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能穿過去。”我說,“隻要他們還開著設備。”
他又看了一遍地圖。“沒有能源記錄,也沒有熱源反饋。他們用的是應急電源,撐不了多久。”
我開始記錄這段信號的特征參數,標記為優先回應目標。同時保存波形模板,讓係統持續監聽相同頻段。
“我們要回信?”他問。
我沒有馬上回答。
之前我們隻想著活下去,守住營地,修好設備,防住外敵。沒想過還能聯係彆人,更沒想過要救彆人。
但現在,有人在喊救命。
而且是孩子。
我調出通訊協議編輯界麵,準備寫回複內容。剛輸入開頭,係統警報響了。
信號再次出現。
同一頻道,同樣的編碼格式,但這次內容變了。
“……氧氣濃度下降……通風係統失效……請求技術協助……重複,請求技術協助……”
我加快輸入速度,把回複信息壓縮成最短格式,包含我們的位置、可用資源清單和技術支援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周站在我身後看著。“發出去?”
“等一下。”我說。
我加了一個定位信標,讓對方能鎖定我們的方向。然後設置自動重發機製,每五分鐘發送一次,直到對方回應。
點擊發送。
進度條走完,提示已發出。
但沒有回音。
我保持接收狀態開啟,讓係統不停掃描。
老周寫下新的巡檢計劃。“我去加固天線底座,剛才震動有點大。”
他轉身要走,我又叫住他。
“把醫療組的備用電池拿兩塊過來。”我說,“如果他們需要遠程指導操作,終端不能斷電。”
他停下,看了我一眼,點頭走了。
我重新調出南七社區的地圖,把他們的位置圈出來。然後打開地形剖麵圖,查看路徑中的遮擋情況。五處主要障礙,其中兩處是地下管網塌陷區,可能影響信號折射角度。
我在旁邊記下備注:下次升級時考慮增設地麵中繼點。
屏幕右下角,信號強度顯示為“弱”,但連接未斷。
我坐直身體,把手放在控製麵板上。精神力還有餘量,可以支撐一次小規模結構調整。如果下次信號來,我能更快響應。
外麵天色暗下來。維修區的燈亮著,照在主控台上。
我盯著屏幕,等下一個聲音出現。
老周抱著電池組走進來。
他把箱子放下,拍了下桌麵。“天線加固完了,多加了兩條固定帶。”
我點頭,伸手去接電池。
就在指尖碰到箱體的時候,屏幕猛地一閃。
新信號進來了。
喜歡零域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零域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