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王辰和往常一樣,帶著李牧和方向,來到了急診外科診室坐診。
剛坐下來,兜裡的手機就響了起來,王辰拿出來一看,是導師周苧打過來的。
“周老師,什麼吩咐?”接通電話,王辰笑著說道。
因為兩人年齡差距不大,周苧在王辰麵前,又從來不端著導師的架子,所以,兩人現在相處的就像朋友一樣。
周苧想說,我倒是想端著啊,可是,王辰這家夥,心外領域的手術做的比她這個導師還要溜,這還怎麼端呀?
不過好在,天才也是有短板的,比如,科研論文這一塊,王辰想到那些繁雜的數據分析,就有些犯怵。
恰巧,周苧做手術不太行,但是在寫論文,搞課題研究這方麵,卻有著出類拔萃的天賦,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國醫學會雜誌》、《y國醫學期刊》這些頂尖雜誌、期刊上都能有她的文章了。
這也正是王辰當初選擇周苧當研究生導師的原因。
而周苧自然也了解,自己在手術這方麵,肯定是沒什麼能教給王辰的了,那就隻能在科研上找回自己作為老師的顏麵了。
這不,前兩天在京都愛福醫院,見了王辰操作的胸腔鏡下冠脈搭橋手術後,周苧就準備寫一篇與此相關的論文。
隻是,寫論文需要大量的手術數據,她想到的辦法是,她和王辰,兩人分工合作。
因為她在省級醫院,又是在心外科,所以,在收集病源方麵有著很大的優勢。
於是,她想著,由她來找尋需要手術的患者,到時候請王辰來魯省醫科大附院做手術。
然後,她再負責收集數據,以及進行後續整理和分析,還有寫文章。
總而言之,在寫論文的這個過程中,王辰隻需要負責,到時候去濟泉市做手術就行了,其他的,都是由導師周苧來完成。
而且,周苧還提出,會把王辰放在第一作者的位置。
不僅如此,周苧還想,儘量幫王辰向醫院申請一部分手術經費。
當時周苧給王辰說這些事的時候,王辰就感慨道:這個導師,真是找的太對了。
畢竟,科研不僅可以促進醫生的個人成長和專業發展,還可以提高醫生的診療水平和醫療質量。
對於一個外科醫生的履曆而言,雖然手術水平很重要,但是,論文和課題同樣是最有代表性的東西。
你看看那些大佬,哪一個不是擁有多少個國自然科研成果,還有的拿到過什麼省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甚至是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等等……
彆的不說,就拿現在的院士評選來說,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已經成了門檻。
如果拿不到這個獎,即使是你再有資曆,但是也評選不上院士。
所以,對於一名醫生而言,科研成果,也是很重要的履曆。
本來,對於周苧提出來的手術經費,王辰認為自己是不應該要的,畢竟,自己要了論文第一作者的位置,做幾台手術為論文提供一些數據,也是應該的。
但是,周苧認為,讓王辰來給附院的患者做手術,不僅僅是為論文提供了數據,更重要的是把這項技術帶來了,所以,醫院拿出點兒錢也是應該的。
這時,手機裡穿出了周苧的聲音:“醫院已經批了,你以後來醫科大附院,每做一例微創冠脈搭橋手術,給你補貼一乾塊錢。雖然錢不多,但至少不是讓你既耗費時間和精力,又倒貼路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