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為力_朕真的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為力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為力(1 / 2)

權盛者摧,功高者隳,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所以楊博在看到事不可為後,立刻選擇了急流勇退,能急流勇退已經是一種幸運了。

按常理而言,張居正也躲不過這個循環,但是皇帝的支持,讓張居正、戚繼光脫離了這種循環,成為了曆史長河裡,任時光和歲月衝刷都無法磨滅的磐石,這已經不是期許,而是現實了。

如果陛下真的要對張居正反攻倒算,之前張居正生病就是最好的時機。

陛下不是神,能庇佑的人數極為有限,王崇古很羨慕張居正,也很想成為張居正,所以拿出了《臃腫四疾疏》,來抑製官場根深蒂固的臃腫。

密疏這種手段,專治官場各種頑疾,不僅僅是臃腫,當然相比較考成法這種正大光明的進攻,密疏顯得陰暗的多。

萬曆元年的時候出過一個案子,就是南京光祿寺卿兼任應天府府尹的顧章誌,貪墨河道疏浚銀三十六萬兩,在這個案子中,顧章誌征三十四營力夫十萬兩千人,疏浚江南段運河,四十八萬銀,隻發了十二萬。

“那要不留下?臣抽空修訂一下。”朱載堉一想到自己之前從陛下這裡拿走了一百萬銀,就覺得應該做點什麼。

本來到了這一步,事情不會鬨到文華殿上,師爺侄子的同鄉趙丁健,想方設法把錢還了就是。

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為皆為正義。

“留步留步,皇叔,每天要曬半個時辰的太陽,活動活動身體,這是皇叔答應朕的,可千萬不能忘了,緹騎會提醒皇叔的,不必送了,朕回宮去了。”朱翊鈞讓朱載堉不必送了,臨走的時候,提醒朱載堉要注意身體健康。

朱翊鈞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說道:“河南田畝清丈問題,不僅僅是宗藩的問題,朕可以下旨在西山營造十王府,甚至是十王城,遷天下諸藩入京,那麼,把藩王遷回京師後,就能保證河南、各地藩王府的清丈有序進行了嗎?”

但征召這些力夫的鄉賢縉紳、衙役、經紀買辦,成了最後的負責人。

墊付了勞役每日兩升米的則是這些個鄉賢縉紳、衙役、經紀買辦,而後這些撲買了朝廷疏浚的人,再問南京衙門要銀子。

在考成法實施前,即便是鬨到了文華殿上,也隻需要趙丁健為整件事負責就行了。

“厲害。”朱翊鈞由衷的說道,他根本不期許會獲得結果,但朱載堉好像越來越接近答案了。

“陛下,不是說找德王商量下,勸鄭王入京的事兒嗎?”馮保低聲問道。

順天府的人丁分為了城坊、城廂、鄉野,在九門之外的民舍草市,屬於城廂,這就是分界嶺,裡麵是城坊,再往外就是鄉野,而對於丁口的普查,也是登記造冊,新的黃冊出現在了朱翊鈞的桌上。

朱翊鈞在密匣裡給各大巡撫總督挨個寫了一封信,通過九龍驛傳的塘報,發往了各地。

“朕也想清靜些,但是清靜不了啊,河南清丈不搞好,大明剩下地方就會有樣學樣,再難再久也要做。”朱翊鈞坐直了身子,還是沒有認同馮保的想法,和稀泥當然簡單,遇到了重大阻力和困難,暫時停下腳步,也不是不行。

朱載堉理所當然的說道:“這不是一目了然的嗎?很容易得到啊。”

這個案子,鄉賢縉紳們告趙丁健欠錢不還,順天府衙門判了趙丁健限期還錢。

大明皇帝日理萬機,禮部收到禦書房下章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反對,藩王建藩,可是祖宗成法,雖然建藩已經弊大於利,甚至說是百害而無一利了,但這可是對著洪武年間的祖宗成法開刀,這等同於皇帝在自掘墳墓。

“之前計算密率,都是需要用割圓法,我在想能不能整理成一個公式出來,更加便於計算,我去年的確弄出了一個公式來,但是需要計算二十萬次,才能達到小數點後六位,甚至不如割圓法方便,今天,我終於整理出來新的公式!”

“什麼成了?”朱翊鈞好奇的問道。

多爾袞剛在山海關打敗了李自成入關後,下旨:至朱姓各王歸順者,亦不奪其王爵,故明勳戚贍田己業俱準照舊,乃朝廷特恩,不許官吏侵漁、土豪占種,各勳衛官舍亦須仰體,毋得滋事擾民。

十四萬人的賣身契銷毀,不是一個小事,為了順利執行,王一鶚請求禮部製定了儀程,並且邀請陛下親自觀禮。

朱翊鈞在操閱軍馬結束之後,坐著大駕玉輅,車駕沒進通和宮,而是拐進了皇家格物院,皇家格物院的藏經閣的第一層,是鄭王世子、德王朱載堉的書房。

王崇古在用考成法,太好用了!

這就是河南清丈還田的世紀難題。

削藩已經搞出了一次靖難之戰,這滅藩,會是何等可怕的政令?

