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群英傳之南朝一帝!
建康城內,皇宮之中,一人身長七尺,皮膚微玄,鳳眼濃眉,器宇不凡,其詩興大發,正於禦書房內揮毫潑墨。諸位看官且道此人是誰?那人不是彆人,正是司馬道子的同母兄——晉孝武帝司馬曜是也!
這年司馬曜年方十九,僅僅隻比劉裕大一歲而已,然而卻是九五之尊,一國之君,其好丹墨,精玄理,自小便是聰慧無比,甚得時人所稱讚。
相傳升平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司馬昱求嗣之時,有四位真人降誥,其中紫薇夫人所作之誥乃是
“靈草蔭玄方,
仰感旋曜精。
洗洗繁茂萌,
重德必克昌。”
其母李陵容懷其胎之時,常夢雙龍枕膝,日月入懷,後來果然生了司馬曜與司馬道子兩兄弟及鄱陽長公主。
且民間亦有傳聞,李陵榮分娩前夕,又夢見一神仙,眇一目,跛一足,對其言道“汝生男,當以昌明為字。”及至其分娩之時,東方已明,便以昌明為字。
在此之前,司馬昱曾聞一讖“晉氏阼儘於昌明。”司馬曜誕育之時,天剛微亮,故而家仆沒有將司馬曜字昌明一事告訴司馬昱,等到司馬昱醒來,問司馬曜是何字時,家人才將其字告訴於他。司馬昱聽罷,痛哭流涕道“晉氏阼儘於昌明,不意我家昌明便出矣!”
待到簡文帝司馬昱駕崩之後,司馬曜十一歲便承繼大統,群臣整日哀嚎,痛哭流涕,然司馬曜直至晚上亦不哭臨,左右言道“按祖宗舊例,陛下理應哭臨。”司馬曜答道“哀至則哭,何常之有?”眾官皆以為異。
及其年齒稍長,正值嚴冬,司馬曜晝日不著複衣,乃以單衫幾件覆體,至夜則身蓋數重被褥。謝安因勸諫道“聖體宜令有常。陛下晝過冷,夜過熱,恐非攝養之術。”司馬曜則回答道“晝動夜靜,故如此耳!”及謝安出,歎道“聖上年幼,卻精通玄理,將來成就不在先帝之下啊!”是以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讚司馬曜曰“夙慧”。其聰明,大抵如此。
且說那司馬曜正在禦書房舞文弄墨之時,忽有一內侍趨步伏於階下,說道“陛下,琅琊王有奏疏至此。”
“哦?快快呈上來。”司馬曜把毛筆放好,方才的詩已然一氣嗬成
雀躍鐵窗外,人囚華室中。
三餐味淡淡,四季太匆匆。
行動不由己,言語難抒胸。
可有雲開日,助我出此籠?
內侍趕忙將司馬道子的奏疏放在禦案之上。
“對了,這奏疏是琅琊王親自交與你手的嗎?”司馬曜問道。
“稟陛下,是中書府轉遞過來的。”內侍答道。
“知道了,你且下去。”司馬曜眉頭一皺。
“諾!”
“對了,傳朕口諭,喚王侍郎進宮,命其徑來禦書房便可。”司馬曜不知想到了什麼,又對內侍說道。
“謹遵陛下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