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院的天空,似乎比往日要灰暗一些。
裁員的消息,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席卷了整個筒子樓。
往日裡熱鬨的院子,如今也變得有些冷清。
人們臉上的笑容少了,隻有緊鎖的眉頭和壓抑的沉默。
周紅的家裡,氣氛很凝重。
高健一連幾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
屋子裡煙霧繚繞,嗆得人喘不過氣。
他不說一句話,隻是沉默地坐著,像一尊雕塑。
周紅知道,他心裡憋著一股火。
一個在部隊裡流血流汗,保家衛國的軍人,回到地方,卻成了被時代拋棄的人。
這種落差和屈辱,足以擊垮一個男人的所有驕傲。
周紅默默地收拾著屋子,給兩個孩子喂飯,努力維持著這個家最後的體麵。
但她自己的心裡,又何嘗不是一片茫然。
她不知道明天醒來,這個家該何去何從。
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年邁的父母,還有每個月必須按時繳納的房租水電。
每一項都像一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
就在這時,郵遞員送來了一封信。
信是肖芷涵寄來的。
周紅拆開信封,看著那熟悉的字跡,眼淚再也忍不住,一滴滴地落在了信紙上。
信裡,肖芷涵沒有說太多安慰的話。
她隻是和周紅分享了自己在家鄉的見聞,分享了那些鄉親們靠自己雙手致富的喜悅。
信的最後,肖芷涵寫道:“周紅姐,這個時代正在拋棄一些舊的東西,但也正在孕育著無數新的機會。我們不能被動地等待,我們要主動去尋找,去創造。我很快就會回來,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這封信像一道光,照進了周紅灰暗的心裡。
是啊,芷涵說得對。
天無絕人之路。
她周紅,也不是那種遇到點困難就趴下的人。
她擦乾眼淚,從櫃子裡拿出一塊她一直舍不得用的新布料。
那是肖芷涵上次回來時特地給她帶來的。
她又找出了針線笸籮。
周紅想,芷涵現在在首都,身邊有丈夫有婆婆,生活一定很幸福。
她很快也應該會有自己的孩子了吧。
周紅決定要親手給芷涵未來的孩子做一件小衣服,一雙小鞋子。
這不僅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份寄托。
她要把自己對未來的希望,一針一線地縫進這件衣服裡。
夜深了,孩子們都睡了。
高健還在隔壁屋裡抽著悶煙。
周紅坐在燈下,戴上頂針,開始穿針引線。
昏黃的燈光將她的身影拉得很長。
她的動作很慢,但很穩。
每一針都仿佛用儘了她全身的力氣。
她想起了和肖芷涵剛認識的時候,那個被全院子的人誤解的姑娘,是何等的堅強聰慧。
她想起了她們一起對付王翠花,一起為自己的清白鬥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