朱載堉相繼用了三種辦法,來訴說他的成果,割圓法、舊公式和新公式,新公式簡單明了,甚至需要更多的精確度時,可以繼續展開,和割圓法進行印證,結果是相同。

一直清丈不設限期等於不清丈。

萬士和認慫了,他入宮麵呈陛下後,勸諫了皇帝暫緩此議,等戚帥回京之後,再論不遲。

密率就是圓周率,而朒數和盈數,就是3.14159267之間。

給朱載堉的父親鄭王寫信,讓鄭王做個表率,帶著鄭王藩入京來,這件事很難做,因為鄭王藩不是鄭王府一家,那麼多的郡王,都需要仔細商量,這是大事。

朱載堉的每一秒鐘對他而言,對大明而言都非常的寶貴,亂七八糟的事兒,擋在格物院門外就好。

那是皇帝自己的問題。

彆說河南地方有司了,張居正都不敢妄動,朱翊鈞看了都頭疼,連韃清看了都得撓頭。

這個要銀子的過程並不順利,民告官那本身就是困難重重,墊付了勞動報酬的鄉賢縉紳們,委托了一個狀師,告了師爺的同鄉趙丁健,不敢告官,隻能找這個趙丁健了。

馮保知道河南清丈的複雜性,才低聲說道:“就這樣吧,也不是說河南不清丈,就一直清丈就是。”

田文鏡作為河南山東總督,作為雍正心腹大臣,在河南地麵推行攤丁入畝,地籍官司打的田文鏡焦頭爛額,因為到了雍正年間,河南地麵的田畝,仍然沒有厘清地籍。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這還隻是厘清地籍,後麵還有一座怎麼看都無法翻越的還田。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朱載堉這才注意到,房間裡多了三個人,皇帝、馮保、趙夢祐,書房極為淩亂,這地上的紙也不知道有用沒用,三個人都隻能小心翼翼的避開。

這是重新樹立朝廷信譽的關鍵,如果朝廷在萬曆維新中,說到做到,朝廷的信譽就可以快速恢複,即便是以後出現了螺旋上升的反複,也不會是完全反對、全盤否定,這對大明的日後,極為重要。

遷徙藩王回京,就是商鞅變法的徙木立信!

“陛下,河南地麵要不就這樣吧。”馮保看著河南地方有司的奏疏,無奈的說道,讓誰去都不合適,對付的是老朱家的宗藩,誰去都免不了被秋後算賬,這是必然。

“如果可以,那朕就遷天下諸藩入京,即便是有藩王造反,也在所不惜。”

在考成法實施之後,顧章誌、應天府衙師爺、師爺的侄子、同知、通判、知事、照磨、戶房、趙丁健,甚至是顧章誌家裡丫鬟的丈夫,全部被逮捕入京徐行提問,最後把這三十六萬銀子給找補出來,這就是考成法瓜蔓連坐,或者說是多層負責製。

“為了行星軌道的計算,隻有把行星軌道計算完成,才能確定光速。”朱載堉回到了現實之中,說起了目的,計算軌道,進而計算光速。

“朕過來是有件事,讓皇叔看一下算學的教材,但朕仔細想了想,這等庶務,還是不麻煩皇叔了。”朱翊鈞過來是真的有事,三級學堂的算學教科書,童學、蒙學都好確定,唯獨經學的範圍和內容,需要朱載堉確認一下。

哪有老爺冤的?都是趙丁健這個人貪心不足蛇吞象,拿了老爺的銀子不辦事,現在銀子沒了,趙丁健抵命就行。

沉浸在科學的海洋裡,會忘記時間,但身體頂不住的話,大明會損失一大筆財富。

皇帝來皇家格物院,根本就不是單純的為了教科書,而是為了遷藩王入京,要先跟藩王達成一致,再進行行動,最好有人做榜樣。

師爺就找顧章誌商議,顧章誌隨便找了個罪名,將鄉賢縉紳和狀師全給抓了,這才一下子鬨到了文華殿上。

這已經不是削藩了,這是滅藩。

所以江西地麵那615萬畝田,一共超過了二百四十名官吏被一體革罷,褫奪官身功名。

但很快,萬士和就明白了皇帝為何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稅賦不值當,但新政值得,陛下此舉,主要是為了新政的徹底貫徹和執行。

多爾袞為了團結故明勳戚藩王,不僅不搶地,還要把彆人搶的要回來。

大明皇帝為兩京一十四省、四大海外總督府的總督巡撫總兵們,製定了專門的密匣。

這些年,朱載堉覺得自己也沒做什麼,拿這麼多錢虧心,京營一年也不過是二百多萬銀的開銷,他一張嘴就是一百萬。

清丈是國策,那自然要普遍執行,但什麼時候執行完,那就值得商榷了,這個時候,就到了裝糊塗的時候,大家都裝糊塗,那這件事就可以糊弄過去了。

“下章禮部研究河南藩王遷藩回京之事吧。”朱翊鈞打算從第一步做起,遷徙河南藩王,等到這件事辦妥了,河南清丈,勢在必行。

皇家格物院的產出,是直接促進大明生產力發展的技術進步,隻用白銀就能換來這種技術進步,朱翊鈞和他的大明,賺大了!

“如何證明你這個公式是成立的呢?”朱翊鈞很好奇的問道。

朱翊鈞決不允許新政曇花一現,除非從他的屍體上踩過去。


最新小说: 包龍圖開局滿門冤案 紅樓:無雙武力,我一人鎮天下 紅樓:穿越成為金陵首富 身份被偷後,住在短命反派手機裡 加點武聖:我砍人從來不用第二刀 怎麼都在覬覦萬人嫌反派?! 合歡宗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亂世逃荒路 成為反派的女兒後 雁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