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_朕真的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八百一十三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

第八百一十三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1 / 2)

殷宗信從睡夢中醒來,又吃又喝好一陣,才緩了過來,春秋鼎盛的年紀,吃飽喝足睡夠了,身體的疲憊被壓製了下去,雖然大醫官一再提醒,殷宗信還需要休息,但他還是處理起了赤軍山之事。

諸多瑣事,殷正茂給他的幕僚就可以處置,殷宗信隻需要決策一件事,賊人綁架了一群孩子在負隅抵抗,現在正在對峙,需要殷宗信做出決策。

赤軍港的晨霧還未散儘,鹹腥的海風裹挾著某種腐敗的甜膩。

殷宗信沿著碼頭石階下行時,一邊走一邊穿戴著甲胄,鐵底鞋踏碎了凝結在石縫間的鹽霜,發出細碎的爆裂聲。

赤軍山港的沙灘上,有一個巨大的骨架,那是擱淺的鯨魚屍骸,海鳥在空中飛翔,不斷地搜尋著沙灘和淺海裡的獵物。

海邊都是木製的房舍,大部分已經毀在了昨日的火並之中,越靠近,那股混合著糞便、腐爛、海風和黴爛稻草的氣味,就越濃烈,這股味道令人作嘔。

環境很差,殷宗信看到了無數的排泄物,顯然赤軍山這窩反賊,沒有給豬仔們修公廁的想法這五間民舍裡,就是豬仔生活的地方。

“共五間,每間塞了三十餘人。”隨行參將低聲說道:“都是月前被誆騙來的閩浙漁民。”

殷宗信抬了抬腳,黏膩的泥地吸著靴底,鞋底不單純是泥土,是經年累月的血汙與人畜排泄物凝結的穢物板結,顯然有人在這裡,被當成牲口一樣宰殺,還沒有腐爛完的屍體就在旁邊。

公開處刑,就是為了殺雞儆猴,威懾其他的受害者。

東南角的木屋突然傳來鐵鏈拖曳的聲響,殷宗信循聲望去,十幾個孩童被麻繩捆成串,幾個賊人,拖拽著他們走了出來。

這些孩子,腳踝上的淤紫在蒼白皮膚上觸目驚心,他們的指節粗大變形,指甲縫裡嵌著黑紫色的淤血,這是常年被鐵鏈鎖在船底搖櫓的痕跡。

眼神,這些孩子的眼神最是讓人悲憤,這些孩子的眼神,不是求生的渴望,而是被恐懼摧折後的空洞。

最前麵的女童約莫十歲,右耳隻剩半片殘肉,凝結的血塊粘著幾根枯草。

當匪寇的倭刀貼上她脖頸時,刀刃劃破了皮膚浸出了鮮血,小孩子略顯稚嫩的麵龐上,沒有恐懼,隻有麻木。

大明律族誅,都不斬十四歲以下的孩子。

“他們要船。”參將壓低的聲音裡帶著壓抑的憤怒:“殷將軍,他們要求一條快船離開,就是答應了他們的條件,他們還是不會放人的,都是些凶逆之徒,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人命。”

殷宗信的拇指無意識摩挲著刀柄纏繩,如果答應了匪寇的條件,他們如約放人,就不是那麼難以抉擇了。

匪寇有船,大明水師有的是船,大家都是大老爺們,到了海上,大明軍圍追堵截會給他們厲害瞧瞧,但這些匪寇一定會得寸進尺,不斷要求,甚至帶著人質離開。

談判陷入了困局,需要殷宗信這個決策者決策。

“倭寇。”殷宗信看著這些賊人,發現了其中一個月代頭的倭寇,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了起來。

大明人出海後,道德會有所滑坡,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滑坡到這種地步,公開處刑、連屍骨都不收斂、用孩子作為人質等等,這些種種行為,在殷宗信看到了那些倭寇之後,立刻明白了為何如此。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倭寇廝混到一起的狗雜碎,能是什麼好人。

