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六月初一,兗州東郡與徐州彭城國交界,西彆部大營。
初夏的驕陽炙烤著大地,營中卻彌漫著一股大戰初歇、百業待興的蓬勃氣息。蘆花蕩一役,標誌著盤踞兗徐邊境經年的泰山巨寇昌豨及其主要殘部被徹底肅清。曆經黑風峪、野牛穀、蘆花蕩三場硬仗,西彆部這柄新磨的利劍,不僅掃清了匪患,更在血火淬煉中壯大至前所未有的規模。
中軍大帳內,氣氛莊重而帶著收獲的喜悅。王康端坐主位,程昱、高順、於禁、典韋等核心將領分列左右,王禰正手持厚厚一摞清冊,進行著戰後至關重要的盤點與整編彙報。
“稟主公!三戰肅清泰山殘寇,我軍繳獲、俘獲及整編情況已畢,請主公過目!”王禰聲音洪亮清晰:
“一、繳獲總彙:
馬匹:三戰累計繳獲,並計入大營原有庫存,現共有:
合格戰馬:二百三十五匹。
馱馬、駑馬:三百八十五匹。
總計:六百二十匹!此乃我軍最大之利,機動、馱運之力大增!
甲械:完好皮甲五百副含修補可用者),鐵甲殘件一百五十件待回爐)。各式刀槍弓弩含馬刀、水戰器械)五千餘件多為粗劣品,擇其優者備用,餘者回爐或封存)。
舟船:大小漁船、舢板一百二十艘暫存東平湖畔,留少量水卒看守)。
糧秣財物:粟米八百石含未消耗繳獲),雜糧鹹貨無算。銅錢、布帛、金銀細軟等折合約二百六十金。
牲畜:牛六十頭,羊四百隻,豬羊雞鴨若乾已撥付輜重營畜牧隊)。
“二、俘獲處置與兵員整補:
三戰累計俘獲:二千八百三十五人含輕傷可愈者)。
經嚴格甄彆:
罪大惡極之積年老匪、賊酋心腹三百二十人,已就地明正典刑,懸首示眾,以儆效尤!
補入匠作營者:一百五十人皆為鐵匠、木匠、皮匠、弓匠等手藝人)。匠作營現員三百五十人。
補入輜重營者:三百人含醫者十五人、獸醫八人、馬夫四十人及部分體格健壯、性情沉穩、適合轉運勞役之青壯)。輜重營現員五百八十人。
補入輔兵營者:一千人經嚴格篩選,年齡在十五至二十歲之間,身無惡跡,體格達標之青壯)。輔兵營現員一千三百人。
剩餘老弱及無特殊技能者,發放少量口糧路費,遣散歸鄉。
“三、戰損補充:
三戰我軍陣亡將士總計一百九十人黑風峪58,野牛穀45,蘆花蕩87)。
已由輔兵營擇優選拔精銳一百九十人,即刻補充至各戰兵曲、屯缺額!王禰聲音鏗鏘,“補充兵員皆經呂岱統領嚴訓,隊列、號令、基礎戰技已具雛形,入戰兵後,由各屯長、隊率加緊帶訓,務必儘快融入!”
高順第一曲、於禁第二曲、王固虎賁屯等部,受補充後,建製恢複完整,戰力無損!
“四、全軍現員:
戰兵:
虎賁屯:屯長王固,一百零五人滿編)。
戰兵第一曲:軍侯高順,五百人滿編)。
戰兵第二曲:軍侯於禁,五百人滿編)。
強弩營:三屯,屯長王續、王憲、高橫,三百人滿編)。
小計:一千四百零五人。
特種:
斥候隊:隊率王栓,三十人一人雙馬)。
親衛隊:統領典韋,三十鐵騎。
小計:六十人。
後勤:
匠作營:營正張礪,三百五十人。
輜重營:營正王禰,五百八十人。
輔兵營:統領呂岱,一千三百人為全軍兵源儲備庫)。
小計:二千二百三十人。
全軍總計:三千六百九十五人!兵強馬壯,器械精良,士氣如虹!
聽著王禰清晰有力的彙報,帳中諸將無不心潮澎湃。短短數月,從陳留縣尉起步,剿匪安民,擴軍強武,如今竟已坐擁近四千虎賁!戰馬成群,糧秣充足,更兼程昱、高順、於禁、典韋、呂岱等英才彙聚!此等基業,放眼兗州,亦屬強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