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小結_捉刀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四卷小結(2 / 2)

嶽觀月關門門主,和清水洞洞主等人均為九煞島所殺;

黎雪鬢瀟湘派掌門,曾身中某九煞島殺手的幽冥鬼掌;

於塞鴻雲墨派一位已故長老的弟子,在無量宗伏擊九煞島殺手時,被某九煞島殺手以一式落塞鴻擊殺;

某九煞島殺手左手使劍,右手使刀,會使用幽冥鬼掌第二重天,還以落塞鴻一式擊殺雲墨派於塞鴻;

許觀海無量宗宗主;

羅輕寒劍狂,天下頂尖高手,落塞鴻因他而聞名天下;

東海劍魔曾一人之力擊敗天雲三猛,卻被羅輕寒以落塞鴻誅殺的劍客;

淩波碧海派弟子;

陶路遙桃柳門弟子;

王非王五陽派弟子,王侯弟子,侯非侯雙生胞兄,比侯非侯在右眼處多一顆米粒大的痣;

侯非侯五陽派弟子,侯王弟子,王非王雙生胞弟;

路仁曾刺殺虞國皇帝的矮個子天下頂尖高手;

黑衣人保護虞國皇帝的神秘高手;

宗星河前刀帝,曾向戴夫人留下“消愁”位置;

蓋木、歐瓦北海昆侖宗的兩位天下頂尖高手;

王侯、侯王原名分彆為韓霜,梅傲雪,二人並稱“王侯雙俠”,率領五陽山正魔大戰幸存者,在五陽山的紫陽崖下建立五陽派隱居;

陳劍天前碧海派掌門,被某九煞島殺手所殺;

朱丕前桃柳門掌門;

天雲三猛紫衣衛的三名統領,老大宇文猛,老二宇文剛,老三宇文勇;

李統領紫衣衛統領,左手使劍,深受羅輕寒與燕天師信任;

陳叔夜紫衣衛副統領,右臂曾被洪辰斬斷,現已接上完好如初;

羅輕寒紫衣衛指揮使,被稱為“劍狂”的天下頂尖劍客;

夏菩提曾經的妙手仙醫;

無名女子三十年前敗儘南越高手的天下第一劍客。

階段總結

由於各方麵原因,本卷的創作,前後長逾一年。好在本卷出場人物與勢力雖多,劇情不至於漂無邊際,以洪辰南下尋找檀杭島為主線,加以關鍵人物陳圖,帶出武林中過去與現在的明暗交織大事線索。雖然新出場的人物們大多不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正如世界中大家本就是天涯逆旅中難以留下雪泥鴻爪的匆匆過客一樣,恰與本卷主題所相對應。

引用

卷首語“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裡人”出自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羅輕寒彈唱的“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登高梯。”出自晏殊《浣紗溪·黃鐘·第三》。

“菊傲寒霜梅傲雪,男兒寶劍傲王侯。”出自老舍《贈木村菊男》。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芒。”出自《後漢書》。

杜宇與鱉靈的故事引用自巴蜀傳說。

本書武功補充說明及作者對武俠文化中武功的理解

第一卷小節中已指出,內功分為下三境(悟氣、覺明、入微),中三境(破曉、遊空、遁天),上一境(千軍)。內功境界決定一個人的內力領悟程度,與內力深厚程度有重要關聯但不呈絕對正比,與力量大小,速度快慢,武功高低無絕對關聯。至於本書所寫的外功武學招式與動作,則大抵取材於我國傳統的技擊術,即通常所謂的“武術”,作者本人非專業武術運動員,隻憑部分查閱到的資料訊息及個人的動作想象進行描寫,並不與現實或其他文化作品中的武功招式共通。

內力真氣,為小說家所虛構的一種可為人體運用的奇妙力量。作者個人考究,內力真氣的起源當是古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結合。印度文化中的三脈七輪,與中國文化中的經絡氣脈(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有相似之處,佛教密宗與道教關於二者的異同及優劣的理論,爭論至今。瑜伽術中關於人體內能量中樞的概念查克拉,經武俠小說家本土化演繹,即為武俠小說中的內力真氣。

另,武俠文化中,常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法,少林寺翻譯印度佛教經文時,將部分修行術也一並翻譯過來,演變為可修內力真氣的武功心法,經過長久歲月中無數武林宗師的豐富與發展,就有了成千上萬種的武功,達摩老祖與《易筋經》等等傳說,可與之相互印證。

