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惡聲的都是齊地儒生,按理說此時齊秦還是盟邦,他們不該仇視秦軍。
可是一來,此地景象實在是太慘了些,二來他們不是短視的齊國君臣,癡心妄想著能與秦國一直和睦相處下去。
齊國因丞相後勝親秦,左右了外甥齊王建的思想,致命中原大交兵之時,獨齊國置身事外,沒有刀兵之禍,東海之濱成了少有的人間樂土。
受兵災影響,大量交戰處的百姓商人外逃,投奔齊國,反而使齊地產生了戰時的畸形繁榮。
國勢大好,這更堅定了齊王與齊相不交惡於秦的外資策略。
而且從曆史情仇來看,昔者五國伐齊,差點就將齊國徹底從諸侯的行列掃地出門,仇讎已深,齊與五國也不具備合作的基礎。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句話雖然還沒有流傳開來,但桑海治學的儒家正親身踐行之。
諸子百家向來有遊學之風,孔子、墨子也曾周遊列國,增長學識,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裡路的思想深入人心。
而在此時,作為天下間最熱鬨的地方,各國各地士子不免就將遊學之所選在了秦魏戰場不遠的地方,從而也親眼目睹了大梁城像一座孤島漂浮在水麵上,隨時都有可能崩塌。
“走,大梁已身陷絕地,秦魏交兵再無懸念,我們還是早點回農家安排布置將來的事情吧。”
俠魁已經為了田曠深入潛伏羅網,能真正搏取羅網信任而舍身取義,但在農家上下眼裡,都隻當俠魁暫時失蹤了,就像墨家下落不明的六指黑俠一樣。
作為俠魁缺席時的農家第一人,田猛極為關注這場戰爭的走向,等親眼見到大梁城外濁浪濤濤,魏人麵如土色,終於排除了心底的妄想。
秦人暴虐如斯,強大如斯,青龍計劃勢在必行!
“大梁北角城牆塌了!”
包圍圈外的斥侯秦軍發一聲喊,吸引了周圍所有人的注意。
等核實後,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中軍主帳內的王賁等人聞聲而來。
“轟”
城牆一角的崩塌像是起了連鎖反應,帶起了整段城牆的垮塌,大段城牆紛紛矮了下去,倒在沼澤地裡。
“浸泡了三個月,城池終於破了!”
李信抬眼望去,由衷感歎。
河水衝擊浸泡了近三個月,固若金湯的大梁終於支撐不住了,牆身被撒開了一道大大的口子,魏人再無險可依。
為了持續圍城,王賁等人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任由燕丹率兵掃蕩了趙魏之間的秦地,好在水漫大梁,燕軍不敢陷入這片黃泛區。
城內一片死寂,連哭號聲都沒有了。
圍城這麼長時間,魏人的生氣早被磨沒了。
“大王萬歲!”
“秦國萬勝!”
秦軍歡呼起來,因為城門洞開時,魏國宗族手捧先祖牌位,跪伏於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