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猛提出要重審夜間巡防路線。他說最近外圍熱源探測有兩次誤報,可能需要調整傳感器密度。
“可以。”我說,“明天上午我配合做一次全域掃描,找出盲區。”
他點頭,記了下來。
徐靜提到居住區擴建問題。“北麵空地夠用,但排水設計還沒做完。你能不能抽時間看看?”
“我已經在做了。”我調出草圖,“新的滲水層結構明天能打印,你們先組織人清理地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繼續討論,我繼續記錄。
沒有人問我下一步打算。也沒有人再提讓我回來管事。
這很好。
製度一旦開始轉,就不該靠某個人推動。
我低頭檢查終端電量。外殼還是溫的,剛才調用零域修複網絡用了不少精神力。不算嚴重,休息幾小時就能恢複。
外麵徹底黑了。路燈按設定時間亮起,沿著主道一盞盞亮過來。這是我自己設計的照明序列,每隔十五米一個節點,節能模式下能撐三天。
一個孩子跑過廣場,手裡舉著發光的風車。那是用廢棄電路板做的玩具,葉片會隨風旋轉閃燈。
他母親在後麵喊慢點,聲音溫和。
我看了眼時間。八點十七分。
管委會的分工基本敲定。趙猛負責安全調度,張雯牽頭教育基金使用計劃,其他人各自認領任務。
他們還不熟練,說話時互相看,偶爾重複議題。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做。
我起身走到窗邊。廣場上人不多,幾個老人坐在長椅上聊天,年輕人抱著工具往維修站走。
一切都在動。
突然,終端震動。
一條緊急提示跳出來:
【隔離區能量讀數異常,增幅12,持續上升】
我立刻返回座位,放大監控畫麵。適配體的心率曲線比平時快了兩拍,腦波出現輕微震蕩,但未突破封鎖閾值。
可能是偶然波動。也可能是前兆。
我沒叫人。手指懸在應急協議按鈕上方,盯著數字變化。
三分鐘後,讀數回落至正常區間。
虛驚一場?
不一定。
我把這次異常標記為“觀察級事件”,設了兩小時自動複查提醒。
轉身時,看見張雯正朝我走來。
“林川,”她說,“明天的教師培訓你還來嗎?上次講的建築結構課,大家都說有用。”
“我去。”我說,“九點開始?”
“嗯。孩子們想看看你能不能做個小型模型,教室裡用。”
“可以。”我點頭,“做個可拆解的框架,帶承重演示。”
她笑了笑,回去和其他委員說話。
我坐回位置,終端貼著手臂。屏幕暗著,但我知道它在運行。
規則已經立下。
權力已經交出去。
但有些事,還隻能我來做。
比如現在。
我看向隔離區方向。雖然隔著牆,看不到那邊的情況,但我知道裡麵有什麼。
不該存在,卻又必須活著的東西。
門外傳來腳步聲。是值班的治安員換崗。
我摸了摸終端邊緣。
它很燙。
喜歡零域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零域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