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六郡定鼎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151章 六郡定鼎

第151章 六郡定鼎(1 / 1)

中平六年八月初一公元189年),上郡膚施城。

深秋的朔風裹挾著塞外的寒意,掠過飽經戰火的膚施城垣,卷起尚未散儘的硝煙與塵土。郡守府巍峨的正堂內,肅殺之氣與忙碌後的疲憊交織。雕梁畫棟間似乎還回蕩著金戈鐵馬的餘音,地麵雖已清掃,縫隙裡卻頑固地嵌著幾點暗紅的血漬,無聲訴說著不久前這裡的激烈搏殺。高順、趙雲等將領按劍侍立一側,甲胄上的刀痕箭孔清晰可見,神情冷峻如鐵,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周遭,護衛著此地的核心。另一側,程昱、陳宮等文臣謀士則圍聚在寬大的案幾旁,指尖滑過新呈上的文牘竹簡,眉頭時而緊蹙時而舒展,空氣中彌漫著墨香與計算籌策的細微聲響。

堂外,景象更為宏大。深青色戰袍的朔方軍士卒排成森嚴的隊列,押解著長長的俘虜隊伍穿過中央大街。那些垂頭喪氣的豪強私兵、羌胡部眾,昨日還在城頭耀武揚威,今日已成階下之囚,沉重的腳鐐拖行在青石板上,發出刺耳的金屬摩擦聲,與士卒們整齊劃一的步伐形成鮮明對比。輔兵營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指揮著新募集的民夫清理著戰後狼藉:倒塌的屋梁、碎裂的瓦礫、丟棄的兵刃、燒焦的木料……一車車被運走。空氣中混雜著煙塵、血腥、汗水和一絲初秋泥土的涼意。街角偶有衣衫襤褸的百姓探頭張望,眼神中交織著驚恐、好奇,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希冀。

程昱將手中彙總好的簡冊恭敬地呈於暫駐膚施的王康案前。這位年輕的統帥,身姿挺拔如鬆,眉宇間既有沙場磨礪出的堅毅,也有審視全局的深沉。程昱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在略顯空曠的大堂內回蕩:

“將軍,托賴將士用命,上郡十縣,自膚施至奢延,已儘數平定。繳獲、俘獲及民情,經連日清點盤查,初步厘清如下。”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冊頁,逐條稟報:

“其一,俘獲與處置:

陣斬頑抗之敵首,計有羌酋滇零、上郡豪強公孫雄及其心腹死黨,連同負隅頑抗之兵卒,總計一萬一千三百餘級,屍骸已按軍令於城外擇地深埋。

俘獲之眾,包括原上郡郡兵、滇零所部羌胡騎兵、公孫雄等豪強之私兵及丁壯,合計四萬八千餘口。此輩凶頑難馴,或助紂為虐,或劫掠地方,罪責難逃。擬儘數羈押,分批遣送朔方、五原、雲中、西河、定襄五郡苦役營效力,以增築城池、開采礦藏、修築馳道官路之力。經此補充,五郡苦役營總丁壯數,將驟增至二十三萬五千餘口,此乃夯實根基之重勞。然需嚴加管束,防其生變。

解救之民,乃是被羌胡、豪強擄掠奴役之漢家百姓,計兩萬一千七百餘口。此輩久陷水火,骨瘦如柴,多有傷病纏身,婦孺尤甚。其狀淒慘,亟待妥善安置,施以粥藥撫恤,助其重歸田畝,此乃收攏人心之急務。”

“其二,人心向背:

上郡十縣百姓,久罹羌胡侵擾、豪強盤剝,苦不堪言。我軍入城,尤以膚施、白土、龜茲三城為甚,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沿途絡繹不絕。白發老翁捧出窖藏粟米,稚子獻上清冽井水,更有婦人含淚指認仇讎,民心所向,昭然若揭。龜茲城豪強李越,審時度勢,舉城歸順,其部曲三千人,經甄彆,擇其精壯樸實者八百,補入西河屯田軍,餘眾解甲歸田,就地安置,此舉頗安地方之心。”

王康微微頷首,目光越過堂前眾人,投向懸掛於壁的巨大輿圖。那粗糙的獸皮上,河套平原與並州西南的土地已連成一片遼闊的疆域。朔方、五原、雲中、西河、定襄、上郡——六個郡的名字,如同六枚堅實的楔子,深深地釘進了這北疆的版圖。代表朔方勢力的玄青色旌旗標識,已插遍六郡治所。背靠奔騰洶湧的黃河天塹,南扼並州、司隸洛陽一帶)之咽喉,北拒草原胡塵之侵擾。多年浴血,從陳留一介獵戶到如今手握六郡之地的一方雄主,這北疆的根基,終於在他手中,初步鑄成!

他收回目光,聲音沉凝,條分縷析,每一個字都帶著千鈞之力:

“六郡新定,百廢待興。然兵戈暫息,非為高枕無憂。吏治清明,民生複蘇,方為長治久安之本,亦是當前首要之務!”

