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和隊友去夜店玩耍,除了蘇北並不特彆喜歡那種地方之外,主要原因還是他的收入並沒有隊友那麼多,他既不想大手大腳,當然也不想欠隊友人情。
今天,是獨行俠團隊訓練日。
昨天晚上,回到達拉斯的球員們再次被熱情的庫班集體款待,到了當地最知名的夜店大肆慶祝。
一大早的訓練,缺席了兩人,狀態不佳的也不再少數。
很顯然,這些年輕人高興得過了頭,看樣子昨夜喝得不少。
隻有蘇北,來得最早,也訓練得最為賣力。
投籃、投籃、還是投籃。
當蘇北一個人的時候,他就在練習投籃。
他很清楚,這是當今聯盟的潮流。
不論你身處什麼位置,隻要能投得一手好的三分球,你就能在聯盟之中擁有一席之地。
蘇北當然也很清楚,自己目前對於獨行俠和卡萊爾的戰術體係,還不熟悉。
他依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訓練和理解教練的戰術並融入球隊。
連續比賽當然能加快這個進程。
但是,最快的手段,還是在訓練中來進行。
在nba,對於教練來說,訓練或許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競技體育和一些傳統表演類節目或許是一回事。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這樣的至理名言通用於很多門類。
籃球亦是如此。
為了球場之上的48分鐘,主教練在訓練中必須投入更多。
在主教練的管轄中,除了這些球員,他還會有一個教練團隊或是教練組。
這個教練團隊中,包括教練助理、進攻教練、防守教練以及若乾的訓練師。
這個教練團隊所承擔的任務也非常的繁瑣。
簡要說來,這個團隊首先是為主教練服務的。
主教練首先對球隊做出長遠的規劃,球探團隊和管理層將儘可能地在選秀或是交易中給主教練帶來合適的人選或是苗子,作為主教練長遠規劃中陣容的雛形。
這個雛形做好了以後,球隊便進入打造階段。
主教練會把這些雛形球員定好成型的目標,然後將球員分配給訓練師們進行個人特訓,儘可能用以達到主教練期望具備的技術特點。
然後,團隊教練們會訓練這些球員之間的配合和戰術執行能力。
最終,當這些步驟都完成時候,才是球迷們在場上所看到的,主教練指揮調配著自己的球隊,進行一場48分鐘的nba比賽。
球迷們大多是看不到場下這些艱辛步驟的,他們能看到的比賽部分,隻是主教練工作職能冰山的一角。
主教練的職能並不隻是臨場指揮這麼簡單,也不單單隻是布置幾個戰術。
判斷一名主教練優秀與否,在於他打造一支球隊的能力。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支訓練高度成熟的球隊,即便主教練不在場,他們也能夠順利完成自己的戰術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