中,抽調20萬兵力暫時撤回國內,協助華北、東北、山東秋收——預計可收獲糧食1.2億斤,能緩解前線的糧草壓力,剩餘55萬陸軍含美軍)留守朝鮮,防備日軍反撲。
“這個計劃可行。”丁汝昌點頭認可,“先取弱敵,既能積累戰果、提振士氣,又能為九州登陸爭取時間——等王院士的新武器裝備部隊,再集中兵力強攻長崎港不遲。”
漂亮軍代表、陸軍少將約翰·史密斯也表態:“漂亮國已同意增兵——追加3萬陸軍、4艘巡洋艦‘費城號’‘芝加哥號’等),同時支援500萬斤糧食;另外,政府承諾以七折價格向貴國出售1億斤小麥,貨款可戰後從日本賠款中扣除。”
這一消息讓眾人振奮——美軍的增兵與糧食支援,恰好緩解了當前的兵力與後勤困境。李鴻章總統的電報也同步送達:“準李和戰略調整計劃,秋收支援兵需在10月1日前啟程;新武器生產已列為國內頭等大事,一個月內必送往前線。”
戰略確定後,會議進入分工階段:
鄧世昌部:任四國島總指揮,率30萬兵力於9月25日啟動四國島肅清戰,優先攻占高知港以西的kochi平原日軍糧草囤積地),同時派5萬兵力奪取種子島,切斷四國島與九州島的海上聯係。
北方小島作戰群:由安海級巡洋艦編隊司令陳銳指揮,2萬陸軍從朝鮮清津港出發,10月1日進攻北方四島——要求10月10日前全部占領,並建立臨時碼頭,為後續進攻北海道做準備。
朝鮮留守部隊:左寶貴率55萬陸軍含美軍5萬)駐守釜山、仁川等港口,加固防禦工事,同時協助朝鮮當地秋收可征收300萬斤糧食補充軍需)。
後勤與新武器對接:成立“新武器接收小組”,由參謀總長負責,10月20日前抵達旅順兵工廠,待迫擊炮、輕機槍生產完成後,第一時間運往前線;火箭登陸艦改造由威遠編隊負責,先用2艘商船試點,10月底前完成改裝並試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特彆要注意北方四島的戰略意義。”丁汝昌補充道,“這些島嶼靠近沙皇國海參崴,日軍若從海參崴獲得援軍,必經過此處——攻占後要派巡洋艦嚴密封鎖海峽,防止沙皇國暗中支援日本。”
李和則強調後勤紀律:“撤回國內支援秋收的20萬兵力,必須在10月20日前歸隊,不得延誤;美軍支援的糧食要優先供應登陸部隊,嚴禁私吞截留——後勤是滅日之戰的根基,誰壞了規矩,軍法處置!”
會議接近尾聲時,丁汝昌看著滿座將領,語氣沉重卻堅定:“我這次回來,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把滅日之戰打到底。甲午戰後,我們被清室、清流坑得差點亡國;如今龍國共和了,四億百姓在背後支持我們,漂亮國也站在我們這邊,沒有理由打不贏!”
他走到李和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李將軍,處分的事不要再提。你要做的,是帶著大家把後續的仗打好——等新武器到了,我們一起去長崎港,把丟掉的麵子找回來!”
李和眼眶微紅,用力點頭:“請元帥放心!一個月後,我必率隊踏平九州島!”
會議室裡,將領們紛紛起身,齊聲喊道:“踏平九州!滅日雪恥!”
9月23日清晨,釜山港的運輸船開始忙碌——20萬陸軍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回國內;而在琉球,鄧世昌的部隊已登船,向四國島駛去;陳銳的北方小島作戰群正在檢修巡洋艦,補充彈藥;漂亮軍的增援部隊與糧食船也陸續抵達釜山港。
李和站在港口的了望塔上,看著往來的艦船,心中默念:“秋收、造武器、取小島……這一個月,每一步都不能錯。”遠處的海麵上,定遠、鎮遠號戰列艦正在進行炮擊訓練,新補充的安海級巡洋艦“甌江號”“錢塘號”)緩緩駛入港口——艦隊的元氣正在恢複,而滅日之戰的新序幕,已在戰略調整的號角中,悄然拉開。
同日,日本東京皇宮內,明治天皇看著九州島“勝利”的戰報,卻難掩焦慮——四國島、北方四島的告急電報接連傳來,漂亮國的增兵讓日本徹底失去了優勢。他不知道,龍國軍隊的暫時撤退,並非潰敗,而是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進攻,積蓄力量…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