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敗家駙馬爺!
“哪裡不妥?”
應景山提出了疑問,元天功沒有回答,隻是反問了一句。
“還哪裡不妥。”
邰勝一瞪大眼,冷哼道“我家二哥已經說了,趙辰手下的兵馬都在北奇北原城,隻有我們在趕往句江城。即便換上了南墨軍的衣甲,又怎麼可能騙得過沿途查問的南墨軍?一旦露餡,等著我們的唯有被重重包圍……”
“兩位將軍說的是。”
元天功微微笑著說道“隻是兩位或許沒有考慮到,趙辰雖然去了北原,作為他根基,南墨必定會做以安排。而且西境句江城兵馬一定不足,等他接到消息,再從調撥大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元天功給了解釋,原本就是來找事的應景山、邰勝相互看了一眼。
實在找不到理由辯駁,應景山說道“太子殿下有事招呼就是,我倆奉命跟隨你討伐南墨,也不會完全不遵軍令!”
應景山話中有話,他說的是不會完全不遵軍令,而不是不會不遵守軍令。
多了兩個字,意義完全不同。
元天功雖然聽出其中的含義,卻沒有當即戳破。
身為西元太子,元天功對於西元的頭號猛將,當然得有所了解。
和他們辯白太多,最終吃虧的隻是自己。
元天功與應景山、邰勝之間存在著很嚴重的配合問題,而伏英那邊則要順暢的多。
為了順利攻破南墨,墨坤也是孤注一擲,把所有猛將全都調撥給了伏英。
伏英在南國軍中,向來都有著極高的地位。
隨他出征的眾人,對他當然是言聽計從,不敢有半點僭越。
從南國趕往南墨南境,之間隻要渡過離江便可以了。
大軍快要進入南墨南境時,伏英下令讓將士們全都換上了南墨軍的衣甲。
天色漸晚,營地駐紮。
伏英把眾人召集到帥帳。
環顧將軍們,他問道“這次討伐南墨,雖然有西元大軍相互策應,可我們彼此從不同的方向行軍,一旦遭遇敵軍阻截,根本不可能及時馳援對方。”
“換句話來講,我們這次是孤軍深入,我想問諸位,你們有沒有什麼擔心的?”
“大將軍是不是擔心我們心存懼意?”
眾人都沒有吭聲,唯獨一員小將開口問了一句。
伏英當初是南墨南境大將,統領著南墨一半的兵馬。
墨坤逃到南國稱帝以後,伏英被封為大將軍,執掌南國一切軍務。
因此那員小將才這麼稱呼。
“正是!”
伏英看了那個小將一眼,隨即對眾人說道“不瞞諸位,這次出征,我們可以說是死多活少。一旦成事,趙辰所屬各地必定崩潰,陛下就能趁勢起事,重振奪回。要是失敗了,等著我們的隻有死路一條。”
“從軍打仗,早就做好了馬革裹屍的打算。”
這時,一個中年將領站起來,大聲說道“我不知道彆人怎麼想,反正我是不怕死的。等到進入南墨,我願作為先鋒在前開路。遇見敵軍,至多拚殺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