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遠東大戰的準備_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4章 遠東大戰的準備(1 / 2)

1908年1月1日,北京總統府的議事廳內不見絲毫新年氣象,鎏金銅爐裡的炭火燃得正旺,卻驅不散滿室的凝重。雕花長桌兩端,丁汝昌身著藏青色的元帥禮服,肩章上的金龍徽在燭火下泛著冷光;段祥瑞元帥則一身深灰常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桌沿的遠東地圖——那上麵密密麻麻的紅藍箭頭,早已取代了舊日的山水脈絡。

“諸位,剛收到駐聖彼得堡情報站的密電。”機要參謀快步走進來,將一份燙著火漆的電報遞到丁汝昌手中,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急促,“沙皇國已在遠東集結150萬兵力,其中哥薩克騎兵師12個、步兵師88個,另有30個預備役師正通過西伯利亞鐵路向東輸送,預計1月31日前可完成250萬兵力集結。”

電報在眾人手中依次傳閱,左寶貴元帥捏著紙頁的指節泛白,他放下電報,指腹叩了叩地圖上“哈爾濱長春”一線:“250萬……比我們預估的多了40萬。庫羅帕特金這是把歐洲的老底子都掏出來了,看來是鐵了心要在遠東賭一把。”

“賭的就是我們分身乏術。”孫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圓框眼鏡,目光落在日本方向的標注上,“日本剛穩住,20個仆從軍師雖說能北上,但戰鬥力終究有限。沙皇國選在2月2日進攻,正好卡在我們春節前後,就是想趁咱們節慶疏於防備。”

李和元帥忽然起身,走到懸掛的海圖前,拿起紅筆在海參崴港口畫了個圈:“海軍的判斷和左帥、孫先生一致。沙皇國遠東艦隊那點家底,3艘老式戰列艦、10艘巡洋艦,根本不是我們渤海艦隊的對手。我建議,中線和東線先以防禦為主,扛過第一波攻勢,等敵軍銳氣受挫,再集中裝甲部隊和空軍發起反擊。”

他頓了頓,筆尖轉向日本海:“渤海艦隊海天級四艦留在旅順港,‘長安號’航母編隊留在元山港,每日派出艦載機在海參崴附近偵查,隨時準備出動,確保沙皇國無法通過海上輸送補給。隻要掐斷他們的海路,剩下的就是跟陸地上的二百多萬人耗。”

段祥瑞元帥緩緩點頭,目光掃過在座眾人:“李帥的方案穩妥,但我們不能隻被動挨打。總參謀部之前製定的西線突擊計劃,現在要提上日程。沙皇國的命門在西伯利亞鐵路,隻要堵住新西伯利亞這個節點,遠東的200多萬敵軍就成了斷了線的風箏,後續兵力也無法東調。”

這話一出,議事廳內頓時安靜下來。西線突擊計劃是總參謀部的絕密,除了核心高層,極少有人知曉細節。左寶貴元帥立刻追問:“西線的兵力部署和後勤保障,現在能落實嗎?新疆阿勒泰到新西伯利亞,實際路程1300多公裡,沿途都是雪原戈壁,補給線太長了。”

“後勤的事,我已經有預案。”左寶貴主動接過話頭,從公文包裡抽出一份厚厚的計劃書,“我專門組建了一支5萬人的輜重軍,配備500輛卡車、2000輛馬車,攜帶5000萬發子彈、80萬發炮彈,還有足夠30萬人吃150天的糧食——這還不算突擊部隊自身攜帶的彈藥和口糧。”

他翻開計劃書,指著其中一頁:“卡車主要負責從阿勒泰到布爾津的短途運輸,過了布爾津,進入戈壁地帶,就靠馬車和駱駝隊。我還從甘肅、陝西調了2000名熟悉地形的駝夫,他們知道哪裡有積雪融水,能減少後勤損耗。”

段祥瑞元帥接過計劃書,仔細看了幾頁,抬頭看向眾人:“西線突擊集團的指揮人選,總參謀部議了三天,最終定了龍宇中將。他在德國學習過,在國內陸軍學院也研究過裝甲戰術,去年又在東北指揮過騎兵演習,對雪原作戰有經驗。”

“龍宇……”丁汝昌沉吟著點頭,“我記得他,甲午戰爭時是鄧世昌將軍手下的營長,在滅日戰爭中屢立奇功,打過硬仗。讓他帶西線,我放心。那兵力配置呢?”

“西線共投入30個師,其中5個騎兵師、1個裝甲師第二裝甲師,配屬2個維修營)、9個步兵師含5個預備役師),還有10個日本仆從軍師。”段祥瑞走到地圖前,用紅筆沿著阿勒泰到新西伯利亞畫了一條虛線,“第二裝甲師是緊急組建的,裝備45輛‘龍1型’坦克,雖然不如第一裝甲師東線)的50輛,但應對沙皇國的邊境部隊足夠了。”

他特意加重語氣:“10個日本仆從師的作用,主要是鋪路和消耗。他們不知道最終任務目標,隻被告知要配合主力進攻沙俄邊境。給他們的補給要算足,吃喝不能少,但彈藥按最低標準配給——每人100發子彈,其中40發要交給機槍手,避免他們私藏彈藥出亂子。”

