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_朕真的不務正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真的不務正業 > 第三百一十五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

第三百一十五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2 / 2)

“如此。”朱翊鈞明白了俞大猷的道理,義兵雖然有兵的名頭,但和宋時安置流民的廂軍類似,而大明興文匽武時日已久,大明軍兵和這些個義兵的境遇,大差不差,軍兵們搶義兵的飯吃,是他們的飯被搶了,隻能底層互害,同病相憐,感同身受。

“彆說義兵了,就是朕,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下了山,就不會升起。”朱翊鈞頗有感觸的說道。

對於皇帝如此,對於大明百姓何嘗不是如此呢?

身處於暗無天日之中,如何去滿懷希望的看著地平線,期望那一抹照亮世間的光芒呢?

要說大明皇帝暴戾,這些個義兵卻得到了皇帝的私宥,陛下說的很清楚,他就是動用了非刑之正寬宥了這些義兵,要說大明皇帝仁善,兗州孔府待在天牢裡,惶惶不可終日也。

皇帝仁善與否,要看人,天下困於兼並,時日已久。

“今後各鎮不再克扣義兵口糧。”曾省吾十分確切地說道。

廷議仍在繼續,呂調陽帶著六部將最近國朝諸事開始一件一件的拿出來商議,國事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廷議之後,潞王朱翊鏐開始了每日的講筵,朱翊鈞親自授課,朱翊鏐真的不敢打瞌睡,學的非常認真。

“哥,為什麼演義裡,總是會說來將何人,報上姓名!”朱翊鏐提出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他略顯迷茫的說道:“軍伍之間,大明的將帥很少有這種單挑的情況。”

“額…馮大伴知道嗎?”朱翊鈞一愣,也感覺奇怪詢問自己馮保。

馮保愣了片刻看向了張宏,張宏也是茫然的搖了搖頭,潞王殿下這個問題,著實是有些古怪。

很快張宏派了小黃門去內閣詢問,內閣的幾位閣老,呂調陽、王崇古、王國光、馬自強都是麵麵相覷,他們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快就去詢問兵部和禮部了。

一直到皇帝用過了午膳之後,小黃門才稟報了緣由。

張宏俯首說道:“潞王殿下,這個緣故就是軍中錄功,軍將首級是要問姓名的,若是誰斬首了對方的將領,就要登記名字,如果不知,就不錄其功,時日一久,這軍陣廝殺,這將領何人,都要問一問姓名,就有了這樣的話。”

張宏完美的解決了潞王的問題,朱翊鈞則看著張宏,眉頭緊蹙的問道:“朕覺得有些不對,張宏,你再跑一趟兵部,問問是不是咱們大明錄首級功,都是如此?”

朱翊鈞總覺得有些怪,但是又說不上哪裡怪,讓張宏去問問便知道了。

很快,朱翊鈞就得到了答案,自正統二年之後,錄首級功一律要錄賊人的姓名,開始的時候胡編亂造一個便是,主要還是軍將,可後來到了孝宗年間,就得有對方的信牌之類的東西佐證,這也就解釋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為何自孝宗之後,大明陣斬人數一場大戰,不過陣斬百十人了。

北虜、倭寇、東夷這些賊寇,能有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的人,又有多少呢?

而這種每個人頭都要有信牌的身份證明,這麼做的理由也很簡單,防止殺良冒功。

誰對誰錯?沒有對錯,是首級功這個製度設計有巨大的缺陷。

“興文匽武啊。”朱翊鈞翻身上馬準備前往北大營操閱軍馬,他終於知道了,為何當初侯於趙提出事功,九鎮總兵副總兵們都一致同意事功,最終形成了五等事功牌。

打仗?打贏了都撈不到賞錢!

在大明皇帝前往北大營的時候,王崇古離開了刑部衙門,出西直門,他這次沒去永定河畔的毛呢官廠,而是去了西山宜城伯府,他要找張居正商量點事。

“爹,咱們真的要去宜城伯府嗎?”王謙心有戚戚的說道。

“去!我找他有正事兒,怕什麼?有什麼好怕的?我有國事要找張居正,不怕!”王崇古聲音很大,大到車外的車夫都聽到了。

王謙撇了撇嘴,小聲的低估道:“您要是真的不怕,喊那麼大聲作甚?”

王崇古立刻怒火中燒,他一巴掌拍在了王謙的腦門上,氣呼呼的說道:“我我我,我這是年紀大了,說話聲音小了,我聽不到,所以講話聲音才大!”

“咱們這不是羊入虎口嗎?平日裡躲都躲不及,跑去西山宜城伯府作甚?給張居正加菜嗎?”王謙極為無奈的說道,他對自己認知很清楚,是個小人,張居正、海瑞這些人,能不見就不見,陰謀詭計不奏效,失去了最大的依仗,非常被動。

“胡說八道些什麼,我找張居正是有正事,正事!”王崇古氣不打一處來。

王謙指向了自己的身後,說道:“那準備兩車的禮物作甚?”

