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並不禁止這種買賣,因為將散碎銀兩變成了銀幣,這個過程是有利於大明貨幣政策的。
兩宋的錢引、交子、會子、元代和大明的寶鈔,無不證明了當下的社會存在,鈔法並不適合大規模推行,而錢法的推行,受限於銅料和銀料的輸入,將民間的散碎銀兩收集鍛造,這種事朝廷沒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去完成。
民間的散碎銀兩,可不僅僅是百姓手裡那點銀裸子,還有鄉賢地主埋在豬圈裡的白銀,這是回收再利用,更是銀礦,不過是人礦罷了。
根據戶部尚書王國光的估計,從唐朝設立市舶司,到大明萬曆年間,至少有一億兩白銀流入大明,如果能將這批銀子流動起來,大明的錢荒,能得到有力的緩解。
這一切能夠成立,是大明的銅錢數量要足夠多,銅錢的數量直接決定了大明開采人礦的效率。
滇銅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呂宋的銅礦也毫不遜色。
“後年預計能達到一千二百萬斤赤銅,也就是十六億銅錢。”陳成毅看著銅山和銅祥鎮,說出了一個數字。
“這麼多?”李佑恭瞪大了眼睛,這怎麼就一年翻一倍?他可是代表皇帝來,陳成毅可不能胡說,如果無法達成,那就是欺君之罪,陳成毅擔待不起這個罪名。
陳成毅其實已經非常保守了,他提出了明年八億、後年十六億的生產目標,是有巨大的冗餘,除非殷正茂不敵紅毛番,被紅毛番攻破了馬尼拉,否則這個產量他一定能達成,而且大大的超出。
“陛下的投資到了,這總得投桃報李不是?”陳成毅笑容滿麵的說道。
大明皇帝一共在這裡投資了一百五十萬銀,用於銅礦的擴大生產,本來大明皇帝的想法是間接投資,借錢吃利息,利息也不高,一年四厘,就是年化4%,不過分乾涉呂宋總督府的運行。
但是殷正茂上奏說還是直接投資的好,這是大明皇帝的經濟羈縻,羈縻也是羈絆,是加強大明和呂宋之間那根看不見的繩索。
殷正茂恨不得大明皇帝把2010萬銀,全都投在呂宋,那呂宋就成了皇帝的私產了。
一百五十萬銀的投資,隻是讓陳成毅信心十足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產業匠人已經培養成熟,探索苗引的速度已經超過了開采速度,一個支柱產業正在成型。
眾人說著話,就到了如火如荼的煉銅官廠,這裡的匠人多數都是漢人,而不是當地的土著,銅料不值錢,赤銅才是錢,掌握了核心技術的還是大明人,這才讓殷正茂安心。
漢人,是呂宋總督府能夠占據統治階級的基本盤,對此殷正茂再清楚不過。
銅爐分為超大型的一丈五尺,和大型的八尺爐,中型的七尺爐,中型、大型、超大型,三個規格的工場,熱火朝天,赤道的豔陽,在這些銅爐麵前,也要失色幾分,還未靠近就熱浪滾滾。
“為什麼是中型、大型、超大型呢?”李佑恭略顯奇怪的問道。
“還有一種小型爐,五尺高,前幾日才棄置不用。”陳成毅趕忙解釋道,他不是在考驗大璫的耐心,就隻是技術升級,規格還沒有馬上更新而已。
“呂宋總督府,每年送往內帑黃金12000兩!”殷正茂帶著李佑恭來到了另外一處,這裡由客兵保衛,是呂宋金錠廠,這裡的金錠,完全供給皇帝內帑,12000兩,不過750斤,值得殷正茂如此煞有其事,而且頗為自豪的說出來嗎?
當然值得,大明的金礦其實不多,而且品質不高。
漢代的金餅是祭祖之物,每年各大王府都要想方設法的搞到足夠的金子,否則你好意思稱呼自己是分封宗室?金餅有著極其濃烈的政治象征,代表著一種臣服恭順,也是政治羈縻的一環,而且是分封製下,代表向心力的象征。
這每一兩一條的小黃魚,是禮器,是朝貢。
按照大明寶源局的掛牌價,一兩黃金等於十六兩白銀,這12000兩黃金,是近二十萬銀。
二十萬銀真的很多很多了,大明現在是闊綽了,可這二十萬銀,能修五分之二個隆慶皇陵了。
第三日,李佑恭終於徹底緩了過來,走在陸上,終於不再天地倒懸了。
而殷正茂也開始張榜淨海,從九月起,萬裡海塘預計會有烈度未知的大小戰爭,大明商舶謹慎前往,呂宋總督府的說話是很有效力的,當總督府張榜公告會有戰爭的時候,戰爭必然如期而知。
戰爭的陰雲開始在萬裡海塘凝聚,海港裡全都是戰船在不停的進出,各種大明的火器火藥、鉤鎖、登陸用的船隻,開始出現在海港之中,而一些大食人開始頻繁出入總督府,在紅毛番沒有來之前,大食人是萬裡海塘的實際統治者,紅毛番來了,大食人不再占據統治地位。
殷正茂很忙,張元勳陪著大璫前往了呂宋的若乾種植園,棕櫚園出產的是油料,桐園出產的是桐油和漆,甘蔗園出產的是糖類,尤其是船長安東尼奧引以為傲的方糖,是呂宋甘蔗園的拳頭產品,這些種植園的規模少則萬畝,多則五六萬畝,而圍繞著種植園附近,還有大量的田莊,專門負責生產稻穀,這些農業產品,是呂宋出口的拳頭產品。
