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風雲再動,乾戈複起_天行之逆韓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行之逆韓 > 第五十九章 風雲再動,乾戈複起

第五十九章 風雲再動,乾戈複起(2 / 2)

“分潤一郡之地於燕國,則大有不同。”

“燕國可於邊境陸路防範抵禦秦人的勞師遠征,齊國則專心防守海上,避免了顧此失彼的情形發生。”

“陸路、海路,對於秦國來說,都對後勤有著莫大的需求,其攻勢難以長久,齊、燕各個分管一路,應付秦師孤軍綽綽有餘。”

裡長城的聯合作戰矛盾重重,給了燕丹很大的警醒。

內部傾軋不斷的聯合軍還不如分路馭使更加具備戰鬥力。

“再說了,燕丹在三郡早有內應外合的布置,三郡地形駐防圖冊也握在手中,與我聯合,有益無害。”

那批蜂擁湧至漢城的墨家弟子,韓經不是不知道裡麵摻了沙子。

但他認為自己有副好牙口,能連同沙子一塊消化吸收了。

況且,隻要燕丹一死,這些人就沒有了主心骨,隻能一輩子潛在漢城發光發熱。

為了掩飾身份,充分贏得漢城方麵的信任,這些人往往工作得更努力,有意賣弄下使出的絕活、出的成果要比其他人更多。

後勝的表情是愉悅的,仿佛一直以來籠罩在頭頂的秦國黑雲散了開來。

錯估形勢,為門客為蔽,致命齊國社稷危如累卵,一直以來,他是十分愧疚的,此時,經過與燕丹的一番攀談,心底對齊王的那份歉疚也淡了幾分。

韓經對眼前的狗血劇嗤之以鼻,燕丹的進步不過如此。

昔日規劃構建裡長城也是這般大言鑿鑿,結果整個防線跟紙糊的一樣。

更何況,這一切都要在齊國輕鬆順利拿下漢城的前提下,漢城防禦可不是紙糊的。

現在韓經在考慮的是,到底要將齊國打得幾分痛。

最終齊國向秦舉旗投降是必然的,隻是此時在海上過度消耗了齊國的力量,一則與齊人結怨太深不說,將來齊地反秦也就少了許多聲浪。

而且這也會過度暴露漢城的底蘊實力,鹹陽方麵對此會作何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近日裡,天下局勢將會有新的變化,齊國大可拭目以待。”

燕丹言及天下局勢的變化,後勝自是半信半疑。

他假死脫身,串聯了這麼久,自然是要有一番動作的。

“誰!”

“出來!”

正當韓經倚在枝杈上思來想去的時候,書房內發出一聲斷喝。

喝聲出自燕丹,緊接著簷角與牆外就有數道身形電射而出。

一個矮胖的身形罩在黑衣之類,如同一個充滿氣的氣球,飄過院牆。

這個體態身形,韓經是再熟悉不過,不是下午剛拜彆的朱家更是何人。

這幾個追出去的相府護衛,實力不俗,韓經怕朱家吃虧,掰碎腰間玉佩,暗中以發飛蝗石的手法擊出。

隻聽“哎喲”幾聲,有人跌落於地,追有前麵的也連忙轉身來看。

驚疑不定的一乾人就此失去了追蹤朱家的機會,轉過身來再朝著院內搜索,空蕩蕩的樹上哪裡還有韓經的蹤影。

第二天一大早,韓經於住處收到了朱家派遣農家弟子送來的情報。

送信的弟子名為朱季,亦是朱家的義子之一,在田仲叛離之後朱家就將他親近任用起來。

信件裡簡單介紹了銅麵人的身份以及對方與後勝的一些交談內容。

雖然韓經與他是在同一時間知曉這些的,還是打心底抱以感謝,朱家果然是重義之人。

“朱堂主是如何知曉齊相的機密?”

朱家可沒有韓經那般深厚的功力,即使他靠得更近,也沒理由能聽得這麼詳細。

這也是韓經極為好奇的地方。

“義父有一門絕技,能識唇語。”

“此番是義父親自夜探相府所得,勝在其間守衛不是很森嚴,這才能全身而返。”

朱季是朱家心腹,前因後果自然是了然於胸,說不定街頭接應之人就是他呢。

能識唇語者,漢城之內也有不良人精於此道。

齊國在動員準備,得到韓經示下的漢城也緊鑼密鼓的應對起來。

此次海上作戰,正好能檢驗羅津港海軍的戰力,順便還能撈起一些落水齊卒服務於漢城基建。

如果鹹陽最終還是要親征漢城,遼東走廊的長度限製了秦軍的發揮,將來唯一可慮者就是海上防線。

一旦眾多秦軍隨著蜃樓泛海而來,羅津海軍是否能拒敵於海上就是關鍵之處。

這邊戰爭陰雲乍起,秦楚之間也絲毫沒有停歇。

就在秋糧入庫之後的幾天裡,秦國驛傳分外忙碌。

秦王再次大點兵,以李信為將,蒙恬共之,兵分兩路,將二十萬精銳之士直撲郢都而來。

原本秦王政傾向於老將王翦領兵,但是在昌平君的一番剖析之下,將此重擔交付與新生代將門李信與蒙恬。

昌平君說服秦王的理由很簡單,王氏將門滅國毀城無數,已經是一門三侯爵,再立下滅楚大功,將賞無可賞,難免重蹈武安君故事。

而王翦老成於謀,也深知此時王氏處於風雲際會的三叉口,直言無六十萬大軍,無以全儘滅楚之功。

六十萬大軍,又是傾儘國力毫無保留的一戰,這與李信所闡述的二十萬精銳速攻滅楚的略成本上不以道理計。

更多的是嬴政出於政治平衡的考慮,有意擢拔李氏、蒙氏,分擔王氏在軍中的影響力,這也有著保全有功宿將的一份仁心。

王家娶的多是秦國公主,早已與王室同氣連枝,密不可分,秦王也想王家能落下個好下場。

因為昌平君的謀國之言,加上自身的一力陳請,他也得到了負責此戰後勤轉運的職務。

等到伐楚功成,論功行賞,昌平君的地位將更見穩固。

楚國方麵則是以項燕為上將軍,全權節製全國之軍,奮起抗秦。

相比於秦楚之間集結起的近百萬大軍,齊地拚湊出的十萬健卒渡海攻伐僻遠的漢城三郡似乎就顯得不值一提。

其實韓經自己也沒當回事,他的眼光早被秦楚大戰牢牢吸引了。

秦國放棄沉穩深謀的王翦,選用積極少壯的李信、蒙恬為將,昌平君又是負責糧草的關鍵先生,再聯想到曆史上此戰的結局,這一係列要說與燕丹的串聯沒有關係,韓經怎麼也不能相信。

“嬴政合該遭此重挫,隻希望他經此一事,能調整窮兵黷武的國策。”

韓經是真心如此祝願的,不過秦王能領幾分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齊軍先鋒是姬一虎,這回還真是冤家路窄”


最新小说: 攬腰!失控!清冷大佬親到紅溫 這遊戲也太逆天了 兩眼一睜就是殺,都重生了磨嘰啥 我才不想高攀你 夜色荒誕 相錯亦是緣 女帝送我去和親?百萬大軍踏皇城! 銜珠 大夢萬古,我的修煉變質了 全民大航海:我是最強航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