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西進隴右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129章 西進隴右

第129章 西進隴右(1 / 1)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七月初一,隴山道。

盛夏的驕陽炙烤著蜿蜒於群山之間的狹長穀道,兩側壁立千仞,投下濃重的陰影。朔方軍陣如同一條沉默的鋼鐵長龍,在滾燙的碎石路麵上艱難前行。甲葉摩擦的鏗鏘聲、馱馬的響鼻聲、以及士卒們粗重的喘息,在狹窄的山穀中回蕩。王康端坐黑風馬上,玄甲猩氅,目光沉凝地掃視著這條通往涼州腹地的咽喉要道。陳倉已定,韓遂、馬騰遠遁,但關西的烽煙遠未平息。沿途破碎的村邑、焚毀的塢堡、散落的白骨,無不昭示著羌胡叛軍肆虐後的瘡痍。而王康的西進之路,剿撫並用,鐵血與懷柔交織。

“報——!”一騎遊騎營斥候自前方飛馳而來,卷起煙塵,“稟將軍!前方三十裡,斷腸峽!發現羌人部落‘燒當羌’一部,約兩千帳,據險紮營,阻塞道路!其遊騎四出,襲擾我軍斥候,氣焰囂張!”

“燒當羌?”王康眼中寒光一閃。此部素以剽悍著稱,依附韓遂、馬騰,是劫掠三輔的急先鋒。“地形如何?”

“峽如其名,狹窄險峻,僅容三騎並行!兩側崖壁陡峭如削,羌人於高處壘石設伏,控扼咽喉!”斥候語速飛快。

“哼,螳臂當車!”王康冷笑,“傳令!中軍紮營!高順陷陣營、王固虎賁營前出!徐晃靖武營攜工兵器械隨行!趙雲驍騎營兩翼警戒!張合遊騎營,散開遮蔽戰場!今日,便拿這燒當羌,祭我西進之旗!”

軍令迅疾。深青色的洪流在狹窄的穀道中分段停下,就地構築簡易防禦。高順、王固、徐晃親率精銳步卒及工兵,頂著零星射來的冷箭,快速推進至斷腸峽口。

眼前景象確如天塹。一道寬不過數丈的峽穀,如同被巨斧劈開。兩側崖壁高逾百丈,猿猴難攀。峽穀入口處,亂石嶙峋,顯然已被羌人故意堆積阻塞。崖頂之上,隱約可見羌人的氈帳和攢動的人頭,囂張的呼喝與挑釁的箭矢不斷落下。

“將軍,強攻傷亡必重!”高順觀察地形,眉頭緊鎖。

“無妨。”王康神色冷峻,“彼輩倚仗者,唯地利耳!破其地利,便是待宰羔羊!徐晃!”

“末將在!”

“著汝工兵,就地伐木!趕製大型擋箭牌車蒙生牛皮,覆濕泥)二十架!陷陣營刀牌手掩護,工兵以擋箭車為盾,清理入口亂石,拓寬通道!同時,於崖下死角處,挖掘坑道,堆積引火之物乾柴、硫磺、火油)!聽號令舉火!”

“諾!”徐晃領命,巨斧一揮,靖武營工兵及陷陣刀牌手立刻行動。沉重的擋箭車在號子聲中迅速成型,如同一麵麵移動的城牆,緩緩推向峽口。羌人射下的箭矢雨點般釘在蒙皮上,發出沉悶的噗噗聲,卻難以穿透。刀牌手在車後嚴密掩護,工兵揮舞鐵鍬撬棍,奮力清除亂石,通道一點點被拓寬。

崖頂的羌人首領見漢軍穩步推進,有些焦躁,呼喝著指揮部眾將更多的滾木礌石推至崖邊,準備給漢軍致命一擊。

就在這時!

“點火!”王康令旗猛揮!

早已潛伏到崖壁最下方死角處的數十名靖武營悍卒,猛地將手中火把投入堆積如山的乾柴硫磺中!

轟——!

烈焰瞬間騰空而起!火舌貪婪地舔舐著乾燥的崖壁和堆積的草木!濃煙滾滾,順著陡峭的崖壁向上翻卷!此時正是午後,山風自穀口灌入,風助火勢,火借風威!熊熊烈焰與嗆人的濃煙,如同怒龍般席卷而上,瞬間吞噬了崖壁中下段的植被,更將堆積在崖邊、準備推下的滾木引燃!

“啊!火!大火!”

“我的眼睛!咳咳咳…”

崖頂頓時一片大亂!猝不及防的燒當羌人被濃煙烈火熏烤得睜不開眼,涕淚橫流,咳嗽不止!那些被引燃的滾木成了致命的火球,反而在混亂中滾落,砸向自己人的營帳!慘叫聲、哭嚎聲、氈帳燃燒的劈啪聲響成一片!原本嚴密的防禦陣型瞬間崩潰!

“就是此刻!”王康厲聲長嘯,“陷陣!虎賁!攻上去!一個不留!”

“殺——!”蓄勢已久的高順、王固同時怒吼!

陷陣營長矛手如林推進,強弓勁弩仰射壓製殘敵!虎賁營悍卒則如同出閘猛虎,在王固彎刀引領下,順著工兵清理出的通道和崖壁被大火燒出的、可供攀援的緩坡,迅猛無比地向上突擊!羌人肝膽俱裂,魂飛魄散,哪還有抵抗之心?紛紛丟棄兵器,哭喊著向峽穀深處或兩側山嶺亡命逃竄!

