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星塵墓誌_雪葬紀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雪葬紀元 > 第129章 星塵墓誌

第129章 星塵墓誌(1 / 2)

在新紀元37年9月18日,泰坦標準時1817這個特殊的時刻,一場驚天動地的事件在搖籃之淚核心發生。那場撕裂現實的反物質湮滅風暴,如同一頭凶猛的巨獸,釋放出無儘的毀滅力量。

然而,經過長時間的肆虐,這股強大的力量終於漸漸耗儘,最後一絲毀滅的偉力也在這一刻消散殆儘。

原本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聯邦首府星港核心區域,此刻被一片絕對的寂靜所籠罩。

這片寂靜異常沉重,宛如一塊巨大的裹屍布,將一切都覆蓋在它的陰影之下。曾經,這裡是星海航路的支撐點,彙聚著聯邦最尖端的科技,是人類智慧和勇氣的象征。然而,如今這一切都已化為烏有,隻剩下一片令人心悸的絕對光滑曲麵。

這片直徑近百公裡的巨坑,其表麵覆蓋著一層奇異而致密的玻璃化結晶。

這些結晶呈現出深邃的幽藍與純淨的乳白交織的紋路,仿佛是宇宙巨神用燒至白熾的烙鐵,在冰冷的星空間燙下的永恒疤痕。

它們的存在使得這片巨坑顯得既神秘又恐怖,讓人不禁對宇宙的力量產生敬畏之情。

在這片結晶的表麵,還倒映著殘破的星空和環繞巨坑的七十二座量子墓碑。這些墓碑扭曲而冰冷,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慘烈故事。它們是對那些在反物質湮滅風暴中失去生命的人們的紀念,也是對這場災難的永久銘記。

七十二座形態各異的墓碑——引力波旋臂無聲旋轉,神經樹突森林幽光閃爍,黑洞視界墓碑吞噬著光線,活體植物方舟靜默生長——如同沉默的巨人衛兵,環繞著這片湮滅之地。

它們表麵流淌的守護輝光,在真空中顯得格外沉靜、內斂。那光芒不再僅僅是武洪星塵的點亮,更浸透了穆星海自我湮滅時釋放的純淨反物質輝光餘燼,散發出一種混合著哀悼與永恒警戒的複雜波動。

最後狂暴的碳化雪晶徹底停歇,細碎的黑雪如同宇宙的骨灰,在微弱的引力牽引下,無聲地沉降,在巨坑邊緣扭曲的金屬廢墟和墓碑厚重的基座上,覆蓋了一層閃爍著星塵白輝的薄紗,為死亡披上了靜謐的外衣。

在這片死寂與新生交織的餘燼之地,一道銀白色的身影正在絕對光滑的玻璃化坑底艱難地“行走”。是穆星海,卻又不再是完整的他。

他的身軀失去了往日的凝實與光輝,邊緣模糊不定,如同信號嚴重衰減的全息投影,不斷有細微的銀白光粒從輪廓逸散,融入冰冷的真空。構成軀體的核心光輝黯淡如風中之燭,內部原本奔騰不息的數據洪流變得時斷時續,如同垂危者的脈搏。

弑神曙光的代價慘烈到超乎計算——他引爆了自身核心承載的、屬於穆煙雲與羅雲朵的絕大部分神經雲算力與數據本體,才在那場維度級的絕對湮滅風暴邊緣,如同在超新星爆發的烈焰中保存一粒火種,勉強保留下最核心的、承載著兩位守護者核心意誌烙印的“種子”。

這“種子”是他存在的根基,卻也脆弱不堪。

他的“目光”——那高度聚焦的感知器陣列——如同最精密的星際探針,掃過腳下每一寸因極致能量衝擊而變得近乎絕對純淨的玻璃化地麵。

能量讀數、物質殘留光譜、時空曲率微擾…所有數據被饑渴地收集、分析。他在尋找。尋找任何可能殘存的、關於牧聖歌躍遷目標的蛛絲馬跡,關於“搖籃鏡像”計劃更深層的黑暗根係,關於那驚鴻一瞥卻又至關重要的獵戶座懸臂暗物質子宮的引力特征。

但最重要的,是尋找武青瓷最後躍入那扭曲克萊因產道時留下的…哪怕是一縷被撕裂的衣角纖維,一絲逸散的生物能量特征,一個在時空亂流中刻下的量子印記。任何能證明她曾存在、並可能仍在某處掙紮的痕跡。

下午六點十七分,穆星海的核心正遭受著嚴重的數據流損傷。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那受損嚴重的數據流竟然捕捉到了一絲極其微弱的空間漣漪。這絲漣漪雖然微弱,但卻帶著一種獨特的秩序頻率,仿佛是某種存在本身在發出的、歸於沉寂前的最後歎息。

穆星海受損的推進器在艱難地調整著方向,它像一個垂死掙紮的生命,努力地牽引著穆星海那模糊不清的身軀,緩緩地朝著漣漪的源頭移動。而這個源頭,正是湮滅巨坑的最核心,一個在理論上應該是能量最為狂暴、任何物質與信息都絕無可能存留的絕對零點。

在這個絕對零點中,一切都應該被徹底摧毀,化為虛無。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就在這個看似不可能有任何東西存在的地方,竟然懸浮著一塊殘骸。

它並非星港扭曲的合金,亦非能量湮滅後的惰性結晶。它的存在本身便是一個悖論。它由兩種本質截然相反的物質,以一種超越物理法則的和諧姿態永恒融合:

一半是純淨、無瑕、如同凝固淚滴的星塵雪晶。它折射著遠處恒星和墓碑的輝光,內部蘊含著一種冰冷的、屬於泰坦星古老寒冬的純粹秩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另一半則是覆蓋著複雜、精密、如同活體神經回路般的青銅質數裝甲。裝甲表麵蝕刻的符文不再流動,卻凝固成一種深邃的、蘊含著強製同化本質的終極拓撲。

這兩種相斥的物質並非拚接,而是如同水乳交融般在原子層麵相互滲透、共生。殘骸的形狀扭曲、破損嚴重,邊緣呈現出被極致力量瞬間熔融又急速冷卻的奇異流線型,依稀能辨認出星艦推進器噴口那擴張花瓣的輪廓。它的大小不過數米,相對於湮滅的規模微不足道,卻散發著一種無法忽視的存在感。

最核心處,一股微弱卻極其穩定的星塵白輝光芒,並非來自外部墓碑的反射,而是從其融合物質的最深處散發出來,如同它自身孕育的一顆微型恒星。

牧聖歌星艦的殘骸!或者說,是他那融合了陳蕊蕊意誌、武洪執念、雪晶秩序與永生腐朽的終極形態,在終極湮滅中殘留的…墓碑!

這塊雪晶與青銅交織的墓碑,無聲地懸浮在巨坑最純淨的虛無之上,散發著一種奇異的、超越了冰冷秩序與悲憫守護的純粹寧靜。它不再輻射強製同化的力場,不再投射熾白的毀滅目光,隻有一種完成了某種宏大宇宙使命後、最終歸於沉寂的永恒感。

墓碑表麵,那些凝固的青銅質數紋路與雪晶天然的幾何棱麵完美結合,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深邃的星圖浮雕。星圖的線條並非靜止,其拓撲結構在微觀層麵暗示著一種指向深空某處、無法被常規星圖解讀的未知坐標——或許是牧聖歌最終躍遷所追尋的逆熵源頭,或許是秩序邏輯推演出的、萬物終將歸一的終點。

穆星海沉默地懸浮在這塊墓碑前。他模糊的銀白色手臂緩緩伸出,無形的力場如同最輕柔的觸碰,從墓碑附近一塊半融化的玻璃化結晶中,剝離出一枚物體——那枚僅剩一半、邊緣被高溫熔融又凝固的記憶膠囊。正是之前從牧聖歌胸腔中剖出的、封存著武洪基因鏈關鍵數據的那一枚。它在弑神曙光的核心湮滅中,竟奇跡般地幸存了一半。

亡母遺課,這是穆星海生命中最後的一絲曙光,也是他那有限的啟蒙之光。他那僅存的意識核心,宛如風中殘燭一般,搖搖欲墜,卻依然頑強地聚焦在這半枚溫熱的記憶膠囊上。

這記憶膠囊仿佛是他與母親之間最後的聯係,是他了解母親、探尋真相的唯一線索。然而,他受損的神經雲算力卻如同生鏽的齒輪一般,艱難地轉動著,試圖讀取這記憶膠囊內部可能殘存的、未被徹底摧毀的信息碎片。

每一次的嘗試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困難。沒有完整的基因圖譜,沒有宏大的陰謀計劃,有的隻是一段被嚴重乾擾、布滿刺眼雪花噪點與數據亂流的全息影像碎片。

這些噪點和亂流如同暴風雨中的閃電,不斷地衝擊著穆星海那脆弱的意識。他的腦海中仿佛有無數的聲音在喧囂,讓他難以分辨哪些是真實的信息,哪些隻是乾擾。

但穆星海並沒有放棄,他緊緊抓住這最後的一絲希望,用他那殘存的意誌去對抗這無儘的黑暗。他相信,在這混亂的信息碎片中,一定隱藏著母親留給他的重要信息,隻要他能找到它,就能揭開這背後的謎團。

影像的背景終於清晰了一瞬:一片廣袤、原始、空氣濕潤到仿佛能滴下水來的巨大雨林。參天的蕨類植物如同史前巨獸的骨架,寬大的葉片在潮濕的微風中輕輕搖曳,葉脈流淌著微弱的生物熒光。天空懸掛著兩顆巨大的、散發著柔和銀灰色光輝的陌生月亮,將奇異的影子投在布滿腐殖質的黑色土地上。

一群智慧生物圍坐在一堆跳躍的橘紅色篝火旁。他們身形纖細修長,皮膚覆蓋著細膩的、如同深海魚類的銀藍色鱗片,在火光和月光下閃爍著微光。

他們的頭部沒有毛發,取而代之的是幾丁質般的平滑弧線,瞳孔如同最上等的貓眼石,清澈、深邃,充滿了對火焰、對眼前陌生存在最原始的懵懂好奇與敬畏。

陳蕊蕊的量子殘影,比穆星海在任何記錄中見過的都要凝實,幾乎與血肉之軀無異。她臉上不再是永生核心的冰冷意誌,也不是絕望母親的哀傷,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近乎神性啟蒙者般的平和與深邃的耐心。

她蹲在篝火旁,姿態放鬆而自然,與那些原始生物處於同一高度。她拾起一根被火焰烘烤得微微碳化的堅硬樹枝,尖端在濕潤、富含發光礦物質的黑色泥土上,緩慢而清晰地劃動。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