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_朕真的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

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1 / 2)

“讓王謙去格物院吧。”張居正並不認為王謙是個壞人。

在政治傾軋中,為了保證自己活命用的手段而已,政鬥和戰場一樣,贏家通吃。

如果是張四維一把火把皇宮給點了,把皇帝給燒死了,李太後下懿旨讓潞王登基,而後讓張四維入閣,張居正的下場不會比張四維好到哪裡去。

在一個零和博弈,鬥爭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而且王謙為了自保,對張四維下的那些手段,缺少證據,王謙的手腳實在是太乾淨了。

讓王謙去到格物院,這孩子就不用繼續做壞人了,誰天生想當壞人?這個年紀中了進士,哪個不是一腔熱忱,要將這蠅營狗苟的肮臟朝廷,變成朗朗乾坤?

但是這走著走著,人就慢慢的變了。

“能去嗎?”王崇古就這麼一個兒子,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格物院裡,做個算學博士,遠離傾軋。

“當然,會試之前,陛下就說過了,王謙是個聰明人,而且對算學很有興趣,即便是不去格物院,也可以去毛呢官廠做個大把頭,把做生意的門道摸清楚。”張居正十分明確的告知了王崇古,大明皇帝真的這麼說,也這麼做。

隻要王崇古還是聚斂興利的臣子,朱翊鈞沒有理由對王崇古動手。

“陛下確實這麼說過。”萬士和喝了口茶,看著王崇古非常明確的告知。

這不是張居正在耍手段,這矯詔之罪,那可是讖緯的謀反,陛下說的話,是不能隨意曲解,更不能隨意更張的。

萬士和聽到了,陛下確實有回護之意。

大家都是這官場上鬥了半輩子,鬥到了文華殿上的廷臣,其實都非常清楚,官場是天下最大的名利場,在這個名利場裡,就是強如張居正,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比如前前禮部尚書陸樹聲,就是張居正看走了眼。

王崇古沉默了下來,春風吹過了玻璃窗,將茶煙吹散,而王崇古卻釋然的笑了笑,搖頭說道:“兒大不由爹了,他有自己的主意,哪怕是我把他送到了格物院或者官廠,他誌不在此,怕是還要想方設法的到都察院去。”

“投不了全晉會館、全楚會館,他可以去找海瑞,把自己那套外室反貪兜售一二,海瑞必然會提舉他,攔不住的。”

朝堂之上,連張居正都不能一手遮天,既然王謙打定了主意要走這條路,那便讓他走走試試,撞得滿頭是包,就知道改悔了,王謙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即便是王謙出了什麼意外,王崇古也不會絕後。

“那就依大司寇所言。”張居正點頭,略顯有些疑惑的說道:“這個外室反貪,到底是怎麼個做法呢?”

王崇古笑著說道:“這城裡走街串巷,消息最靈通的便是這三姑八婆,尼姑、道姑、卦姑、媒人婆、接生婆、挽麵婆、舂米婆、洗衫婆、擔擔婆、食奶婆、姑仔婆,這走街串巷的,從她們手裡就能找到這外室所在。”

此言一出,連張居正都喝了口茶,他似乎誤會了,王謙可能真的是那種天生適合官場,壞到流膿的那種人,這是人能想出來的思路嗎?

這三姑八婆,隻要是外室,都要接觸到,這稍微問兩句,那基本八九不離十了。

這外室反貪,最難找的就是找到這個外室,很多京堂朝官養外室,那都是事發了,要麼被正室給知道了,要麼是外室生了兒子,不甘心這麼不明不白,哪怕是讓孩子做個庶出,也要登堂入室。

但王謙,真的是個讀書人,壞的心肝脾胃都是黑的。

萬士和聽完,呆滯的說道:“令郎,果然在此道很有天賦啊。”

此子頗有酷吏之資!