“我有,我願意給誰給誰,唉,其實吧,怕張居正不給咱們開門。”王崇古起初還嘴硬,說了兩句後,就有些底氣不足的說道,張居正沒有道理給他開門,沒有道理見他,他吃個閉門羹的幾率極大,帶著這麼多禮物,就當是敲門磚了。

“現在太嶽先生還收禮嗎?”王謙無可奈何的說道。

王崇古兩手一攤,無奈至極的說道:“早就不收了,但有些事,我得找他問問,否則拿不準主意。”

王崇古到了西土城到了宜城伯府,宜城伯府的門房收到了拜帖,遊七立刻就去文昌閣稟報了張居正,而後一溜煙的跑到了門口,滿臉堆笑的說道:“王次輔稍待,我家先生現在有客,馬上就來,至於贈禮,先生說就不必了,王次輔拿回去就是,陛下給的夠用了。”

“不急不急。”王崇古見到了遊七,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張居正肯見他,而且還親自出門迎接,甚至不用送禮,至少不是羊入虎口。

“貴客迎門,有失遠迎。”張居正帶著幾個人出現在了門前,高拱、王之誥也恰好在府上,高拱和張居正的私交極好,而王之誥和張居正是親家。

“哪裡哪裡,宜城伯客氣。”王崇古趕忙見禮,張居正現在的確是無官一身輕,就隻有一個超品的伯爵,但到了閣臣這個地位,那都屬於天子幕僚,這權勢全看跟陛下的親疏遠近,陛下每月二十三日都要到西山宜城伯來,天下還有誰有這等待遇?

誰敢說張居正完全失去了權柄,那才是蠢。

王崇古到了文昌閣,寒暄之後,王崇古才說明了來意,他思慮了很久才說道:“我有一本奏疏,不知道該不該呈送,還請宜城伯給掌掌眼。”

《論宋時監當官稍複疏》。

張居正打開看了看很久,而後將奏疏交給了高拱和王之誥。

監當官,字麵上意思就是監管勾當的官員,勾當,就是做買賣的商行,宋朝的監管勾當主要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官營農桑牧手工工場的生產機構,比如,官莊、屯田務、營田務、牧聲馬場、文思院、都作坊、坑冶場等監務。

第二類則是官營錢鈔行當,比如榷貨務、市易、抵當務(當鋪)、交子務、會子務、錢引務、抄紙務、鑄錢監等等監務。

第三類則是官營商行,官營鹽場、米行、酒務、茶場、礬坊、市易務、堆垛場、石炭場等等。

第四類則是營造類,比如各種木材廠、造船場、轉般倉等等。

這四大類機構的主官,都叫監當官,和大明窮到欠餉欠俸、內帑國帑互相討飯不同,宋廷在財經事務的基層組織非常完善,而這也保證了朝廷收入的穩定,一直到了南宋末年賈似道的時候,宋廷的財政壓力才開始變大。

蘇軾的烏台詩案爆發之後,蘇轍被波及被貶到了筠州,做鹽酒稅監當官,蘇轍是個十分有才能的人,他在筠州很快就熟悉了業務,而後除了鹽酒之外,鑄錢、榷貨之類但凡是涉及到財經事務的問題,都歸蘇轍管了。

蘇軾途徑筠州的時候,要見蘇轍,因為蘇轍太忙了,蘇軾還寫詩嘲諷蘇轍:寧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

知道你蘇轍是當官的,不知道還以為伱是市場裡賣魚的呢。

蘇轍把自己買房子的錢借給了蘇軾,還被蘇軾連累,他在筠州的生活是:晝則坐市區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暮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蘇轍就當過這個監當官。

王崇古的意思是,大明是不是也能把這一套抄一抄,拿過來用。

“簡直是胡鬨!”高拱看完了奏疏,厲聲批評著王崇古,王崇古跟高拱可謂是同氣相生,當初高拱做首輔的時候,可沒少庇佑晉黨,這也是高拱當國,最大的汙點。

高拱看完王崇古的奏疏,那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王崇古正色的說道:“新鄭公稍安勿躁,不必如此急於下定論。”

“咦!北宋末年,一斤煤賣兩百文,你這官營了毛呢官廠、西山煤局,這是撈錢撈到撐了,還要多撈一手?王崇古,你不要太貪心了,不怕撐死你嗎?”高拱仍然非常不滿的說道。

王謙一聽就不樂意了,高拱和王崇古有舊,他王謙可沒有,他大聲的爭辯道:“新鄭公!說話要講良心,毛呢官廠我們家的確拿錢了,但那是陛下賞的!西山煤局我們家可是分文不取,你不要憑白汙人清白!”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王之誥做起了和事佬,但是壓根勸不住,這高拱和王謙還在吵。

萬士和這種方方麵麵都能說得上話的和事佬畢竟就那麼一個,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王崇古也不訓斥兒子,任由兒子跟高拱吵吵。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

現在當朝次輔是他王崇古!

張居正又看了一遍奏疏,看著吵鬨搖頭說道:“停一下,一會兒再吵便是,王次輔,依我之見,可行。”

求月票,嗷嗚!!!!!!!到月底了,把你們的月票,統統交出來!!!!!嗷嗚!!!!!!

 本章完


最新小说: 1981:開局帶女知青吃雞 修仙女配改拿龍傲天劇本 滅門當天,被陰鷙督主擄回家 還好我有練功房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麼龍! 惡雌萬人嫌?五個獸夫爭寵成癮 開局一座造化塔,我終於修成了道祖 胡曼特號 鬥破:三年鬥皇,五年鬥尊 紅樓之庶子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