戰鬥演變成一麵倒的屠殺與追擊。虎賁營的彎刀在烈日下劃出道道奪命的寒光,陷陣營的長矛無情地洞穿奔逃的背影。趙雲、張合的精騎早已封鎖峽穀兩端出口,如同驅趕羊群般,將潰散的羌人驅趕回來,落入步卒的死亡羅網。僅僅一個時辰,這支盤踞斷腸峽、氣焰囂張的燒當羌部落,連同其婦孺老弱,幾乎被屠戮殆儘!屍橫遍野,血流染紅了穀底的溪流。繳獲的牛羊牲畜、簡陋兵甲堆積如山。

“傳令!”王康的聲音冰冷,不帶一絲波瀾,“凡頑抗之羌胡,儘屠!所俘婦孺及十歲以上孩童,儘數並入遷徙隊伍,發往朔方歸化屯!此穀,更名‘靖羌峽’!以彰王師之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冷酷的命令迅速執行。數百名被俘的羌人婦孺在皮鞭驅趕下,哭哭啼啼地被繩索串起,加入了後方越來越龐大的遷徙洪流。斷腸峽的衝天火光與濃煙,如同一個血腥的圖騰,昭示著朔方軍西進的鐵血法則:順漢者生,逆胡者亡!

大軍繼續西進。沿途所過郡縣,滿目瘡痍更甚三輔。安定郡今甘肅平涼、寧夏固原一帶)本是涼州東部相對富庶之地,如今卻十室九空,城垣傾頹。幸存的漢民如同驚弓之鳥,蜷縮在殘破的塢堡或隱蔽的山坳裡,掙紮求生。

每當朔方軍抵達一處較大的廢墟或流民聚集點,早已輕車熟路的流程便會啟動:

1.清剿與安靖:趙雲、張合的精騎迅速掃蕩周邊,剿滅零星羌胡散匪或潰兵。王固虎賁營肅清廢墟中的危險,搭建臨時營地。

2.宣講與招撫:戶曹吏員在通譯和輔兵護衛下,豎起“朔方招撫點”的大旗,敲響銅鑼,用最直白的語言,向驚魂未定的流民宣講《招撫遷徙令》:

“父老鄉親們!吾乃朔方度遼將軍王康麾下!奉旨平叛安民!此地久經戰亂,羌胡肆虐,非久居之所!將軍有令:凡願遷往朔方、五原者,授良田五十畝!貸耕牛、種子、農具!免賦三年!編戶齊民,受官府保護!隨軍同行,安全無虞!願求生路者,速來登記!”

3.賑濟與登記:輔兵營支起大鍋熬煮粟米粥,按丁口分發應急口糧炒粟、肉乾)。戶曹吏員仔細登記流民籍貫、丁口、特長,發放簡易的木製“遷民憑”刻有姓名、籍貫、目的地)。

4.編隊與護送:登記後的流民,以百戶為一“遷隊”,由輔兵營什長多為老兵)擔任“隊正”,戶曹吏員為“文書”,配屬少量通譯、醫工。各遷隊彙入龐大的遷徙隊伍,在朔方軍主力側翼或後方,由呂岱輔兵營主力分段護送,沿著已初步建立的“百裡賑濟點”生命通道,浩浩蕩蕩向東行進。

安定郡臨涇今甘肅鎮原)城外廢墟。衣衫襤褸的流民從藏身的洞穴、地窖中湧出,看著那冒著熱氣的粥棚和“朔方招撫點”的大旗,如同看到了救星。

“官爺!真的…真的授田五十畝?免賦三年?”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顫抖著問,眼中是不敢置信的淚光。

“老丈請看,此乃將軍府印信告示!”戶曹吏員展開蓋著鮮紅大印的簡牘,“千真萬確!登記造冊,立字為憑!”

“我去!我們一家都去!”一個精壯的漢子拉著瘦弱的妻兒,撲通跪倒,“在這鬼地方,不是餓死就是被羌人殺了!朔方…好歹有條活路啊!”

登記點前排起了長龍。人們的臉上交織著離鄉背井的悲戚與絕處逢生的希冀。呂岱指揮輔兵維持秩序,將新登記的數百戶流民迅速編成數支遷隊,彙入後方那已綿延十數裡、塵土飛揚的遷徙長龍。隊伍中,深褐皮甲的輔兵“隊正”大聲吆喝著紀律,婦孺老弱被安置在裝載著少量家當的騾車上,青壯則手持簡陋的木棍充當武器兼拐杖。這支由絕望轉化為希望的隊伍,在朔方軍的羽翼下,緩緩流向東方,流向那片被許諾的、可以紮根的土地。

“稟將軍!”程昱策馬來到王康身側,遞上戶曹最新統計,“自出陳倉,經隴山道入安定郡,沿途招撫收納流民:臨涇收兩千三百戶,約一萬一千口;陰盤今甘肅靈台)收一千一百戶,約五千五百口;烏氏今寧夏固原南)收九百戶,約四千五百口…合計已新增招撫漢民逾兩萬口!皆已編隊東遷!另,剿滅頑抗羌胡部落三處,俘獲並入歸化屯之婦孺孩童約四千口。”

王康微微頷首,目光投向西方煙塵彌漫的群山。兩萬漢民,四千胡口,這僅僅是開始。涼州這片被戰火反複蹂躪的土地上,還有更多掙紮求生的漢家子民,等著他去“解救”,去“遷徙”。而韓遂、馬騰雖遁,其根基尚存,沿途依附的大小羌胡部落,便是他磨礪刀鋒、充實歸化屯的獵物。西進之路,每一步都踏著鐵血,每一程都伴著遷徙的煙塵。朔方的根基,正隨著這滾滾東去的人流,在血與火的淬煉中,變得前所未有的雄厚。金城今蘭州),這座韓遂曾經的老巢,已在視野的地平線上若隱若現。新的風暴,正在醞釀。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