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答辯會如期舉行。
地點在學校的大禮堂,對全校師生開放。
因為前幾天肖芷涵論文被偷的事情鬨得沸沸揚揚,今天來旁聽的人特彆多。
大家都想看看,這件事究竟會如何收場。
禮堂裡座無虛席,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
答辯席上,坐著五位中文係最權威的教授,其中也包括臉色有些不自然的王老師。
調查組的人,則穿著便裝,悄悄地坐在了禮堂的最後一排。
按照抽簽順序,孫菲菲排在肖芷涵的前麵。
她穿著一身嶄新的白色連衣裙,化著精致的妝,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走上了講台。
她先是向各位教授鞠了一躬,然後開始了自己的陳述。
不得不說,在王老師的指點下,她的演講稿準備得非常充分。
她引經據典,將肖芷涵的論文觀點,闡述得頭頭是道。
不明真相的同學,都被她精彩的演講吸引了,不時發出讚歎聲。
孫菲菲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她甚至挑釁地看了一眼台下的肖芷涵,眼神裡充滿了炫耀和輕蔑。
肖芷涵麵無表情地看著她,眼神平靜。
唐悅坐在她身邊,氣得直捏拳頭。
“太不要臉了!偷了你的東西,還敢這麼囂張!”
“彆急,看她能笑到什麼時候。”肖芷涵說。
孫菲菲的陳述結束了,台下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是提問環節。
這才是真正考驗實力的時候。
坐在中間的係主任,李教授,扶了扶眼鏡,率先發問。
“孫菲菲同學,你的這篇論文,選題和立意都很有新意。我想請問一下,你在做前期資料搜集的時候,是如何處理原始史料和後人研究成果之間的關係的?能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談談你的取舍標準嗎?”
這個問題,非常專業,也很有深度。
如果是真正的作者,肯定能對答如流。
但對於孫菲菲這個竊賊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考驗。
她根本沒有做過什麼資料搜集,哪裡知道什麼取舍標準。
孫菲菲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她的大腦一片空白,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我……我認為原始史料和後人研究都……都很重要要……要辯證地看。”
她的回答,空洞而乏力,連她自己都覺得心虛。
李教授的眉頭,皺了起來。
台下的議論聲,也漸漸響了起來。
“怎麼回事?她剛才不是講得挺好的嗎?怎麼一個問題都答不上來?”
“是啊,這個問題雖然難,但也不至於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吧?”
王老師見情況不妙,連忙想開口解圍。
但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另一位以嚴謹著稱的老教授,又提出了一個更尖銳的問題。
“孫同學,你在論文的第三章,引用了民國時期一位小眾作家張先生的觀點。據我所知,這位張先生的文集,目前國內隻有孤本,存放在國家圖書館的特藏室裡,需要非常繁瑣的手續才能借閱。請問你是通過什麼渠道,看到這份資料的?”
這個問題,像一把利劍,精準地刺向了孫菲菲的要害。
孫菲菲的臉,“唰”的一下,變得慘白。
她哪裡知道什麼張先生的孤本!
那段引用,是肖芷涵論文裡本來就有的!
她當時看著覺得很高深,就直接抄了過來,根本沒想過出處的問題。
“我……我是托一個親戚幫忙借閱的。”孫菲菲的聲音,已經開始發抖。
老教授說:“是嗎?那可真巧了。這位張先生,正是在下的授業恩師。他所有的手稿和文集,都是由我親自整理,並捐贈給國家圖書館的。”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那份孤本,自從入庫以來,就再也沒有被外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