當酷吏那也是要天賦的,若是沒點天賦,當酷吏是要被人玩死的,顯然王謙這個家夥,有酷吏之資。

“三姑八婆的嘴最是碎碎念了,但是也不太好讓人開口吧。”張居正提出了自己的疑慮,這三姑八婆就是知道,那對緊要人物,必然是三緘其口,怎麼可能輕易透露出去呢?

“三姑八婆招人嫌,三教九流下九流,她們奔波是為了什麼?為了生計,為了錢。她們最怕的是什麼?卷到這朝堂的鬥爭裡,死的不明不白,若是有個機會,說出去秘密,就可以直接遠走高飛,很多人都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王崇古麵色複雜的解釋了如何讓三姑八婆開口。

他見過兒子的手段,白銀開路反而是下乘手段,最多還是利用人心,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

王謙在收買那些張四維的傭奴時,總是能夠精準的將其收買。

張居正沒有繼續問下去了,因為隻要找到外室,那接下來要做什麼,不言而喻了,京堂百官們,最喜歡乾的事,就是讓外室把持那些個買賣,自己清清白白,這些個外室,大抵就是個賬房的存在。

有些不方便直接送錢,打聽到了道兒,就送珍奇給這外室,這看似是繞了一個圈,但其實並沒有繞圈。

這都是心知肚明的玩法了,真的要收錢辦事的時候,這進京辦事的外官、經紀、買辦、掮客們,才能知道這外室究竟是何人,而且能搭上這條線了。

找到外室,等於抓到了這個京堂官的命。

“等殿試之後,就讓他走馬上任吧。”張居正選擇了妥協,讓王謙闖一闖就是,他思慮了半天說道:“大司寇啊,讓王謙一定注意安全,把人給徹底惹惱了,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他知道的,但是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自求多福吧。”王崇古長長的吐了口濁氣,他作為老爹能做的就隻能做到這裡了,日後的事兒,就隻能看王謙本人的造化了。

三日後,是大明朝的殿試,朱翊鈞已經進行過了一次殿試,到了這個環節,比的不是才學,而是寫的字好看與否。

寫的字好看,陛下一眼看中了,就能點個狀元。

殿試其實隻點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位,除非說有那種比較特殊的例子,才會額外下調名次,一般都以會試名次為準。

比如永樂十九年,會試第一的於謙,在朱棣剛剛喬遷新居的時候,以策傷時,用策論,指責文皇帝在坐穩皇帝這些年的一些錯誤決定,包括了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天下疲憊等等,這也是事實。

文皇帝朱棣打了一輩子仗,麵對於謙的指責,最後也是將其下調了名次,沒舍得殺於謙。

這次殿試的地方,在文華殿,朱翊鈞和明公們都跟學子們見了麵,而後,皇帝便帶著明公們離開了,這些人未來可期,但是他們的未來,還很遠。

朱翊鈞在殿試之後,專門召見了焦竑、馮夢禎、張嗣文、王謙四人,焦竑是狀元,馮夢禎是榜眼,張嗣文是第二甲第一名,但是這個第一名就是個榮譽,因為要授其格物博士,便不會館選為庶吉士。

張嗣文因為張居正的緣故,不能入仕,而焦竑則是比較厭倦官場的爾虞我詐,也自認為自己不是那塊料,乾脆也和張嗣文一道入了格物院。

“得虧今年進士因為呂宋之事,多點了十五人,否則怕是連館選庶吉士都湊不齊了。”朱翊鈞尊重張嗣文和焦竑的選擇,他也不指望張嗣文和焦竑能在算學上有什麼大出息,隻是希望他們能踏踏實實的研究算學,哪怕是清丈有他們微薄的功勞,都不枉費朱翊鈞設立這格物院了。

“臣謝陛下聖恩。”焦竑和張嗣文能卷到這個地步,自然是聰明人,陛下的意思是準了他們去格物院了。

朱翊鈞看著馮夢禎,點頭說道:“馮夢禎是吧,到翰林院做了編修後,多讀些書,尤其是算學。還有矛盾說,不得不讀。”

