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查乾湖采訪回來的王小冰,又來到了東營,剪彩儀式後,她向東營分公司經理王競爭進行了采訪。
“王經理你好,請問這個海水淡化工廠,每年可以向東營供應多少純淨水”
王競爭微笑著回道“目前我們是每日供應34萬立方,預計每年1億立方純淨水。”
王小冰轉過身來,盯著鏡頭說道“據相關數據顯示,東營市去年供水量為9200萬立方,而曾經在1999年時,年供水達到峰值的259億立方,海水淡化工廠的投產,或將徹底改善東營地區的用水問題,也會增強工業農業的活力。”
鏡頭一轉,又她接著問道
“王經理,貴公司未來是否會擴大海水淡化工廠的規模”
王競爭帶著采訪人員,來到了工廠的沙盤邊,這個沙盤是魯省的地形。
“未來我們公司,將擴大在東營、島城、日照的淡化廠規模,並逐步建設輸水管道。”
在沙盤上,從東營的老黃河口起,分成兩條輸水線路,分彆是
東營南線東營老黃河口東營城區濱州博興淄博桓台淄博城區淄川區博山區。
東營北線東營老黃河口濱州沽化區濱州城區泉城商河德州臨邑德州禹城聊城高唐聊城城區台前豫省菏澤鄆城菏澤城區。
而島城的海水淡化廠自給自足外,還供應廊坊的高密,另外威海、煙台兩地,則準備合建一個海水淡化廠。
廊坊同樣建一個海水淡化廠,除了供應本地之外,還並入東營南線,減少東營海水淡化工廠的供水壓力。
日照廠這邊,則建立日照線,沿途經過日照嵐山區臨沂莒南臨沂城區臨沂蘭陵棗莊市中區棗莊城區。
另外還大量的支線和儲備水庫。
看到這個宏偉計劃,一眾記者也非常震撼。
“我們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整個魯省的淡化水供應量,提升到每年100億立方。”
“請問這麼龐大的投資,是否會給貴公司的財務帶來壓力”魯省電視台的記者,略帶擔憂的問道。
王競爭微笑著回道“壓力是有一些,我們和魯省水務總公司,已經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90的盈利,投入到建設管網中。”
其實對於燧人公司的輸水管道計劃,魯省方麵非常重視,甚至成立了專項小組,配合沿途征地和線路規劃,還給了不在少數的補貼額度。
因為這些輸水管道和淡化廠,對於魯省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作為北方工農業強省,儘管魯省是兩麵臨海,年降水量也有600800毫米。
問題是工農業消耗的水,也同樣不在少數,工農業汙染問題,導致魯省水質非常差。
另外就是人口數量龐大,導致人均供水量,甚至要低於西北的某些地區人口少,所以人均高。
隨著魯省電視台、國家新聞陸續的報道,看著那白花花的淡化水,從工廠源源不斷的流出。
對於華北各地而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也是難以想象的。
這些傳統的工業區、農業區,陷入了發展的瓶頸中,正在尋求突破口,之前魯省的水務改革,就讓他們產生了一絲想法。
現在他們就更加迫切起來了,特彆是擁有沿海地區的冀省,以及靠近海邊都北平、津市,都在盤算著。
而處於內陸的豫省、晉省,目前則比較尷尬。,,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