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現在如何?”
皇帝背轉過身,沒有給予李斯答複,反而問起另一個兒子的情況。
李斯心下一突,“十八世子天命所佑,未傷及要害,在太醫的調理下,現已無大礙。”
趙高不止一次在李斯麵前為胡亥張目,李斯在心底是秉承中立的。
但帝國是皇帝的帝國,也是李斯這些大秦奠基人的帝國,身為帝國丞相,皇帝之下的佐貳,李斯有著自己的盤算。
扶蘇仁懦,受昌平君影響極深,如果登上大位,難保不會更轍始皇帝國策,重現分封之舊事,這乃是動搖大秦立命之基。
而胡亥聰明伶俐,又是最幼的一位皇子,不比扶蘇的主見,他的可塑性更強。
胡亥即位,丞相權柄更甚,李斯相信自己能夠一如既往,秉承始皇帝既定之策,輔佐新帝帶領大秦在正確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君權、相權,此消彼長,輔政之人行主政之實,實乃人臣最快意之事。
另一方麵,始皇帝久不立儲的這種態度,也是李斯萌生千般心念的主要源頭之一,當然,他所有的念頭相法都在忠於始皇帝陛下、忠於大秦的框架之內。
皇帝接下來的話又將李斯的思緒拉了回來,“其他人都中毒而倒,他為何沒事?”
“據十八世子本人說,事發之時恰逢腸胃不適,因此並未真的飲下渭河之水。”
“原本隻是小孩子淘氣沒有規矩,沒想到卻因此救了陛下,可真是天佑吾皇!”
李斯的話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話一出口,他自己也有所覺。
“李斯,這番話可是你的真心話?”
皇帝並未回身,隻是斜乜眼神,李斯心跳加快,不敢抬頭直視,忙再次俯身。
“回陛下,臣”
“此天子家事,臣不敢多言。”
屏息良久,方才聽到空靈徹遠的聖上綸音。
“讓扶蘇來見朕。”
李斯小步倒退出殿,星昏月暗,涼風陣陣,李斯這才驚覺,背後早已布滿了細密的毛汗。
他是如蒙大赦,提起的心暫時可以放下了,可扶蘇卻在殿內要經受一番烈火與寒冰的煎熬。
父皇灼灼的眼神是烈火,自己的心則是如墜冰窟。
那是怎麼的一雙眼神,遠非自己進殿之前所想的盛怒,而是一種悲哀與失望並存的特殊神色
“父皇,兒臣是清白的。”
“這一切都是有小人暗中挑撥,意圖加害兒臣,離間父子親情。”
說完,扶蘇就扒扶於階下。
皇帝似乎對扶蘇剛入殿就急著辯解有所不滿,眼眉一挑,“你認為是有人從中挑唆”
不等扶蘇回答,他又繼續道“如今墨家已滅,儒家尚存,不得不察。”
墨家機關城已毀,失去了根本之地的墨家在始皇帝的眼中已經是昨日黃花了,而扶蘇自桑海回來卻為屢屢為儒家正言,大有褒獎讚賞之意。
眼神眯了眯,皇帝最終還是沒有提及農家,畢竟農家情況特殊,與扶蘇有著若隱若現的聯係。
話鋒一轉,“你認為羅網如何?”
“兒臣以為,羅網乃帝國凶器,殺性甚重,與當初的安撫懷柔之意相悖”
“凶器,頭懸利劍,也許會讓他們更清醒些。”
轉過身來,深深看了跪伏於地的長子一眼,
“儒念是否能在桑海之濱,居天下儒宗之名,恐怕隻在一線之間。”
殿外有驚雷炸響,殿內扶蘇的心底也是雷聲滾滾,震動迭起。
“你說你無罪,嗬”
皇帝隻覺眼前的這個兒子仿佛不是出身帝王家,雍容氣度是有了,但偏偏缺乏一顆王者之心。
“當初白起也曾問過昭襄王,先王回道‘朕知道你沒有謀反,但是你有造反的能力,這就是你的罪。’”
“你是朕的長子,這樣的罪,從你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已經背負在身上了。”
權力是毒藥,容器出現裂縫,毒藥就會擴散,被波及的受害者是沒有資格成為朕的繼承人的。
此時的皇帝腦海中閃過了幼子胡亥的身影,自己最喜愛的這個兒子沒有中渭河之水的毒藥,但恐怕已經沾染上了權力之毒。
至於他是施毒者,還是受害人,重要麼
“朕早知有人要在春日大祭謀刺,卻仍要你來擔當祭禮主持,你可知為何?”
“兒臣不知”
扶蘇這下是真的惶恐無地了。
“隻為證實那個說你要在祭典上謀反的流言究竟是真還是假。”
“父皇,”
扶蘇急急問道“可曾證實?”
“朕想要證實的事情已經很明顯了。”
“扶蘇,你終究是讓朕失望了。”
你不像我,朕從未懷疑過你會弑君謀反,但為什麼從心底反而有一絲祈盼,希望你真的能有此決斷
皇帝背過的身形雖然近在咫尺,但這一切,扶蘇隻覺父子兩人之間如隔天塹
扶蘇走了,離開了鹹陽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
處罰的結果是流放,責令戴罪立功,與蒙恬戍衛北疆攻滅北胡。
蒙恬因開拓西域之功,已經官至內史,與此同時,因秦帝國在西域的如荼攻勢,更西麵的月氏人聯合烏孫等各部開始抵禦大秦西進。
而頭曼經過長時間的蟄伏養息,兼並了北麵無數中小部族,匈奴狼族複振。
頭曼的太子冒頓質押在月氏,狼族與月氏有合流之勢,北疆軍團的周圍橫亙起一道包圍網。
與流放扶蘇一同頒詔天下的,還有傾大秦官方在野勢力捉拿犯上的銀麵人。
據小道流傳,深居簡出的陰陽家首領東皇太一這次也將出動,為的就是能將銀麵人一舉成擒。
後一條消息與流放扶蘇相比,隻在江湖上攪起了一陣微瀾。
長公子扶蘇被貶出鹹陽,堪稱石破天驚,掀起的驚濤駭浪自鹹陽朝著天下萬方席卷而來。
各方各人對此動態不一。
鹹陽之內,李斯等人閉門不出,不與外界交通。
北疆的蒙恬連夜執筆書信一封快馬遞送在都中為上卿的弟弟蒙毅。
申生、重耳之事,未可儘知,陛下之心,深若淵海,仆臣不敢揣測,唯奉聖命謹行慎斷。
有人曾看見,小聖賢莊的當家人伏念先生臨河靜默達旦,隨後閉關不出
趙高不在中車府,最近皇帝陛下一反常態,開始遣人催促緝拿銀麵人的進度。
加上六劍奴折損,趙高也有些坐不住,因此,親率羅網之眾,傾巢而出。
一襲小轎,前呼後擁,遮蔽甚廣,趙高少有的如此高調張揚。
“一切就像這些年我為陛下駕車一樣,馬車一旦起步,就將一直跑下去”
轎內一隻信鴿飛起,轉瞬消失在天際。
而被帝國更加重視起來的韓經,卻在此時踏入了蘭亭軒榭。
蒸氣繚繞,波光粼粼,更有美好的事物映照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