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把右房拉開。”
王辰手起刀落,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切開了右心房,用拉鉤將心房打開。
隨後,精準的切開房間隔。
“無損傷。”
王辰將心室的位置完全呈現在眼前。
針尖穿過,縫上兩三針就拉出,然後牽引蚊式固定。
“鑷子。”
清除房間隔附近出現凝結的血點,這些都是以後可能會造成嚴重血栓的隱患,必須當場清除。
再次放下持針鉗。
“刀。”
王辰拿起手術刀,沿著生長異狀的二尖瓣進行切除。
房室拉勾充分暴露出二尖瓣,卵圓鉗夾住,組織剪剪除部分,進行修整。
“人工瓣膜。”
這次,王辰在手術開始之前再次確定了患兒的二尖瓣缺陷程度,決定還是采用人工瓣膜。
因為缺口太大,相比較直接縫合和置換人工瓣膜來說,他寧願選擇對自己風險最低的人工瓣膜。
如果說未來還需要進行瓣膜手術的話,王辰還會繼續為孩子手術。
這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因為這種情況如果強行修補二尖瓣,後期在生長的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這孩子可能連被搶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而人工瓣膜,隻要平時注意監測,危險性還是相對比較小的,而且一般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而王辰完全是為患兒考慮,哪怕讓自己為他再進行後期的手術,也是值得的。
“開始縫合,20滑線。”
王辰的視線凝聚在修整好的二尖瓣邊緣,開始進行雙反針連續縫合。
“趙主任,剪線。”
“哎!好的。”趙主任立即回應道。
繼續縫合。
“瓣膜縫合線。”
……
這是在和死神搶時間,體外循環雖然可以暫時保證患兒的生命體征。
但孩子的心臟不同於成人心臟,承受能力很弱,缺血時間越長,危險越高,停搏液也不能完全保證心臟的不壞死。
所以這個時間還是儘量的剪短,而且,還不能出錯。
再加上麻醉的微調,稍有不慎也會造成患兒的死亡。
這也是孟現立等這些大佬們不敢下手的原因,從離斷開始就意味著風險呈幾何倍數上升。
所以說,這不僅僅是手術能力的問題。
5分鐘後,一助的孟現立和二助的趙主任,此時也緊張的不行,這可是最重要的步驟。
“直角鉗。”
又過了10分鐘,縫合完成。
王辰扔下持針鉗,
開始試瓣,反複注水試驗測試瓣膜活動及對合情況。
沒有二尖瓣反流情況。
完美!試瓣完成,沒有問題。
看到這,旁邊的孟現立和趙主任大氣都不敢出了,眼中儘是震驚。
這也太快了!
尤其是這手法,還有剛剛下針位置的選擇,都是無懈可擊的。
孟教授和趙主任,兩人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可是一直帶著放大鏡的,而王辰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裸眼操作。
為此,所有人再次震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