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鐵流彙聚_漢末三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三國路 > 第305章 鐵流彙聚

第305章 鐵流彙聚(1 / 1)

建安十五年八月廿三公元210年10月),未央宮前殿的冰鑒早已撤去,秋陽將蟠龍金柱的影子拉得斜長。王康端坐禦座,階下陳宮、程昱、賈詡、法正四位心腹謀士肅立,空氣凝滯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地上那卷來自許昌的染血帛書,無聲地昭示著四國合流、六十五萬戰兵壓境的滔天巨浪。

“袁本初、曹孟德,終是學乖了。”陳宮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帶著冷冽的洞悉,“興平二年四路攻我,分兵叩關,徒耗兵力於壺關、雁門、潼關天險之下,慘敗而歸。此番,他們是要畢其功於一役!”他手指重重戳向輿圖上那深入荊襄的南陽盆地,“四國摒棄前嫌,以舉國之力,專攻我南陽一點!袁紹、曹操合流許昌,擁兵近四十萬,是為鐵砧!孫策水陸並進,破我湖陽水寨,控扼漢水,斷我南援,是為鐵鉗!劉備出樊城,沿漢水北岸直插腹心,是為鑿刃!三者合力,誌在將我南陽懸刃,連根撬斷!再乘勢北進,裂我山河!”

程昱接口,嘶啞的聲音如同夜梟:“更毒者,在於糧秣!趙國、吳國、楚國,皆將糧草輜重輸於魏國,由曹操統一調配供給!此乃效仿我晉國‘漕運歸一’之策,免其各自轉運損耗,亦使我難以斷其糧道!六十五萬戰兵,百萬民夫輔兵,日耗糧秣何止萬石?曹操許都、鄴城之積,加之三州輸送,確能支撐一時!此乃以傾國之力,壓我一隅!”

賈詡捋著稀疏的胡須,眼中幽光閃爍:“然其致命之傷,亦在於此!四國各懷鬼胎,軍令豈能如一?袁紹剛愎,曹操多疑,孫策桀驁,劉備寄人籬下。合兵易,合力難!糧秣雖聚於魏,分配調度,必生齟齬。此百萬之眾,聚則勢大,然臃腫遲緩,若斷其一指,或可撼動全身!”

法正年輕的麵龐上燃燒著銳氣:“主公!南陽雖危,亦是我聚殲群醜之絕地!懸刃之地,何嘗不能化為斷頭之台?四國主力儘出,其河北、淮南、荊南腹地必然空虛!此戰關鍵,在於一個字——‘快’!以快打慢,以精銳破其首腦!挫其鋒銳於南陽城下,則百萬之眾,不過土雞瓦狗!”

王康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輿圖,從許昌袁曹大營,到漢水孫策樓船,再到樊城劉備旌旗,最後牢牢釘在南陽宛城之上。四位謀士的分析,抽絲剝繭,將敵人的滔天凶焰與致命弱點赤裸裸地展現在眼前。他霍然起身,玄色袞服無風自動,一股凜冽的殺氣彌漫開來:

“好一個‘懸刃之地,亦是破敵之場’!孝直法正)此言,深得吾心!”他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金鐵交鳴,穿透殿宇,“傳孤鈞令!”

一道道染著朱砂、加蓋晉國公大印的軍令,如同離弦之箭,從未央宮飛射向帝國的四麵八方:

“鎮南將軍徐晃!”王康目光如電,刺向南方,“命爾坐鎮宛城,統領南陽所有兵馬——奮武、揚武等十營禁軍五萬精銳,宛城、新野等十營鎮軍五萬勁旅,呂宜屯田軍三萬三千!依托新築城防、淯水航道、馳道塢堡,層層抵抗,節節阻擊!不許浪戰,務求遲滯敵軍鋒芒,消耗其銳氣糧秣!縱使戰至一兵一卒,也要將孫劉釘死在漢水北岸,將袁曹主力拖在南陽盆地!為中樞集結大軍,贏得時間!敢有畏敵怯戰、擅離職守者,立斬!”

這道命令,意味著徐晃將以十三萬餘兵力,獨抗四國聯軍第一波最凶猛的衝擊,用血肉在南陽築起一道遲滯死亡的堤壩。

緊接著,一道道征調勤王鐵騎的軍令,飛向帝國遙遠的邊疆:

“河西走廊平西將軍王栓:著即親率陽關輕騎營、玉門步卒營,步騎精銳一萬,星夜東進!敦煌防務,移交郡尉索潁!”

“隴右揚武將軍李敢:著即親率隴西輕騎營、陳倉步卒營,步騎一萬,火速北上!狄道防務,交予副將!”

“安西都護王固:著即親率疏勒輕騎營、焉耆輕騎營,鐵騎一萬,拋卻輜重,一人三馬,穿越戈壁,馳援長安!安西軍務,暫交長史劉劭!”

“北庭都護王澤:著即親率鷹娑輕騎營、蒲類輕騎營,鐵騎一萬,輕裝簡從,取道雲中,全速南下!北庭軍務,交都護府長史胡昭!”

“河套懷遠將軍田豫:著即親率陰山輕騎營、雲中步卒營、朔方步卒營,步騎一萬五千,速渡黃河,經上郡馳援!五原、定襄防務,交予部將戴陵、成宜!”

“漢中安南將軍龐德:著即親率沔陽重騎營、西鄉輕騎營,鐵騎一萬,出子午穀,直奔長安!漢中軍務,交太守李嚴、鎮守副將王尚!”

“武關昭義將軍王憲:著即親率武關輕騎營、商縣步卒營,步騎一萬,棄守武關,北上彙合!武關防務,留裨將徐和!”