殷正茂年紀大了,年紀大的人,都比較囉嗦,尤其是喜歡回憶當年,會回憶自己如何的意氣風發,打的倭寇抱頭鼠竄。

但每次講到這些倭寇作惡的時候,殷正茂都會選擇性的跳過,但父親那種落寞的神情,讓殷宗信記憶十分的深刻。

倭寇作惡,在朝鮮戰場上,也是表現的淋漓儘致,大明軍能夠如此順利的推進收複失地,也和朝鮮人心向背有很大的關係。

殷宗信抓緊了手中的戚家軍刀,慢慢舉過了頭頂,厲聲喊道:“我數到三,若是不肯投降,刀劍無眼!”

“一!”

“二!”

“殺!”

殷宗信數到了三,手中的長刀猛的揮下,這是進攻的信號,十二名全甲陷陣營軍兵出列,一步一步腳步堅定的向著賊人而去,無論對方是否要殺人,他們收到了將令,就不會停下腳步。

殷宗信之所以如此決定,是因為戚繼光《紀效新書》有載:遇賊挾民,則銳卒直進,勿以姑息失機。

所有軍兵對這條軍紀,也是了熟於心。

十數個賊人,大聲的喊著,甚至把手中的匕首刺進了孩子的脖子,但依舊無法阻止重甲步兵的前進,賊人萬萬沒料到,殷宗信會直接下令進攻。

這些賊人終於慌了神,開始四散逃跑,等待他們的是箭矢、是火銃。

一陣喧鬨之後,殷宗信全殲了這批賊人,本來就是喪家之犬,全靠孩子充當人盾,才撐到了現在。

賊人死了,也有幾個孩子倒在了血泊之中,殷宗信走到了這些孩子之中,孩子們麻木而空洞的眼神裡,隻有一種感情波動,那就是解脫。

“走好。”殷宗信歎了口氣,伸手蓋住了他們的眼睛。

這些孩子,多數都是父母帶出來的,他們的父母哪去了,殷宗信也不知道,這些孩子的悲劇,是他們的父母不聽旁人的勸告,輕信了謊言造成的,更是赤軍山海寇製造的罪孽。

“好了,你們得救了。”殷宗信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和藹,十二個孩子,死了兩個,剩下十個活了下來。

活了下來嗎?或許吧。

殷宗信沒有從他們的眼神裡看到其他的情緒,他們愣愣的看著殷宗信,神情呆滯。

殷宗信將他們手中的繩索慢慢解開,繩索勒的很緊很緊,甚至勒出了傷痕,麻繩上還有一些鹽漬,每一次輕微解動,都會撕扯傷口。

孩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淤青,這些傷勢不是一兩天形成的,新傷舊傷,體無完膚這個成語忽然具體的出現在了殷宗信的麵前。

殷宗信解開的時候,儘量小心,而隨行的醫官開始對這些孩子進行救護。

“讓所有被解救的漢民,到碼頭觀禮,將凶逆之徒,儘數沉海。”殷宗信的聲音十分的冰冷,朝廷、地方衙門,不是無所不能的,他隻希望這些人經過了這些事兒後不再輕易相信這些謊話,不要被騙。

最起碼不要帶著孩子遭這份罪了。

沉海,是呂宋總督府執行死刑的辦法,死後不得入土,永生永世在大洋之中沉淪。

赤軍山港的灘頭,有無數的海鳥在飛翔,在人聲鼎沸時,海鳥從鯨魚的遺骸振翅高飛,灘頭的潮水退去,露出了綿延不絕的沙灘。

殷宗信來到了灘頭,準備執行沉海行刑。

受害者在殷宗信睡覺的時候,對俘虜進行了指認,讓殷宗信非常不滿的是,手上沾滿了同胞鮮血的居然超過了九成,每一個都是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大明正在開海,南洋需要漢人團結,才能把漢鄉鎮維持下去,殷宗信看到的不是這樣,在呂宋的幾個漢鄉鎮、銅鎮,殷正茂看到的更多的是團結,而不是如此沒有底線的傾軋。