而皇帝陛下極為關心的橡膠園,隻有千餘畝,種這玩意兒,大明經驗不足,即便是寶岐司進行了指導,可紅毛番的橡膠園產量更高。
除了種植園之外,林阿鳳帶領的海寇們,一部分變成了當地捕獵隊,專門捕殺鱷魚,還有山林中的毒蛇,一部分則變成了伐木工,四處伐木墾荒,林場和鱷園也在建立。
圍繞著鱷魚的產業鏈也在進行,鱷魚皮,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皮料,價格極為昂貴,幾乎和黃金等價。
鱷魚皮相比較其他皮革,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保養得當的話,越用越亮,曆久彌新。
李佑恭對呂宋的發展做出了高度的評價,在皇帝目光沒有看向呂宋的時候,呂宋的一切都在欣欣向榮的發展著,大明的一些走投無路的失地佃戶和窮民苦力,到了呂宋也有了謀生之道,有了活下去的資格。
九月初一,大明水師開拔了,和喜歡付諸於武力的張元勳、馮子龍等武勳不同,殷正茂在這次武裝收取貨款的清債行動中,表現出了讀書人惡毒的一麵,在他的挑撥之下,紅毛番、大食人、當地的土著,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大食人帶領著土著們衝進了紅毛番的種植園燒殺搶掠,而那些個紅毛番隻能藏在堅固的城堡裡拒敵。
把水攪混的殷正茂帶著船隊出發了,渾水摸魚開始了。
即便不是殷正茂挑唆,這些矛盾是根深蒂固的,是不可調和的,殘酷壓迫下的反抗,必然會爆發出這種混亂,殷正茂隻是在恰當的時間,點燃了這個炸藥桶,而後在劇烈爆炸之後,去收拾戰場,收取戰利品。
戰爭開始了,大明水師們開始四處出擊。
名單上的種植園被一一占領的同時,殷正茂因為戰爭進程的需要,又占領了十數個良港,作為大明水師駐軍和開拓之處,絕對不是得寸進尺,絕對不是摟草打兔子,隻是出於戰爭進程的需要。
在戰爭的過程中,那些負隅抵抗,妄圖憑借城堡防守的紅毛番,都見識到了殷正茂的一力降十會,當五條載滿了棺材炸藥的船隻衝向水門的時候,這些城堡在劇烈爆炸中,被一一攻破。
張元勳和馮子龍開始出海作戰,而殷正茂給出了一個戰爭大概結束的時間,三年。
最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戰爭就是這樣,隻能決定開始,無法決定結束,殷正茂這個國姓爺,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獲勝,甚至不確定大明會不會獲勝,但就像是李成梁在萬曆元年,趁著大雪出塞作戰的意義是一樣的,隻要打了,就有意義。
大明已經一百七十餘年,沒有在海上展現自己的力量,萬裡海塘諸國,已經忘記了被大明支配的恐懼,殷正茂必須要喚醒他們沉睡的記憶,敲醒他們沉睡的心靈,再次讓大明的軍事羈縻,蔓延到萬裡海塘之中。
這裡是大明的萬曆海塘,是大明海疆安全的緩衝。
李佑恭不情不願的坐上了水翼帆船,他的下一站是琉球的那霸港,對於水翼帆船,李佑恭是真的不願意坐,但是不得不坐,他得在年前回京複命。
萬曆六年十月,李佑恭踏足了琉球那霸港,這裡仍然是一些蕭索,萬國海梁的繁華十不存一,家家披麻,戶戶戴孝,倭患帶來的直接傷痛,依舊在這片土地上延續。
琉球甚至湊不出今年前往大明朝貢的魚油和鮫油,琉球百姓的生產生活,遭到絕對的破壞,這和呂宋的蓬勃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些沒有清理過的嬰兒旗也讓李佑恭恨的牙癢癢,那些孩子被殺死掛在了旗杆之上,當地並沒有人過來清理,因為沒有人活著。
琉球國王尚久,打算前往大明京畿,親自請罪。
李佑恭判斷,這尚久說是請罪,怕是想要跑到大明避避風頭,現在琉球依舊處於戰爭期間,琉球本土的倭寇基本肅清,但是大明想要進攻薩摩國島津家,也是難上加難。
人都害怕戰爭,無論是窮民苦力,還是勢要豪右,刀劍箭矢又不長眼,你是國王就不射伱了?
李佑恭還是帶上了尚久,琉球國王算盤打得響,想在出去避避風頭,想回來,那就是難如登天了。
誰為萬民奔波,誰為萬民之王。
推薦一本書:《拯救大明朝:我能與崇禎交換身體》簡介:崇禎十年,魂穿大明宗藩的朱長淦很想當個清閒王爺,可大明朝倒塌,最先倒黴的就是他們這些宗藩,被屠殺殆儘。
想到七年後,李闖王入京,後金入主中原屠殺漢人,“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這時,朱長淦發現自己可以與崇禎交換身體。有直通車哦。
“想拯救大明朝嗎?”
“事情交由我來做,你就負責看就行,另外……少嗶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