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日複一日,一天天過去。
轉眼間,王辰和白薇來到京都已經三個多月。
白薇的肚子也漸漸的突顯起來。
王辰在京都協合醫院的名氣,也是如日中天。
現在,幾乎協合醫院的人都知道了,在急診,有一個進修醫生,名叫王辰,其實力簡直逆天。
更逆天的是,他還是一個多學科都擅長的天才。
這樣的傳奇人物,不僅是協合的,甚至連京都其他醫院的醫生,也聽說了這麼一號人物。
這日,京都大學附屬醫院。
神經外科,醫生辦公室裡。
科裡所有的醫生都坐在這裡,大主任楊禹州正在主持科裡的病例討論。
討論的內容是,關於西羅莫司顱內藥物球囊用於治療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手術。
這不是新術式,之前就有人做過了。
隻是,他們今天討論的重點是,這個病人的病情複雜,手術難度比較大。
先說使用西羅莫司藥物球囊治療腦梗塞,效果還是比較可觀的,它可以有效減少支架植入,同時降低狹窄的複發率先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
再說這次手術的患者,張誌成,男,55歲,五個月前曾經因為“運動性失語”入院。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查體及輔助檢查,診斷為“腦梗死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
患者右側大腦中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狹窄約百分之九十,如此嚴重的狹窄給手術製造了很大的難度。
傳統的顱內介入手術很難成功,比較適合做西羅莫司藥物球囊導管手術。
“患者顱內血管情況很複雜,而且一部分顱內血管隨時破裂。最重要的是顱內血壓很高,我們這一次手術的危險係數和難度係數都是非常高。”楊禹州看著在坐的眾人說道。
患者左側大腦中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手術的目的就是要把西羅莫司藥物球囊通過血管運送到病變處,然後放置到那裡。
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支架植入,同時降低了狹窄的複發率。
說起來很簡單,想要把囊球安全的送到病變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走錯一條血管,就失敗了。
“你們誰願意請戰?”楊禹州對著眾人問道。
一群人,有老有少,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生以及住院醫們,卻沒有一個人應聲。
年輕的主治和住院醫們直接不考慮,這種手術,也不是他們該考慮的。
這些副高和正高級彆的專家們,此時一個個心裡麵也都是沒有太大把握,所以沒有人敢拿患者的生命開玩笑。
“楊主任,要不,我們請外援吧?”一個副主任醫師建議道。
“外援?你們誰認識這方麵的高手?”
楊禹州雙眼一亮,這不失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隻是,整個京都,甚至說整個華夏,在這個領域,實力能勝過他楊禹州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上滬市有個老周,京都嘛,除了協合的鄭東山,其他的好像也沒有了,至於京大一院、三院的那幾個,和他基本上都是不分伯仲的。
“京都,也隻有問問鄭東山教授了,看他有沒有把握?”另一個副主任醫師說道。
他們也都清楚,能勝過眼前這位楊主任的,也就是協合的鄭東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