“潼關建義將軍王續:潼關輕騎營五千騎,即刻拔營,交由裨將薑敘統領,赴長安聽用!潼關步卒,嚴守關隘!”

十道軍令,如同十道雷霆!征調之兵,含輕騎重騎營十營計五萬精騎,步卒營五營計二萬五千銳士,合計步騎七萬五千!皆為鎮守帝國四極、百戰淬煉的邊防勁旅!王康深知,要破四國百萬之眾,唯有以快製慢,以帝國最鋒利的邊疆鐵騎,組成一柄無堅不摧的鋒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河西玉門關。黃沙漫卷的烽燧下,王栓接到軍令,古銅色的臉上無悲無喜,隻將令簡重重一握,對身後肅立的陽關騎營校尉尉遲圭、玉門營校尉張猛低吼:“主公召!點兵!明日日出,蹄鋒向東!”關外無垠的沙海,將見證這支鐵流東歸的煙塵。

安西烏壘城。年輕的都護王固展開染著風塵的軍令,眼中迸發出灼熱的光芒。他猛地一拳砸在案上,對侍立的疏勒騎營校尉郭昕、焉耆騎營校尉白準下令:“速備健馬!一人三騎!拋卻所有壇壇罐罐!五日之內,我要看到兒郎們跨上戰馬!目標——長安!”天山南北的風,將為這支萬裡赴援的鐵騎讓路。

北庭定遠城。王澤接到兄長的軍令,撫摸著冰冷的銅管,深吸了一口伊麗河畔清冷的空氣,對鷹娑騎營校尉孫驍、蒲類騎營校尉周奮沉聲道:“父命如山!挑最好的馬,最悍的卒!此去長安,不破敵虜,誓不還鄉!”草原的雄鷹,將第一次飛向中原的血火戰場。

河套陰山下。田豫凝視軍令,老成持重的臉上皺紋更深。他默默將令簡遞給身後的陰山騎營校尉董越、雲中營校尉孫輕、朔方營校尉楊秋,隻吐出一個字:“走。”敕勒川的牧歌,將送彆這支沉默而堅實的北疆鐵壁。

一道道煙塵在帝國的邊疆衝天而起!河西的沙塵,安西的雪塵,北庭的草塵,河套的黃土塵,漢中的穀塵……裹挾著七萬五千把渴望飲血的刀鋒,向著長安,向著南陽,滾滾彙聚!馬蹄踏碎山河,傳遞著帝國心臟最緊迫的召喚!

與此同時,長安城這座龐大的戰爭機器,也開足了最後的馬力:

“兵曹趙儼!即日起,整編長安所有禁軍!”王康的聲音響徹兵曹衙署,“除鎮守南陽徐晃部五萬禁軍外,長安尚有禁軍戰兵營二十六營、騎兵營十六營,合計二十一萬精銳!羽林軍鐵騎一萬、虎衛營重騎五千、鐵林營陌刀重步五千,親軍兩萬!宿衛軍武驤、騰驤、雲驤三營一萬五千精銳!輔兵營五萬,留兩萬協守長安,餘三萬隨軍轉運!著即清點兵甲,配發器械,整肅軍紀!一月之內,孤要看到一支刀鋒雪亮、陣列森嚴的雄師!”

“工曹馬鈞!軍器監所有庫存,陌刀、重甲、床弩、箭矢,儘數配發各部!征調長安及三輔所有鐵木匠戶,晝夜趕工,務必保障大軍開拔前,每人有甲,每弩有矢!”

“倉曹周平!太倉存糧,優先保障大軍!新征民夫十萬,由輔兵營統轄,專司糧秣器械轉運!沿途郡縣,設遞運所,接力輸送,不得延誤!”

“戶曹崔琰!金曹徐嶽!全力籌措錢帛,賞功恤死,撫慰軍心!凡有貽誤軍需者,立斬不赦!”

整個長安城沸騰了!武庫的閘門日夜洞開,堆積如山的鐵劄甲、神臂弩、三棱破甲錐被流水般搬出。匠坊的爐火徹夜不熄,鐵錘的轟鳴與淬火的嘶嘶聲交織。羽林、虎衛、鐵林三營親軍披掛起最耀眼的烏茲重甲,在校場反複衝殺,殺氣盈霄。新征的民夫在官吏的呼喝下編組成隊,牛車、馱馬堵塞了通往城南的官道。戰爭的陰雲,沉甸甸地壓在每個長安人的心頭,卻也激發著這個新生帝國最頑強的生命力。

王康立於未央宮最高的淩雲閣上,俯瞰著這座在戰爭威脅下瘋狂運轉的都城。西方天際,煙塵隱隱,那是河西、安西的鐵騎正在穿越隴山;北方驛道,蹄聲如雷,那是河套、北庭的勁旅在踏過高原;南方,烽火雖未及燃起,但徐晃的浴血抵抗和龐德的輕騎正從秦嶺穀地馳援。他麾下最忠誠的族親勇將——王栓、王固、王澤、田豫、龐德、王憲、薑敘——正率領著帝國最鋒利的邊軍鐵騎,從四麵八方,向著風暴的中心,向著南陽,向著他的麾下,滾滾彙聚!

三十五萬大軍,十萬民夫,如同一柄正在淬火的巨刃,在晉國的熔爐中逐漸成型。一月之後,這柄凝聚了帝國全部力量與意誌的巨刃,將帶著決死的鋒芒,斬向那鋪天蓋地而來的百萬聯軍!

“懸刃之地……”王康低聲自語,手指撫過冰涼的闌乾,目光穿越千山萬水,投向南方那片即將被血火染紅的盆地,“亦是爾等的……葬身之所!”秋風吹動他玄色的袍袖,獵獵作響,仿佛戰旗初展。

喜歡漢末三國路請大家收藏:()漢末三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