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寧風致必須如此做,才能穩固住七寶琉璃宗現如今的地位。
七寶琉璃宗,藏書閣。
武魂沒有攻擊力,武魂無法突破至魂鬥羅,這讓寧風致走上了一條與旁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寧風致平時是很忙,卻也不是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也有閒下來的時候。
以前,寧馨璃在宗門的時候,他閒下來了,也會去尋她聊聊家常。
榮榮的話,十有八九是跟著劍叔和骨叔的。
現在,寧馨璃不在身邊,寧風致就來到她時常呆著的藏書閣轉一下,睹物思人。
也許是因為名字叫七寶琉璃宗,故此,宗門裡很多建築都與“七”這個數詞有關了。
七寶琉璃宗的直係武魂有缺陷,鮮有能突破至魂鬥羅層次的。
因此,魂力達到上限的他們,就會將精力分散至其他方麵,比如研究學問、修煉精神力等。
他們發現,修煉精神力,可以讓魂師更好的利用自身的魂技。
分心控製功法,便是由此而來。
“分心控製法”是大陸上廣為流傳的,但是《分心控製功法》卻是七寶琉璃宗的前輩編撰而成。
前者,隻是一種一心多用的技巧。
後者,卻不止是如此,它還是一種能促進魂師更好地修煉魂力的功法,同時也是一個幫助魂師用以修煉精神力的門路。
魂技的種類,稱之為“技”。
魂獸有天賦,魂師通過獵取魂環,使自身的“技”得到提升,然後通過練習從而熟練地運用。
魂力的積累,稱之為“體”。
魂獸可以修煉,魂師同樣能修煉,卻都是“體”的積累,隻不過雙方的量詞不同,上限也不同。
魂獸的量詞是年份,上限是十萬年。
(這是寧風致的視角,能知曉的隻有十萬年,有更高的,但前人無從知曉,也就是情報失誤。)
魂師的量詞是級彆,上限是一百級。
研究學問,自然離不開藏書閣,這裡積蓄了先輩們的知識儲備,也網羅了大陸上的各類傳聞。
鬥天百級,便是寧風致在藏書閣中看到的。
且不說百級,就是九十九級,也不是十萬年魂獸可以抗衡的。
所以,才有了——十萬年魂獸化為人形,企圖突破百級。
上限是魂師強於魂獸,下限卻是魂獸強於魂師。
正常情況下,魂師的壽命隻有百年,突破封號鬥羅以後,也才能活個不足千年。
魂獸就不一樣了,它們隻要不被天敵,或者人類擊殺,就可以一直生存下去。
一般的百年魂獸,在魂力的積累上,就要比魂師乃至大魂師要多。
一般的三、四萬年魂獸,要比一名魂王乃至魂帝的魂力多得多,人類若是想要將其擊殺,需要集齊多名魂王合力。
一名九十九級的魂師,是可以輕鬆的將一隻十萬年魂獸殺死。
但是,一名剛突破的封號鬥羅,卻無法與一隻十萬年魂獸相抗衡。
這就是“技”與“體”。
精神力的積累與使用,稱之為“心”。
前人發現,光是通過頻繁的練習,是無法讓魂技更好的運用起來的。
他們在修煉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不是魂力的東西,修煉這個東西,反倒是促進了魂技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精神力。
精神力的提高,促使了魂力的合理分配,使魂師對魂技的施展更加的得心應手了。
魂師多擅於技,魂獸多強於體。
技體,從心,心強者,則強。
白光一閃,寧馨璃的身影再次出現,已然是回到了最初的那個房間。
這個房間看起來空蕩蕩的,寧馨璃抬起頭,上方仍舊懸掛著許多的珠子。
她看不見那些珠子裡有什麼,因為珠子的周圍始終圍繞著白蒙蒙的霧氣。
這些白霧,彆人或許未曾見過,於寧馨璃而言,卻一點也不陌生。
她上一次見到類似的白霧,是在生命之森,在那裡,寧馨璃進行了神考的第一考。
這些白霧,能阻礙精神力的探知。
想要揮散白霧,有兩個條件。
其一,需要寧馨璃先觸碰到它。其二,便是她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精神力。
首先,那些珠子飄浮在空中,寧馨璃一沒有飛行能力,二沒有讓它們下來的本事。
其次,寧馨璃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精神力足夠將那些珠子周圍的白霧給揮散。
已知,白霧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精神力。
未知,不同地方的白霧,需要消耗的精神力又是否相同呢?
比如說,二十級的藍銀草與三十級的藍銀草,沒錯,本質上都是藍銀草。
可是掙脫它們所需要的力道是不同的。
再比如說,水與火的關係。
水的強度高於火,當然會將其澆滅。但若是,火的強度高於水,它也能將其蒸發。
本質都為水、火,卻又都有很大的不同。
“喂,這裡有沒有人呀?”
考核是極其困難的,同時,也是極其枯燥的。
原本呢,寧馨璃隻認同這句話的前半句,對後半句很是漫不經心。
直到,她經曆了這第三考。
傳承的第一考,是在“生命之森”中進行的。
一開始,確實也如同現在這般,寧馨璃的周圍儘是觸手可及的霧氣。
可是,後來就不一樣了,生命之森裡有著許多的森林守護者,“綠”也會時不時的冒出來。
傳承的第二考,是在“殺戮之都”中進行的。
在那裡,寧馨璃見到了唐三,有他陪在身邊,即便他們身處“殺戮之都”那樣的地方,又何妨?
與前兩次考核相比,這第三次考核,真的太過枯燥了。
是的,枯燥。
這一次考核,寧馨璃倒是見到了不少人,卻也僅僅隻是見到了而已。
她看得見對方,對方卻看不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