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使滿意地點點頭,示意隨從將代表官階身份的銅印、綬帶以及那兩麵象征著“陳留郡西彆部”的玄赤大旗鄭重交給王康。接著,他側身指向後方長長的車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乃郡守特賜,以壯司馬軍威!賞:精鐵兩千斤!粟米一千二百石!草料一千石!上好柘木、桑木弓材一百份!精鍛鐵箭簇一萬支!另賜營門鼓樂一套,司馬旌旗、令旗全副!”
看著那一眼望不到頭、滿載著沉甸甸物資的大車緩緩駛入,聽著周圍村民和新兵們抑製不住的驚歎歡呼,王康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郡守這份厚賜,解了燃眉之急!兩千斤精鐵,足以打造數百柄橫刀矛頭!一千二百石粟米,加上庫存,足可支撐大軍四月有餘!千石草料,更是解決了戰馬馱馬的飼料危機!那一萬支鐵簇箭,更是及時雨!
“特使一路辛苦,請入內奉茶!”王康熱情相邀。
特使矜持地擺擺手:“王司馬軍務繁忙,本官就不多叨擾了。郡守大人殷殷期許,望司馬善用此資,練就強兵,早日肅清全郡匪患,上報朝廷,下安黎庶!”
“請特使回稟郡守,王康定不負厚望!”
送走郡守特使和儀仗隊伍,曬穀場上堆積如山的賞賜物資,再次讓王家村陷入了沸騰。然而,王康的眉頭卻並未完全舒展。
“康哥…哦不,司馬!”王固湊過來,看著堆積的物資咧嘴直笑,“這下可寬裕了!”
王禰卻憂心忡忡地低聲道:“司馬,人是多了,糧械也多了些,可…咱們這王家村,實在是擠不下了啊!新兵們擠在窩棚、倉庫甚至牲口棚裡,匠作營打鐵硝皮吵得人睡不好,操練都沒個大場地…”
高順也沉聲道:“營伍混雜,居無定所,非長久之計。且無險可守,若遇強敵突襲,後果不堪設想。”
王康的目光投向村西那片廣袤的、背靠矮山、前臨溪流的荒地。那裡地勢相對平緩開闊,又有水源,背山麵水,正是立營的好地方!
“此地不可久居!”王康斷然道,“傳令!全軍動員,即日起,於村西三裡外背山麵水處,興建‘西彆部’大營!”
命令一下,整個王家村如同巨大的工坊,轟然運轉起來!
匠作營在張礪帶領下,分出木工組,伐木取材,按照王康給出的簡易營寨圖紙,趕製營柵、望樓構件。鐵匠組則全力打造鐵鍬、鐵鎬、斧頭等營建工具。
輜重營在王禰指揮下,調動所有馱馬車輛,將堆積如山的糧秣、物資,尤其是那兩千斤精鐵和一萬支鐵簇箭,小心轉運至新營址旁臨時劃定的庫區,派重兵看守。
高順的新編戰兵一曲,暫停高強度戰技操練,在王勇、王猛、趙平、李敢的帶領下,化身建設兵團!伐木、挖土、搬運石塊!號子聲震天動地。
王固的銳士屯,則肩負起警戒重任,在營區外圍及王家村通往新營址的道路上設卡巡邏,防備可能的騷擾。
典韋的親衛什,寸步不離王康左右,護衛其巡視督建。
王栓的斥候隊,則擴大了巡邏範圍,將偵查圈向外延伸了二十裡,確保營建期間的安全。
新營址上,一派熱火朝天!
首先劃定的是核心區域——中軍大帳及指揮中樞的位置,背靠矮山,視野開闊。以此為圓心,規劃出清晰的營區道路。
最外圍,深挖壕溝!數百戰兵揮汗如雨,鐵鎬翻飛,挖出一道寬逾一丈、深達六尺約1.4米)的深塹!挖出的泥土全部堆在內側,形成一道夯實的土壘基牆。
土壘基牆之上,由匠作營木工組指揮,豎起粗大的圓木營柵!圓木頂端削尖,緊密排列,用橫木和堅韌的藤條捆紮固定,形成一道高達一丈五尺約3.45米)的堅固木牆!營柵四角及重要位置,開始搭建高達兩丈有餘的木質望樓!
營門開在正南,用更粗大的原木製成,外包鐵皮,堅固異常。
營區內,按屯、營劃分地塊。兵舍不再用簡陋窩棚,而是由匠作營統一設計,用木料、夯土搭建起成排的、相對規整的營房,雖然依舊簡樸,但足以遮風避雨。匠作營、輜重營、馬廄區、糧倉區、武庫區、傷病營…各功能區被清晰地劃分出來。
一條引自溪流的水渠正在挖掘,未來將貫穿營區,解決飲水、洗漱甚至小型防禦的問題。
王康每日巡營,看著深壕漸成,木牆拔地,營房初具雛形,心中豪氣漸生。這才是根基之地。
暮色降臨,新營地上燃起了無數篝火。火光映照著少年們疲憊卻充滿希望的臉龐,也照亮了那兩麵在晚風中獵獵飛舞的玄赤大旗——“陳留郡西彆部司馬王”!這麵旗幟之下,一個在亂世風暴中掙紮求存、並渴望搏擊風浪的勢力,終於有了自己的營盤與名號。未來的路,注定荊棘密布,但此刻,營火如星,照亮了征途的起點。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