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看了下沙灘,今天的鱟明顯少了很多,看情況大多數鱟已經完成了繁衍後代的任務,返回深海了。
不過,這場繁衍盛宴裡,有相當數量的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有的翻不過來,硬生生被太陽給曬死。
有的則是被白鷺和賊鷗殺死的,沙灘上,依舊有不少海鳥在享用這場白送的美餐。
陸海觀察了漲退潮,今天是活汛,跟前幾天的死汛不同,漲退潮還是很明顯的,一般海邊的漁民都習慣漲潮下籠,退潮收。
不過一漲一退,至少需要十個小時的時間,現在的時間是下午三點,若按照老方法的話,起碼要淩晨才能把地籠收起來。
在加上冷卻時間的限製,陸海也沒法等退潮的時候進來收,如果超過12個小時的話,地籠裡的海鮮,就會全部暴露在太陽下,活活給曬死。
陸海看著眼前那片海,還是太缺錢了,要是有錢的話,多買一點探索空間,直接可以到深海區下地籠了,也就沒那麼多麻煩事了。
算了,晚點就晚點。
陸海把地籠拋進了海裡,隨後把那些改裝過的捕鼠籠,全都埋在了岸邊青蟹出沒的區域。
最後,則帶上了撬生蠔的工具,開啟了苦逼的工具人生涯,手掌那破掉的水泡接觸到海水的瞬間,陸海牙齒緊咬,真的超級想罵人。
撬蠔日當午,
汗滴岩下土,
誰知盤中蠔,
粒粒皆辛苦。
陸海覺得自己可能是最苦逼的小說主角了,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苦錢,要是能給自己換個花錢係統那該有多好。
可能是孰能生巧的緣故,陸海發現這次挖蠔速度明顯快了許多,一個小時不到就已經挖了兩大桶,大概有300多個。
順道撿了不少螺。
有海螺也有響螺和椰子螺以及七八隻野生的海參,看樣子還挺大隻的,上一次黃花魚大多都是老陸給吃掉了,這幾隻海參可以給老媽補一補。
挖到後麵時,陸海眼前一亮,意外發現了眼前的峭壁上長著一堆非常醜的貝殼。
看到這個東西後,陸海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剛才還想著要吃什麼,沒想美食就出現了,陸海真的是愛死這個折疊空間了,真是什麼東西都有。
這種長相奇醜,有點像手掌,又有點像筆架的貝殼,在他們本地被叫做“龜足”,其學名叫做藤壺。
不過跟那種被人稱之為“地獄美食”的鵝頸藤壺卻差很多,龜足比較小,肉是長在後麵的。
這種東西算是比較少見的,一般海鮮市場也不會賣它,隻有在靠海的酒樓或者農家樂才有,聽說某寶有在賣。
龜足這種東西非常的美味,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清蒸,唯一的缺點就是肉太少了,一大盤龜足挖不出一兩肉來。
麵對美食的誘惑,陸海從工具人模式跳了出來,變成了一個勤快的美食家,他在岸邊撿了一些柴火。
然後搬到了這些龜足的下方,接著把柴火引燃,火焰熏烤著龜足,可以看到成片的龜足因為熱度不停扭動著身軀。
看起來賊惡心。
不過惡心隻是暫時的,沒多久後,就傳來了龜足被烤熟的香味,汁液不停地低落下來,這時候龜足根本不用撬,用手直接就可以掰下來。
龜足本來就不大,可能吃的地方更小,想吃它必須要掰掉貝殼下那個長的跟蛇皮有點像的硬質外殼。
掰開後。
會露出一個大概兩三厘米的白色肉柱,這個才是能吃的地方。
一口咬下去,口感十分緊致q彈,感覺跟鮮蝦的味道很像,一口一個就如同磕瓜子一樣,雖然不能讓你吃飽,但卻非常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