孫先生皺了皺眉:“讓仆從師當先鋒,會不會激起不滿?畢竟他們剛穩定下來,要是待遇太差……”

“現在不是講仁慈的時候。”左寶貴打斷他,語氣嚴肅,“沙皇國250萬大軍壓境,我們每一分兵力都要用在刀刃上。仆從師的戰鬥力本就不如正規軍,讓他們鋪路、清掃殘敵,既減少我們的傷亡,也能讓他們有事可做,避免後方生亂。而且我們承諾了戰後允許日本自治,他們隻要跟著打,就有盼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沉默片刻,都認可了這個說法。李和元帥忽然想起什麼,開口道:“還有個問題——坦克和騎兵夜戰能力差,西線突擊要在2月1日23時發起,正好是深夜,怎麼解決視野問題?”

“總參謀部已經想到了。”段祥瑞從抽屜裡拿出一張圖紙,上麵畫著帶支架的探照燈,“我們從天津兵工廠調了500盞大功率探照燈,一部分布置在前線陣地,另一部分拆成零件,讓輜重軍攜帶,隨軍行進。每支騎兵隊配3盞,每輛坦克配1盞,夜間行軍時交替開啟,既能照亮道路,也能震懾敵軍。”

他頓了頓,補充道:“另外,西線還部署了5架偵查特化型戰機,航程400公裡,由後勤部隊攜帶零件,到了布爾津後,讓仆從師修築臨時機場。這些偵查機主要負責探查前方敵軍部署,避免突擊部隊掉進包圍圈。”

丁汝昌拿起筆,在電報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然後遞給段祥瑞:“既然所有問題都有預案,那西線計劃就定了——2月1日23時,從新疆阿勒泰布爾津縣發起進攻,突破敵邊境防線後,全速向新西伯利亞推進,務必在3月17日前占領該節點。占領後,要堅守到8月初,抗住歐洲和亞洲方向至少150萬敵軍的反撲,為東線和中線殲滅遠東200萬敵軍爭取時間。”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堅定:“東線由趙毅上將指揮,集結12個正規師、8個日本仆從師、1個裝甲師第一裝甲師),駐守哈爾濱、長春、沈陽一線,重點防備沙皇國主攻部隊;中線由劉華上將指揮,8個正規師、6個日本仆從師,駐守張家口、承德、庫倫,依托戈壁地形打防禦戰;兩線其它兵力後續會陸續補足。段祥瑞元帥統一指揮三線作戰,我負責坐鎮中樞,協調全局;左寶貴元帥依舊負責後勤統籌和兵力補充,前線彈藥必須儲備夠3億發子彈、500萬發炮彈,缺一不可。”

“是!”眾人齊聲應道,聲音在議事廳內回蕩,壓過了窗外的寒風。

散會後,左寶貴沒有離開,他跟著丁汝昌走進書房。爐火邊,丁汝昌給自己倒了杯熱茶,遞給左寶貴一杯:“左帥,你還有顧慮?”

左寶貴接過茶杯,歎了口氣:“不是顧慮,是擔心。西線1300公裡,要在45天內2月2日到3月17日)趕到新西伯利亞,還要留10天作戰,等於每天要推進37公裡。這在雪原戈壁裡,太難了。而且龍宇雖說有能力,但第二裝甲師是新組建的,士兵和坦克的磨合時間太短,維修營能不能跟上,也是個問題。”

丁汝昌沉默片刻,走到窗邊,看著庭院裡的積雪:“我知道難,但這是唯一的機會。沙皇國的能動員的兵力是我們的好幾倍倍,要是單純防守,等他們三百多萬大軍全部到位,發起進攻,我們的防線遲早會被衝垮。西線突擊,是險招,但也是破局的招。”

他轉身看向左寶貴:“你放心,總參謀部已經給龍宇發了電報,讓他提前三天1月29日)把突擊部隊開到布爾津集結,熟悉地形。維修營的零件也多帶了50,萬一坦克出故障,能及時搶修。至於行軍速度,讓他靈活調整,能快則快,實在不行,就減少攜帶的非必要物資,優先保證彈藥和糧食。”

左寶貴點了點頭,將茶杯裡的茶一飲而儘:“我明白了。後勤這邊我會盯緊,絕不讓西線斷了補給。”

1月15日,新疆阿勒泰布爾津縣,零下28度的嚴寒讓空氣都仿佛凍成了冰碴。城外的雪原上,密密麻麻的帳篷沿著額爾齊斯河鋪開,帳篷頂上的龍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這裡是龍國西線突擊集團的集結地。

龍宇中將騎著一匹黑鬃馬,沿著帳篷區緩緩前行。他穿著厚重的羊皮軍大衣,領口和袖口都縫了狐狸毛,卻依舊能感覺到寒風像刀子一樣往骨頭裡鑽。馬背上的望遠鏡裡,5個騎兵師的士兵正在進行雪地戰術訓練,他們穿著白色的偽裝服,趴在雪地裡,手裡的步槍槍口對準前方的靶標,一舉一動都透著沉穩。

“將軍,第二裝甲師到了。”參謀騎著馬追上來,聲音帶著一絲興奮,“就在前麵的開闊地,維修營已經開始檢查坦克了。”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