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從觀測站的破口灌進來,吹得牆上的紙頁嘩嘩作響。我捏著那張日誌殘頁,指節發緊。
“他們以為我們在按他們的路線走。”我說。
老周站在我身後,手搭在槍套上,沒說話。
蘇晴快步走到主控台前,調出車載導航係統。“信號乾擾還沒完全消退,自動定位失效了。”
“那就手動。”我轉身走向門口,“車隊不能停,繼續前進。”
外麵天光灰白,沙塵壓得很低。十輛車排成縱列,引擎低吼。王強已經帶人檢查過底盤,確認沒有被安裝追蹤裝置。我們登上主控車,車門關閉的瞬間,風聲被隔絕在外。
“方向?”老周問。
“鄰市廢墟圖書館。”我看了一眼終端地圖,“那是最近的資料庫節點,如果灰點真想引導我們,那裡一定有他們準備好的‘禮物’。”
車隊緩緩啟動,駛向斷裂的高架橋儘頭。
進入城區後,道路徹底崩塌,鋼筋混凝土扭曲成一片迷宮。導航屏幕閃爍不定,雷達反饋全是雜波。我靠在控製台邊,閉眼接入零域,試圖構建地形模型。精神力剛展開,右手突然抽搐了一下,掌心舊傷裂開一道細縫,滲出淡藍色液體。
“你撐得住嗎?”蘇晴低聲問。
“還能用一次。”我咬牙,強行維持意識連接。三維投影在腦海中成型——前方三百米是斷橋交彙點,左側斜坡可通行,但承重未知。
“老周,派人探路。”我睜開眼,“標記安全通道,用熒光棒。”
他點頭下車,帶著兩名隊員步行前進。我們原地等待,車內氣氛沉悶。十分鐘過去,通訊器傳來敲擊三聲——安全。
車隊緩慢推進,輪胎碾過碎石和金屬殘片。每一次顛簸都讓我的神經繃得更緊。穿過最後一段高架斷麵時,主牽引車差點側翻,靠臨時加固的液壓支架才穩住車身。
終於,圖書館出現在視野中。
它半陷在地麵之下,外牆布滿裂紋,頂部穹頂塌了一角。入口處的玻璃門早已破碎,裡麵黑洞洞的,看不出深淺。
“停車。”我說,“所有人穿防護服,帶上探測儀。”
我們步行進入大廳。空氣乾燥冰冷,地板上積著厚厚一層灰。書架呈環形排列,間隔整齊,像是經過精確計算。王強用激光測距儀掃了一圈,發現某些區域的重力讀數異常。
“有陷阱。”他說。
蘇晴忽然抬手示意安靜。她閉眼片刻,然後指向右側第三排書架:“那邊氣流不對,有隱藏出風口。”
我們繞行過去,果然看到地麵有一道極細的縫隙。王強蹲下查看,取出微型爆破夾,在控製中樞位置安放裝置。
“退後。”他按下引信。
轟的一聲,書架內部機械結構崩解,整個架子向內塌陷,露出後麵的檔案室門。門鎖已損毀,輕輕一推就開了。
房間中央擺著一張金屬桌,上麵放著一本紙質冊子,封麵寫著《零域能力者圖鑒》。
我走過去翻開。
第一頁是編號001的能力評估報告,照片上的人躺在實驗艙裡,全身插滿導管。第二頁是覺醒記錄時間線,標注了七次關鍵覺醒事件,其中第四次寫著:“地鐵站坍塌事故,幸存者唯一激活個體。”
我翻到中間一頁。
停住了。
那是一張我的正麵照,拍攝於三年前的設計評審會現場。旁邊文字寫著:
【繼承者候選人·林川】
覺醒等級:b+持續上升)
行為預測匹配度:92.6
下一階段引導目標:資料移交→倒金字塔建築
下麵還有一行小字:
“若路徑偏離,啟動清除協議。”
我合上冊子,手指微微發顫。
“他們在等你進去。”蘇晴站在我身後,“這不是情報泄露,是故意留下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