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它是回應。”林川說,“有人,或者什麼東西,在用同樣的語言呼叫它。”
老周走到窗邊,望向東北方向的廢墟skyine。那裡曾經是城市科研區,地下埋著多層實驗室和數據中心。
“你能定位信號源嗎?”
林川深吸一口氣,重新接入零域。這一次,他沒有生成模型,而是將感知範圍向外延伸。精神力順著信號路徑反向追蹤,穿過層層廢墟與地層阻隔,最終鎖定一處地下空間。
三維輪廓浮現。
不是天然洞穴,也不是普通建築。那是一個環形結構,直徑超過兩百米,牆體材料含有高密度合金,內部有多級能量節點分布。最核心的位置,有一個與藍光種子完全相同的凹槽。
“人工設施。”他說,“深度約三百米,電力係統仍在運行。”
“灰點?”老周問。
“不像。”林川搖頭,“灰點的技術偏向控製與清除。這個……更像是等待重啟。”
蘇晴看著屏幕上的波形圖,忽然意識到什麼:“種子每小時脈衝一次,是不是在嘗試建立穩定通道?而我們剛才的解析行為,相當於……回應了它?”
房間裡安靜下來。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他們可能已經暴露了位置。
林川下令啟用加密頻道,持續記錄所有後續信號。同時將種子放入屏蔽籠,進行可控暴露實驗——每次開啟防護層三分鐘,觀察外部是否有進一步反應。
傍晚,第五次測試結束。
沒有任何新信號傳來。
就在大家以為暫時安全時,林川突然抬手,示意安靜。
他閉著眼,眉頭緊鎖,像是在捕捉什麼極細微的變化。幾秒後,他猛地睜開眼,伸手抓向床頭的數據板。
“快!”他聲音急促,“把最後一次脈衝的時間標記調出來!提前十二秒,看有沒有異常擾動!”
蘇晴迅速操作。放大波形圖後,她在主脈衝到來前發現了一個微弱的前置信號——隻有0.3秒長,振幅極低,若非專門篩查根本無法察覺。
“這是……握手協議。”林川低聲說,“它在確認接收端是否在線。”
“意思是,對方知道我們收到了?”老周盯著那條細小的波紋。
“而且期待回應。”林川慢慢靠回枕頭,臉色發白,“我們已經被納入通信序列了。”
蘇晴想起什麼:“那句吟唱……會不會是某種身份驗證?如果我們不回應,會不會被視為無效節點?”
“有可能。”林川閉上眼,“也可能是在篩選適配者。”
老周站起身:“要不要切斷所有接收設備?”
“沒用。”林川搖頭,“隻要種子還在,連接就不會斷。它本身就是終端。”
他停頓了幾秒,然後說:“這不是終點。”
兩人看向他。
他的目光落在天花板上,仿佛穿透了混凝土與塵埃,直視那片曾撕裂天空的紫色裂隙。
“是邀請。”
他說完這句話,呼吸變得沉重。監測儀再次報警,腦波出現紊亂跡象。蘇晴趕緊調整鎮靜劑劑量,幫他平躺下去。
他昏睡過去前,右手緩緩抬起,指尖輕輕碰了碰放在枕邊的芯片——上麵刻錄著那道前置信號的完整波形。
老周走出醫療艙,沿著走廊來到指揮區。他打開屏蔽櫃,取出一支未啟用的信號槍,檢查彈藥狀態,然後裝進腰套。
蘇晴坐在終端前,開始撰寫聯合研究報告的第一行文字。她的筆停了一下,寫下標題:《關於藍光種子與外部信號關聯性的初步研判》。
夜色降臨,營地燈火漸次亮起。
東北方向的地平線上,一道微弱的光柱悄然升起,轉瞬即逝。
林川的手指,在睡夢中輕輕蜷了一下。
喜歡零域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零域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