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劇毒魔蛛_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5章 劇毒魔蛛(1 / 2)

黑樺樹林遠觀平平無奇,如一片小樹林,待靠近後,方知這片黑樺樹林非常廣袤,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仿佛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種變異樹木與眾不同,其恢宏氣勢。參天巨樹拔地而起,數十上百米高,樹乾漆黑如墨,樹皮皸裂如鱗甲,粗壯的樹根虯結如巨蟒破土而出。

森林裡植被繁茂至極,各類奇花異草競相生長,藤蔓纏繞著樹乾,肆意攀援。陽光難以穿透。林子裡昏暗一片,腐葉在腳下發出詭異的呻吟。

張峰等人的腳步聲驚起一陣怪鳥,羽毛撲棱聲中,樹乾上突然閃過幾道猩紅的豎瞳——那是水牛大小的魔蛛,八條長腿上布滿倒鉤,每根毫毛都泛著幽藍的毒光,悄無聲息在樹冠中彈跳。

“小心!“張峰感知敏銳,猛地抬頭,恰好看見三道黑影已從樹冠倒掛而下,赫然是三頭大魔蛛。為首魔蛛腹部鼓起,對著周婷噴射腐蝕性蛛絲。

千鈞一發之際,張峰旋身揮出殺戮砍鋸,一抹血光閃過,刀氣縱橫,暗紅色刀芒劈開蛛網的瞬間。他足尖點地騰空而起,砍鋸借著慣性劃出半輪血月,將魔蛛攔腰斬斷。綠色毒血濺在黑樺樹乾上,如碰上綢緞般滑落,嘶嘶冒著白煙,灌木迅速枯萎凋零,地麵也被腐蝕出幾個坑孔。

“不好,我們被包圍了!”張峰掃視四周,臉色驟變。因為特殊視角中,一大片紅點迅速靠近。他冷聲提醒眾人,黎虎,巨人巴圖等人迅速背靠背,矮人三兄弟隱身消失,飛熊閃電般竄回。

就在眾人剛剛做好準備,伴隨著怪叫聲,密密麻麻的魔蛛從四麵八方湧來,這些水牛大小的魔蛛,八條長腿鋒利無比,渾身長著尖銳的毫毛,雙目赤紅,複眼遍布,滿嘴獠牙,猙獰醜陋。

“滋滋滋……”怪叫聲此起彼伏,大群巨毒魔蛛蜂擁而來。在十多米外,這些魔蛛抬頭噴出毒液。一道道帶著看似清澈無害的液體如雨點般射來。

“哼!”張峰體表燃起金色火焰,烈陽之力湧出體外,瞬間化作金色火焰將眾人和飛熊籠罩其中。這些毒液被金色火焰點燃,被瞬間蒸發為氣體。

一股淡淡的甜香味飄蕩在森林中。

“屏住呼吸,小心蛛毒,腐蝕性極強。”張峰看見枯萎的植被和被毒液腐蝕成蜂窩狀坑洞的地麵,殺戮砍鋸甩動,無數刀氣迸發。嗖嗖破空聲不斷,所過之處,地麵被劃出深痕,灌木植被一分為二,切口平滑,許多魔蛛被瞬間斬殺。

黎虎揮動巨斧,劈開兩隻撲來的魔蛛,斧背磕在魔蛛獠牙上濺起火星,噗哧將其頭顱砸爆。巨人巴圖單手掄起巨斧橫掃,多隻魔蛛被砍為兩截。巨大的盾牌連續拍打,一頭頭魔蛛被碾成肉泥。

鯊魚人湯姆背著一捆自製的竹標槍,瘋狂投擲,每一根標槍都能釘死一頭魔蛛。火狐火球連連甩動,落入魔蛛群中轟然爆炸,魔蛛發出慘叫。

矮人兄弟更是神出鬼沒,突然出現,打爆魔蛛頭顱,又迅速消失。飛熊橫衝直撞,瘋狂撕扯魔蛛。那些濃稠的綠色體液落在它身上,順著金色皮毛滑落,魔蛛可怕的劇毒傷害不了飛熊半分。

魔蛛在眾人麵前不堪一擊,成片死去。但遠處怪叫聲響起,更多魔蛛順著倒塌的樹乾如潮水般湧來。

“戰爭踐踏!”張峰大踏步上前,右腳狠狠踩踏地麵。法力順著戰斧灌入地底,方圓十米土地突然劇烈震顫。魔蛛立足不穩紛紛跌倒,一排排鋒利的土刺紮出,數十頭魔蛛的身體被紮穿。

“給我死!”張峰趁機躍起,殺戮砍鋸瞬間變成一大截。在空中劃出一個優美的圓弧,所過之處,七八頭撲上來的劇毒魔蛛的頭顱同時飛離軀體。接著又是使用力量共振,周圍魔蛛栽倒一片。

黎虎見狀,不甘示弱,雙手緊握巨斧,一個巨人衝鋒殺入魔蛛群中,三米多長的巨斧帶著開山裂石之勢橫掃,二十餘隻魔蛛身體被瞬間撕碎。

這巨漢同樣有踐踏技能,大群魔蛛撲上來就使用巨人踐踏。每一步都震得地麵龜裂,一股無形衝擊波令魔蛛東倒西歪,接著被地刺捅穿軀體。

巨人巴圖體型更壯,更是勇猛,也有踐踏這個技能。他雙足猛力一踏,地麵轟然塌陷,形成一個巨大的坑洞。周圍的魔蛛紛紛跌入坑中,巴圖揮動巨斧瘋狂砸擊,血肉橫飛間,慘叫聲此起彼伏。他們身為巨人,皮膚抗性高,不懼怕劇毒。

矮人三兄弟偶爾也會來一個重錘打擊,碎甲捶擊,地麵轟隆隆開裂,魔蛛東倒西歪,攻勢受阻。

火狐召喚出的火焰屏障隔開了魔蛛。

鯊魚人湯姆瘋狂投擲標槍,嘴裡還噴出一支水箭。猶如機關槍似的,殺敵速度絲毫不遜色其他人。偶爾一個巨大的水泡飛出去,落入魔蛛群爆炸,濃稠的水液包裹魔蛛造成持續傷害並減速。

周婷則揮舞法杖,口中念念有詞。黑樺林裡的樹木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兩棵大樹拔地而起,化作樹人戰士,伴隨著地麵轟隆震顫,衝進魔蛛群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沿途躲避不及的魔蛛被踩死,樹人戰士揮舞著粗壯的手臂,每一次橫掃都能砸飛數隻魔蛛。尤其是樹人戰士散發的生命綠霧,不僅能夠抵擋毒液噴射,還對周圍的魔蛛造成不小的傷害。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