“臣遵旨。”馮夢禎明顯察覺到了陛下似乎不是很喜歡他。

朱翊鈞不喜歡馮夢禎的原因,是馮夢禎這個人有狂名,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狂,本事沒朱載堉大,還敢自稱狂生,朱翊鈞自然不喜歡。

萬曆五年正月,此人和沈懋學、屠隆在環采閣喝的酩酊大醉,肆意文章,縱酒悲歌,感慨朝堂昏暗,朝中權臣當國,有北辰移位之虞,馮保奏聞之後,朱翊鈞還以為馮保這個奸宦,在攻訐士林,他派了緹帥趙夢祐前往,還找到了三人的手書。

這三人寫的文章,就在環采閣掛著。

朱翊鈞不喜歡馮夢禎,他和萬曆二年的狀元孫繼皋,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行了,你們都退下吧,朕和王謙說說話。”朱翊鈞大手一揮,把人攆走了,馮夢禎要是真的讀書,讀算學,讀矛盾說,能夠觸碰到這個朝廷的頂層,改變自己的想法,哪還有得救,不知者不罪,馮夢禎那篇文章,更多的是書生意氣。

如果讀了矛盾說,還是要當賤儒,恥辱的隻會是馮夢禎本人。

“王謙啊,要不去格物院做個格物博士吧。”朱翊鈞看著王謙語重心長的說道:“這官場,吃人不吐骨頭,大司寇就你這一個兒子,咱萬一沒護住,你出了什麼意外,咱怎麼跟大司寇說?”

“這官場,龍潭虎穴,張四維你還沒看到嗎?”

朱翊鈞仍然給了王謙選擇的機會。

王謙入官場,會被罵,王崇古一定會代替嚴嵩的位置成為奸臣,而王謙就會成為嚴世藩,這是毫無意外會發生的事兒,王崇古聚斂興利,王謙聰穎卻心狠手辣。

作為皇帝,朱翊鈞其實不想太過苛求王謙,王崇古的毛呢官廠的水牆空調隻要還沒拆,王崇古就不是個奸臣,這朝中狗鬥,交給老頭子們便是。

“陛下,臣已經在局中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格物博士,不是臣。”王謙俯首說道,他聽出來了,陛下有回護之意,但是他其實已經上路了。

張四維中毒、張四維家宅大火、張四維關鍵證據,王謙都發揮了作用,他已經在局中,入局後,就沒有選擇。

王謙也不後悔,不那麼做,他們老王家就給張四維陪葬了,張四維的問題是,造反無膽,做事無能,打又打不過戚繼光,造反又不敢,也沒人會跟著他反,那張四維不死誰死?

皇宮大火,小皇帝甚至沒有把戚帥直接召回京師來,而是等到了戚帥把大寧衛完全占據,班師回朝才開始清算。

這是陛下完全占據了主動權。

“說的也是,已經入局了。”朱翊鈞了然的點了點頭,他笑著說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徹底不是?”

“朕聽說了,你要從外室開始反貪,朕倒是有個主意,也不知道對不對,王卿聽聽,參謀一二。”

“王卿,你說這外室,她最多的是什麼?最缺的是什麼啊?”

王謙一愣,思索了片刻,眼前一亮,他敏銳的察覺到了一件大不敬的事,陛下好像和他是一丘之貉?

不確定,可以再看看。

“百官外室,最多的就是銀子了,最缺的是陪伴。”王謙試探性的回答道。

“除了銀子,最多的就是寂寞了,最缺的是玩樂。”朱翊鈞補充回答了下。


最新小说: 快穿惡女:撩得瘋批男主們全淪陷 半島頭號玩咖! 滅藩王,誅皇子,穿越紈絝殺瘋了 諜戰,我潛伏成了鬼子將軍!? 仙夢緣起 九霄界:兄弟尋真印錄 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潰求我彆死 高武:老婆修煉我變強,遇事全讓老婆扛 港片:當差佬,一定要做最高 人在陽間,你說我陰司當差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