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謝瑞安卻是親眼見過,眼前這個年輕人,可是一個小時就能完成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人,又怎麼會是愣頭青呢!
所以,謝瑞安雖然有些不能理解,但還是選擇相信了王辰。
手術開始。
謝瑞安還是擔當了主刀,王辰站在了一助的位置。
接骨,要先從大的骨頭開始接。
克氏針、髓內針、十字鋼絲先將比較粗的脛骨連接。
小腿上有兩根骨頭,一根是脛骨,另一根是腓骨。
脛骨粗,起到一個承重的作用。腓骨細,位置在脛骨後麵,起到一個輔助支撐的作用並參與踝關節構成。
謝瑞安:“換3號鑽頭。”
主治醫師:“好的主任。”
嗡…嗡……
很快,手術室裡就響起了一陣陣的電鑽聲。
有人把骨科醫生戲稱為木匠,是因為他們在工作中使用的一些特定的工具,和木匠是有些相似的,比如斧子、電鋸、電鑽等等……
他們認為,在工作中,骨科醫生的工作就是敲敲打打,修修補補,把斷了的接上,把缺損的修補,把多餘的去除,這麼一說,確實和木匠有點兒像。
手術繼續,謝瑞安在脛骨粗隆處鑽眼,為等會放置外固定架備用。
男孩的脛骨和腓骨碎成了十塊大小不一的骨塊,除去已經被洗掉的骨渣,王辰儘力將骨頭拚湊完整。
看著王辰熟練的操作,手術室裡還有跟著謝瑞安學習的規培和主治醫生,紛紛表示自愧不如。
這人看起來才多大年齡,和他們應該差不多,甚至比他們還年輕,可是,這操作手法,也太牛了吧。
他們自然也都是認識王辰的,全國青醫賽冠軍,醫院裡的風雲人物,人送外號:王妖孽。
隻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位妖孽,在他們骨科領域的實力竟然也這麼強悍。
手術台上,謝瑞安還在繼續固定脛骨和腓骨。
大骨架固定以後,再用髓內針來固定小一點的骨頭。
兩邊斷麵的骨頭已經被磨平整,方便對接。
對接完成後再用鋼絲加強固定。
在縫合肌腱和血管之前,再依次在斷麵上方、腳踝上方五厘米處的左右兩側,做好留置外固定架的螺絲。
安置外固定架和內固定鋼板都是骨外科手術方式的一種選擇。
內固定鋼板後期需要再次手術取出來,外固定架則不用。
不過選擇哪種手術方式都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來決定的,而不是想當然就上的。
這個男孩患者是粉碎性骨折,為了拚接碎骨已經用了十幾個克氏針和髓內針在裡麵。
如果再加鋼板的話,還得再向裡麵鑽螺絲,這樣的話,很容易影響到已有的固定效果。
所以用外固定架來固定整個小腿是這個患者目前最好的選擇。
脛骨、腓骨固定完成。
下一步,開始縫合肌腱。
謝瑞安停下手裡的操作,對王辰說道:“王大夫,在肌腱和血管縫合這塊,你是高手,所以,你來吧。”
既然謝主任這麼說了,王辰也就沒有推辭,拿起針和線,便開始了肌腱縫合。
肌腱縫合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套圈縫合、雙十字縫合,還有kesser縫合、bunne縫合等等。
但是,看到王辰的這個縫合方法後,謝瑞安卻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咦?這是什麼縫合法?
看著像是套圈縫合,不對,又像是kesser縫合?
謝瑞安看著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縫合方法,有些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