“朔方郡太守:王康的目光首先落在文官隊列中一位沉穩的中年人身上,“乃我根基之地,血脈所係,糧秣兵源皆賴於此。著梁習由戶曹掾轉任朔方郡太守!”梁習聞聲,立刻肅然出列,躬身行禮,眼中閃爍著被委以重任的光芒。“汝精於安民治戶,長於撫循,朔方數十萬田畝,十數萬丁口,乃我根基命脈,今交予汝手!務必使吏治清平,倉廩充實,田畝儘墾,根基永固,不得有絲毫差池!”王康的囑托重若泰山。梁習深深一揖,聲音堅定:“將軍厚恩,習萬死難報!必夙興夜寐,鞠躬儘瘁,使朔方根基如磐石,永不負將軍所托!”

“戶曹掾一職王康轉向總攬人事的吏曹主官陳宮,此職關乎六郡戶籍賦稅之根本,丁口、田畝、賦役、征發,皆係於此,實乃命脈樞紐,不可一日或缺。“公台,汝掌吏曹,明察秋毫,可有人選薦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宮顯然早有思量,從容應答:“宮確有一人可薦。此人姓崔名琰,字季珪,乃清河東武城人氏。年二十六,正值壯年。少時好擊劍,尚武事,頗有俠氣。後折節讀書,通曉經史子集,尤明律令,性情剛正方直,嫉惡如仇,更難得明於吏治實務,條理分明。因避黃巾之亂,輾轉流徙至朔方,入招賢館已有半載。期間於戶曹見習,處理文書,厘清賬目,井井有條,見解獨到,深得同僚敬重。其才其德,足可當此大任!”陳宮的描述勾勒出一個文武兼備、銳意進取的年輕乾吏形象。

“善!”王康眼中精光一閃,當即拍板,“擢崔琰為戶曹掾!總掌六郡戶籍、丁口、田畝、賦役之政!汝之要務,在於丁口明析,無有隱漏;田畝確權,無有爭端;賦役均平,無有偏頗;征發有度,無傷農時!務使六郡根基,如掌上觀紋,清晰可辨!”這命令,賦予了崔琰梳理整個勢力經濟命脈的重任。

倉曹掾杜畿王康的目光轉向另一位功勳文臣。杜畿麵容清臒,眼神卻透著乾練與沉穩。“汝掌錢糧數年,夙夜操勞,調度有方。自陳留草創至今,無論豐年歉歲,大軍糧秣從未短缺,府庫日漸充盈,商路亦漸暢通,此皆汝之功也,功不可沒!”王康的肯定讓杜畿微微動容。話鋒一轉,王康繼續道:“今上郡新附,滿目瘡痍,百廢待興。郡兵潰散,豪強破滅,官倉或被焚掠一空,或被豪強私占,民生凋敝至極。急需乾才坐鎮,撫平戰痕,重整民政。著汝轉任上郡太守!”杜畿心中一凜,上郡新克,羌胡遺患、豪強餘孽、流民安置、城垣修複、春耕在即……千頭萬緒,困難重重,遠非管理後方倉廩可比。這確是對他能力更大的信任與考驗。他深吸一口氣,鄭重躬身領命:“畿,必竭儘駑鈍,安輯流亡,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整飭吏治,使西河倉廩複實,百姓得享太平!”

倉曹掌六郡錢糧命脈王康再次看向陳宮,“杜畿轉任,此職亦需乾才接掌,不容有失。”陳宮顯然成竹在胸,再次舉薦:“宮察倉曹副掾周平,字公衡,並州晉陽人氏。此人精於籌算之術,毫厘不爽;通曉倉儲轉運之務,條理分明;更兼勤勉務實,任勞任怨,數年輔佐杜畿,於錢糧出入、轉運調度積累了豐富經驗。由其繼任倉曹掾,必能承前啟後,保六郡錢糧流轉無礙,供給及時。”王康仔細聽著,周平作為杜畿副手的能力他也有所耳聞,當即允準:“擢周平為倉曹掾!務必與戶曹崔琰通力協作,錢糧戶籍,互為表裡!”

上郡屯田:王康的目光從文臣轉向侍立的將領,最終落在輔兵營軍司馬鄭川身上。鄭川出身兗州,曆經陳留起兵以來無數大小戰火,更在繁重複雜的後勤轉運、營寨修築、屯田管理中曆練出來,膚色黝黑,神情堅毅,已顯露出獨當一麵的沉穩。

“鄭川!”

“末將在!”鄭川聲如洪鐘,跨步出列,甲葉鏗鏘。

“擢汝為上郡屯田軍校尉!”王康的命令乾脆利落,“自解救之漢民、歸順之部眾及輔兵營精銳中,招募精壯萬人,分駐上郡十縣!汝之職責,三重:其一,戍衛城防,清剿殘匪,保境安民,此為軍務之基;其二,開墾荒田,興修水利,廣積糧秣,此乃屯田之本;其三,築堡立寨,控扼要衝,形成縱深防禦!上郡地接北地郡羌胡活躍區)、司隸京畿洛陽方向),乃我六郡南向之門戶,北禦之屏障。此屯田軍,即為第一道防線,責任重於泰山!農時為民,戰時為兵,兵民一體,耕戰結合,汝可知曉?”

