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相縫!
昭慧皇後,羅晞未曾見過,卻很熟悉,她的故事可是茶館中所有說書先生最愛說的催淚話本。
這位昭慧皇後出身江南的世家大族廬陵鄭氏,美容儀,擅隸書,工文繡,曉音律,少有賢名。
隻是命格太硬,接連定了幾門親事,未及過門便克死了未婚夫婿,故此一直蹉跎到雙十年華。
那時候,一統北方的燕武帝躊躇滿誌意欲揮鞭南下,南梁前線戰火焦灼,熱血男兒紛紛棄筆從戎趕赴戰場報國建功。
當今的楚帝也在其列,還是個無名小輩的楚帝領兵路過廬陵,恰巧遇見在街上接濟災民的昭慧皇後,當即驚為天人登門求親。
此時昭慧皇後已然是父母的一塊心病,有人來提親二老大喜過望,見是個寒門武夫又有些猶豫,便問女兒的心意。
誰料昭慧皇後聽聞此事竟不顧禮法親去見了楚帝一麵,回來後便欣然應允。
成親之後,二人果然琴瑟和鳴,楚帝在前線征戰大破燕軍,封侯拜將,威望日盛。
昭慧皇後在後方散儘嫁妝為其招攬賢士,籌措糧草,收買人心。世人皆雲,南楚得以開國,昭慧皇後至少有三分功勞。
楚帝大敗燕軍使得一代雄主燕武帝鬱鬱而終,卻怎料梁帝生了鳥儘弓藏之心。
要說那梁帝也是自不量力,此時楚帝羽翼已豐,哪裡還是他能奈何得了的?
隻是他雖對付不了楚帝,卻於亂軍之中抓到了身在後方的昭慧皇後,楚帝攻國都金陵之時,梁帝著人將昭慧皇後按於高牆之上,逼其退兵。
說書先生說,當日,楚帝瞄準昭慧皇後的箭已上弦,終又垂下了弓弩,正所謂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叫人斷腸。
卻說那昭慧皇後在城樓上望見這一幕,落了兩行淚,大喊一句“你錯了!”便拚命掙脫敵手,縱身躍下城樓,一代傳奇女子就此香消玉殞。
佳人決絕一跳成為帝王心中永遠的傷痕。金陵城破之後,楚帝屠儘南梁皇族,不顧眾人勸阻執意拆了城樓,用殘磚碎瓦在宮中修建了一座可以瞭望愛妻長眠之地的望陵台。
隻是望陵台雖然修好了,楚帝卻再也不忍登台望陵。
說書先生說這位昭慧皇後繡藝巧奪天工,一麵雙麵刺繡雲錦屏風曾為前線的將士們換回百擔糧草。
羅晞瞅了瞅自家阿爺藏於衣袍下中衣袖口處隱約可見的雜亂針腳,撇了撇嘴。
那是阿娘學了針線後阿爺獨得的一份“寵愛”。
阿爺不著戎裝時總喜負手而立,外人皆要讚一句“風儀清雅”,在她和阿姐看來不過是羞於以袖示人。
還有一位說書先生說昭慧皇後雅好讀書,經史子集兵法謀略無不涉獵,有“女中諸葛”之稱。
她阿娘麼,倒是也好讀書,羅晞想到阿娘愛讀的滿滿一架話本子,長籲了一口氣。
羅晞覺得,若是說書先生的故事確鑿,她娘絕不會是昭慧皇後的女兒。
那麼,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她不是阿娘的女兒。
羅晞抬頭瞄了眼自家阿爺,羅淳立刻瞪了回去“你不是和板子很熟悉麼,又不是第一次挨打,長籲短歎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