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一艘為1906年戰場環境量身定做,但為未來二十年技術發展預留充足空間的高速主力艦。其核心是平衡,在確保對一戰主要威脅280305艦炮)擁有有效防護的前提下,追求30節高速和8門305主炮的火力。通過預留結構冗餘和升級空間,而非安裝當時無用的設備,來確保其長期價值。
一、核心性能參數(最終優化版)
標準排水量:21,500噸(增加1,500噸,主要用於強化核心防護和預留改造重量)
滿載排水量:24,200噸
正常航速:30節(試航最大航速31.5節)
動力係統:煤油混動(10座大型水管鍋爐【6煤4油】+4台帕森斯式蒸汽輪機,4軸4槳),總功率62,000馬力(強壓通風下可達68,000馬力)
武器係統:
主炮:8門305毫米50倍徑速射炮(4座雙聯裝炮塔,艏艉對稱背負式布局)
副炮:12門102毫米50倍徑速射炮(6座雙聯裝炮座,布局於艦體舯部上層建築兩側)【一戰最優解】
近防:8挺12.7毫米馬克沁重機槍(艦橋、桅盤布置)
裝甲防護(重點防護,針對一戰,預留冗餘):
主裝甲帶:270毫米(表麵硬化鎳鋼),核心區覆蓋,傾角12度。【等效防護超越280垂直裝甲,足以在一戰常見交戰距離抵禦305炮彈】
甲板裝甲:70毫米(水平),彈藥庫輪機艙上方關鍵區域疊加至90毫米。【有效防禦一戰時期的遠距離落彈】
主炮塔:正麵270毫米,側麵180毫米,頂部90毫米。
艦橋指揮塔:270毫米。
預留改造冗餘:
的空間。此空間現為煤艙液艙,未來可快速改造為附加的防雷隔艙或安裝剝被帽結構。額外裝甲板的強度進行設計。
副炮座和彈藥提升井結構強度預留,支持未來換裝更高後坐力的120127高平兩用炮。
續航能力:10節經濟航速8,000海裡
18節6800海裡,3500海裡26節,1500海裡30節
艦體尺寸:艦長202米,艦寬27.5米
二、設計解析(如何實現平衡與預留)傾角而非254垂直:12°的等效防護遠超254垂直,是其作為一戰核心主力的底氣。這個厚度是經過計算的“甜蜜點”,既能有效防禦,又將重量控製在可接受範圍內。+),因為其重量收益比下降,會過度擠占動力和航速所需的重量。
2.“預留”而非“安裝”:
不安裝一戰毫無用處的防雷隔艙,但預留了空間和結構。戰時可根據威脅,快速用混凝土、沙包和鋼梁填充這些空間,形成簡易但有效的防雷結構。
不安裝厚重的二戰水平裝甲,但強化了甲板結構。未來需要時,可直接在現有90甲板上焊接附加的4050裝甲板,總厚度達到130140,即可應對二戰水平的空中威脅。
不安裝高射炮,但副炮座和供彈係統已為未來換裝做好了準備。一戰期間,12門102炮已能完美執行反雷擊和早期防空任務。
3.動力與排水量的平衡:
小幅增加排水量至21,500噸,為強化裝甲和預留空間提供了基礎,同時62,000馬力的功率足以確保30節航速的實現,可靠性比原方案更高。
三、在一戰中的定位與二戰潛力傾角主裝使其能加入戰列線,與早期無畏艦正麵對抗。30節航速使其能執行追擊、包抄、破交等一切機動任務。12門102副炮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反雷擊能力。
二戰改造潛力:
1940年現代化改造示例:高平兩用炮;加裝多座40博福斯和20厄利孔機炮。附加裝甲;填充預留空間,形成完善的防雷係統。
電子設備:加裝雷達、火控係統、聲納等。
經過如此改造後,“龍鳳”級將化身為一隻強大的高速護航艦隊旗艦或二級戰線主力艦,其性能雖不及新銳戰列艦,但遠超重巡洋艦,價值巨大。
總結:
這艘最終版的“龍鳳”級是一艘深思熟慮、不浪費一分噸位的設計。它完美滿足了一戰的需求,同時所有的“預留”都像預先埋下的種子,使其具備了輕鬆進化以適應二戰戰場的能力。它是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跨時代名艦,是工程設計與戰略遠見的結合體。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