鄭川胸膛起伏,感到一股沉甸甸的信任與滾燙的熱血在胸中激蕩。他單膝跪地,抱拳誓言,字字鏗鏘,擲地有聲:“末將鄭川,領將軍令!必夙夜匪懈,親率部眾,立堡屯田,興修水利,廣積五穀,勤練士卒!定使上郡荒蕪邊服,化為塞上穩固之糧倉,禦敵之堅城!人在城在,絕不負將軍重托!”

吏治需速行!王康最後將目光投向陳宮,語氣轉為嚴厲,“吏曹即刻著手,銓選上郡十縣縣令、縣丞、縣尉及佐吏!人選來源,一自朔方、五原、雲中、西河、定襄五郡中,擇其政績卓著、通曉邊郡事務之乾吏擢升;二自崇文館高階班學子中,擇其品學兼優、誌向堅定者破格任用!務求所選之人,皆能勤政愛民,通曉邊塞風物民情,明律令,善撫循!限其半月之內,務必赴任開衙!”王康的手指重重敲在案上,“到任之後,首要四事:安民告示,招撫流亡;督促墾荒,分發穀種;修繕武備,招募縣兵維持地方治安);恢複秩序,申明法令!令其明白,上郡新附,民心初定,吏治乃定海神針,若有貪瀆枉法、懈怠公務者,嚴懲不貸!”

城防乃安民之本!王康的視線掃向侍立的工曹掾馬鈞。這位以巧思聞名的工匠,臉上帶著連日督造攻城器械的疲憊,但眼神依舊專注。“著工曹統籌全局,征發役力,搶修上郡十城破損城垣!膚施郡治)、白土要衝)、龜茲新附民心所係)三城,優先加固!征發之役力,”王康強調,“含部分新俘之青壯苦役,嚴加看管驅使!入冬之前,寒風驟起,土地封凍之前,需立起城防之骨架!不求華麗,但求堅固實用,能禦矢石,擋衝車!馬鈞,汝精於營造,此事關數萬軍民安危,萬勿懈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道道清晰而有力的命令,如同精鐵鍛造的鉚釘,被王康用意誌的巨錘,深深地、牢固地鉚進了河套六郡廣袤而新附的版圖之中。龐大的軍政機器,在這位年輕統帥的意誌驅動下,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運轉起來。戰爭的創傷還未來得及完全結痂,便被這股強大的力量導向了重建與複興的軌道。梁習赴朔方、杜畿赴上郡、崔琰掌戶曹、周平掌倉曹、鄭川治上郡屯田、陳宮選吏、馬鈞築城……每一個人都背負著明確而艱巨的任務,如同精密的齒輪,開始齧合轉動。

半月之後。

膚施郡府衙門前,新修整的廣場上旌旗招展。在陳宮的主持下,新任的上郡十縣縣令、縣丞、縣尉齊聚一堂。他們中有經驗豐富的老吏,眉宇間帶著邊塞的風霜與沉穩;也有初出崇文館的年輕學子,臉上洋溢著激動與使命感,眼神清澈而堅定。陳宮逐一唱名,將象征權力與責任的銅印、綬帶以及寫有具體敕令的文書,鄭重地交到每一位新任官員手中。訓誡之聲,殷殷期望,伴隨著深秋凜冽的寒風,烙印在每個人的心頭。儀式結束,無人耽擱,紛紛上馬或登車,在親隨護衛下,星夜兼程,奔赴各自那殘破待興的治所。

幾乎與此同時,深秋的寒風呼嘯著掠過上郡大地。各座城池殘破的城垣下,響起了工曹匠師們嘶啞卻有力的號令聲。數以萬計的役夫,包括部分在皮鞭監督下沉默勞作的新俘苦役,喊著整齊的號子,揮動石杵,將混合了石灰的黃土一層層夯實。巨大的原木被架上缺口,土石源源不斷地填入。號子聲、夯土聲、木石的撞擊聲,彙成一曲沉重而充滿希望的築城交響。荒蕪了許久的田野間,新設的縣衙小吏們,裹著單薄的冬衣,嗬著白氣,在簡陋的桌案後,開始登記流民與歸鄉百姓,將來自朔方大倉的、金燦燦的來年穀種,小心翼翼地分發下去。那穀種落入粗糙的手掌,如同播下了生的希望。而在連綿起伏的山丘上,在那些曾被戰火熏黑的烽燧殘台之巔,上郡屯田軍的深青色旗幟,第一次迎風獵獵飛揚,像一塊塊深青的磐石,宣示著新的秩序與守護。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