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孫姐的交鋒,讓基地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肖芷涵能感覺到,辦公室裡那根緊繃的弦,隨時可能斷裂。
孫姐不再掩飾敵意,雖不敢再找茬,但冷嘲熱諷無時無刻不在。
張倩則像驚弓之鳥,整日惶恐不安。
她不敢看肖芷涵,不敢和她說話。
肖芷涵知道,自己現在說什麼都沒用。
她隻能等待,等待顧言洲將那張大網徹底收緊,讓所有的罪惡和陰謀都暴露在陽光之下。
在等待的日子裡,肖芷涵沒有閒下來。
她依舊保持著學習習慣。
每天清晨,基地還在晨霧中,她已坐在窗前,借著晨光閱讀學校寄來的專業書。
她的導師,那位老教授,對她這個南方的學生給予了關心。
他們通過書信,保持著學術交流。
肖芷涵會把自己最新的學習心得和論文草稿寄過去。
老教授則用紅筆寫下批注和修改意見,再寄回來。
這一封封往來的書信,就像一條紐帶,將肖芷涵和她熱愛的學術世界聯係在一起。
除了自學,肖芷涵也把目光投向了基地裡的孩子們。
這個海軍基地地處偏遠。
隨軍家屬的孩子們,隻能在附近教學質量差的鄉鎮小學上學。
老師水平有限,孩子們學習基礎薄弱。
每天下午放學後,孩子們就像脫韁的野馬,在基地裡到處瘋跑。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天真的笑容,書包裡卻裝著寫滿紅叉的作業本。
一天下午,肖芷涵在散步時,看到幾個孩子圍在一起,為一個簡單的數學題爭得麵紅耳赤。
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掰著指頭算了半天,得出個離譜的答案,還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是對的。
肖芷涵看著他們可愛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肖芷涵走上前,用簡單易懂的方法,給他們講解了解題思路。
孩子們聽得入了迷,看著肖芷涵的眼神充滿崇拜。
“姐姐,你好厲害啊!比我們老師講得還清楚!”那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由衷地讚歎道。
“姐姐,你明天還能教我們嗎?”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期盼地問。
看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臉,肖芷涵的心被觸動了。
一個想法在她腦海裡慢慢形成。
第二天,肖芷涵就行動了。
她找到後勤領導,申請借用家屬活動室的一角,作為給孩子們義務補習的教室。
領導早就聽說肖芷涵是首都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對她的提議大力支持。
很快,一個簡單的課堂就在家屬活動室裡開張了。
沒有課桌,孩子們就搬來小板凳,把膝蓋當桌子。
沒有黑板,肖芷涵就找來木板,刷上黑漆,自己動手做了一塊。
消息傳開,基地裡的家長們都高興壞了。
他們把自己的孩子一個個都送到了肖芷涵這裡。
一時間,這個小小的活動室變得熱鬨非凡。
肖芷涵的課堂很快就成了基地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