一排排的案犯被綁著枷鎖,帶上了船,船上準備了麻繩和石塊,行刑的時候,會把案犯和石塊綁在一起。

岸邊都是被解救的受害者,他們的眼神終於從麻木中恢複了一些,眼底有著一點火氣,那是憤怒,那是不甘,那是對這些案犯的憎惡,穿著破爛、甚至沒有穿著衣服的受害者們,靜靜的站在那裡,看著案犯被帶上了船。

赤軍山有一狗頭軍師,叫鄒迪光,殷宗信也是翻閱了案卷,才知道了此人的來曆,是赤軍山的大先生。

殷宗信知道他,聽過他父親和張元勳討論過此人。

此人乃是萬曆二年的進士,在萬曆八年二月,誣告太傅、宜城侯、右柱國、大明會典總裁、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張居正操弄萬曆二年、萬曆五年的會試殿試,鬨出了軒然大波。

因為有高啟愚的事兒在前麵,立刻引起了朝臣的警惕,以為張居正真的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皇帝成婚連皇長子都有了,張居正這會兒想起來造反了?這沒道理啊。

經過三堂會審九卿圓議,最終確定了張居正是清白的。

要知道一旦張居正操弄科舉的罪名成立,立刻就會成為名教罪人,科舉,大明上上下下所有讀書人都要看著,這是三年一次分配權力,錯綜複雜。

三堂會審、九卿圓議得到的結果是,鄒迪光就是誣告,目的是試探皇帝長大了,是不是要對張居正動刀了。

大明皇帝要殺鄒迪光,張居正把鄒迪光保了下來,原因是國有國法,皇帝陛下不能為了私情,就胡亂加重處罰。

最終,廷議通過,將鄒迪光流放到了爪哇。

爪哇有兩個流放地,一個是椰海城,一個是泗水城,就是殷正茂泗水侯的那個泗水城。

這鄒迪光到了爪哇泗水城,從泗水城逃脫,跑到了元緒群島赤軍山。

這可是正經的進士,大明頂尖的讀書人,赤軍山發生的這些慘烈悲劇,和鄒迪光的設計離不開關係。

這次沉海,沒有鄒迪光,他要作為賊酋,送到京師去,給陛下親自審問。

鄒迪光被押上了船看到了殷宗信的時候,惡狠狠的啐了一口,厲聲說道:“呸!為虎作倀!皇帝鷹犬走狗,安敢如此囂張!再給老子幾年,定叫你這個黃毛小兒,有來無回!”

“老子都跑到了萬裡之外的赤軍山,皇帝老兒都不放過我,不遠萬裡也要追殺與我!恨,恨這世道不公!憑什麼老天如此薄待於我?!”

殷宗信拿出了方巾,有點不舍的,抓起了旁邊師爺的衣服,把啐在自己身上的痰擦掉了,方巾是娘子自己繡的,盈嘉公主可不是嬌生慣養,女工做得很好。

師爺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己的三公子,三公子嫌臟,他堂堂呂宋總督府的頭號師爺不嫌臟?拿我衣服擦是吧!

殷宗信歎了口氣說道:“萬曆十一年,舊港總督府報聞爪哇府泗水城流放進士鄒迪光無故失蹤,舊港總督親自率領兩千軍抵達泗水,找了三天三夜,最終宣布你死了,還為你辦了衣冠塚。”

“你可彆說你受委屈了,泗水城漢鄉鎮起的第一間大厝,三進三出,給你了。”


最新小说: 戒斷反應 下山尋雙親,我靠相術斷生死! 高武:表白99次,我升到滿級 野火吻星辰 流放,侯門棄女淪為通房丫鬟 穿成錦鯉假千金,獵戶夫君夜夜加餐 獸世巫女成團寵,修羅場全員黑化 侯府庶子:最強錦衣衛,隻手遮天! 開局被仙子逆推,覺醒吞噬武魂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