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肖芷涵點破了那層窗戶紙,她和劉萍之間的氣氛就變得微妙起來。
表麵上,兩人依舊是和睦的鄰居,見麵點頭微笑,客氣地打招呼。
但在那平靜的表麵之下,一場不動聲色的交鋒已然拉開。
劉萍很快從最初的慌亂中鎮定下來,並迅速調整了策略。
既然身份已被識破,那索性就不再遮掩。
她開始將“回憶過去”作為自己最主要的攻擊武器。
家屬院的軍嫂們聚在一起聊天時,劉萍總能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引到她和顧言洲的童年。
“哎,說起來,言洲小時候最怕打雷了,一打雷就往我懷裡鑽。”她捂著嘴,笑得一臉懷念。
“還有啊,他以前最喜歡吃我媽做的紅燒肉,每次都能吃三大碗。”
她的話語裡,充滿了與顧言洲獨有的親密感,仿佛在向所有人宣示,她才是最了解顧言洲的人。
周圍的軍嫂們聽了,有的麵露尷尬,有的則饒有興致地看著肖芷涵,想看她如何應對。
肖芷涵的臉上始終掛著得體的微笑,看不出任何不悅。
等劉萍說完,她才慢悠悠地開口。
“是嗎?可能人都是會變的吧。”
“我們家言洲現在可不怕打雷,上次部隊演習,炮彈在身邊炸響他眼睛都不眨一下。”
“至於紅燒肉嘛,”肖芷涵頓了頓,看了一眼劉萍,笑著說:“他前兩天的信裡還說呢,最想念的還是我做的紅燒肉,說外麵的味道總是不對。”
她的話輕描淡寫,卻精準地割斷了劉萍用回憶編織的網。
她用無可辯駁的“現在”,輕易地擊敗了劉萍引以為傲的“過去”。
劉萍的臉色白了又青,卻又發作不得。
一計不成,劉萍又生一計。
她開始加強她的“好鄰居”攻勢,試圖從內部瓦解肖芷涵的家庭。
“芷涵,看你學習那麼忙,我幫你把衣服洗了吧。”
“芷涵,我今天燉了雞湯,給你盛一碗補補身子。”
她表現得比親姐妹還要熱絡,目的就是為了能進入肖芷涵的家,尋找他們夫妻不和的蛛絲馬跡。
然而,她每次的“善意”,都被另一位“大神”擋了回去。
“哎喲,劉萍啊,不用麻煩你了,我們家芷涵的活兒,我這個當婆婆的包了!”
婆婆張桂芬總是能恰到好處地出現,像一尊門神,擋在劉萍和肖芷涵之間。
劉萍端著雞湯上門,張桂芬就會笑嗬嗬地接過來,然後說:“你這手藝是不錯,不過還是我們家芷涵做的好喝,言洲最喜歡那個味兒。”
劉萍想幫忙打掃衛生,張桂芬就會把抹布一搶,說:“我兒媳婦是大學生,金貴著呢,哪能乾這種粗活。”
婆媳二人一唱一和,配合得天衣無縫,把劉萍所有的殷勤都堵了回去,讓她有力無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