內力真氣的起源,為宗教理論下對人體的玄奇幻想,不可用科學理論來解釋。內力真氣的本質,也與仙俠小說、西方奇幻小說。東方高武玄幻小說中的法力、魔法力、靈力、鬥氣等等無甚區彆。武俠小說,心法武功並非現實中的武術,而與仙俠玄幻小說中的功法類似,隻是動作招式,取材於我國的武術文化。

追溯武俠小說的起源,先秦時期即有誌怪小說流傳,同時期便亦有了“俠”的概念,但武俠小說真正有了相對完整一些的雛形,則在唐代的筆記小說當中。中晚唐時期,安史之變結束,宦官逐漸專權,牛李黨爭導致官員形成集團互相傾軋,甘露之變中大量文武官員被殺,滿朝文人官員麵對政事無可奈何,轉而延續了南朝文人的誌怪小說創作,創作了大量筆記小說故事,與廟堂相對應而充滿了奇人異士的“江湖”的概念,便誕生於其中。筆記小說充盈著玄奇、驚悚、靈異、武俠、修真等元素,所寫內容多為朝廷秘史,異域傳說,坊間奇聞,名士怪談,仙佛妖鬼,幻術道法等等,為今日幻想類小說的重要源頭。無論是當代武俠小說之源的還珠樓主,武俠小說類型文學代表作家金庸,古龍,到文學巨匠魯迅,老舍等人,創作無不深受筆記小說的影響。雖然,相對而言,武俠小說亦受到了明清時期的公案小說及曆史演義小說重要影響,但武俠的真正特征“武”的起源,實質並不比玄俠、仙俠、玄幻更加科學。至於現當代文學的武俠小說中所出現的內力真氣係統,在小說家筆下,有一定的理論邏輯,能服務於劇情即為合理,至於部分人要求內力真氣係統去和科學規律進行嚴絲合縫的契合對應,實屬難為。

在本書,第一位明確指出內功境界的王遠威,武器為三百斤的冷金刀,也是本書目前為止使用武器最重一人,之所以用此重武器,一方麵是他身材魁梧,肌肉發達,再以內力真氣來增幅個人力量,自然比常態下所能擁有的力量要大,另一方麵冷金刀也非他常用武器,對強敵方令門人拿出。其他內功境界與王遠威相同或超過王遠威的角色,一般使用的武器仍是十斤到三十斤之間,一來方便攜帶,二來武器體積小重量輕,可使用的武學招式也更加靈活,但威力就不及重武器這麼大了。不過,以本書設定,角色隻要身體得到充足鍛煉,並且內力真氣的蓄積足夠深厚,想要拿起數百斤重量物品,或撼動上千斤乃至近萬斤重量物品,皆可做到。

現實中,部分武術格鬥愛好者尚可用二三十斤長槍耍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武術套路,而他們的身體力量,未必及得上專注於提升身體維度與力量的健身愛好者。筆者本人的臥推重量可達八十千克,雙手各舉二十五千克啞鈴雖略感吃力,亦可連做數組,但這樣的水平,在健身愛好者當中,隻是中遊。有些大肌霸,拎起百二十斤的成年人來,簡直如華農兄弟拎雞一般輕鬆。可見,即便是現實中,一名常年進行專業健身力量訓練,有了極高的身體素質,且學會了長兵器武術套路的人士,能用起五六十斤的大刀重戟進行套路演示,理論上也是可行之事,遑論小說中有內力真氣這種玄奇力量的角色了。

武俠小說裡,角色飛簷走壁,一躍數丈,乃至水上漂浮,掠空滑翔,以及攜帶數百斤重量物品步履如飛,皆屬正常。即便是現實當中,很多專業的跑酷選手憑借肌肉力量和個人訓練出來的專業技能,已可做到翻躍三米以上的牆體,在城市的建築屋頂上自由穿梭等等。國內外均有大量跑酷高手活躍在城市當中,拍攝了大量超高難度,令人歎為觀止的視頻,上傳到各視頻網站上。武俠小說中的輕功,則屬於基於現實中人物所能實現的動作,加上小說作者設定的內力真氣係統的加成,進行的合理幻想。

又如,武俠小說中類似獅吼功之類的音波功,從文字描述上是靠著高響度的發聲來震蕩他人的經脈,臟腑。但現實中,能對人體造成實質性殺傷的,為高震蕩幅度的次聲波(即振動頻率小於二十赫茲,不進入人體聽覺區間,波長長,部分頻率容易誘發人體共振的聲波),上至核彈爆炸,火山噴發,海嘯,磁暴,龍卷風,下至汽車行駛,鼓風機,擴音喇叭,都會產生次聲波、音波類武功即可理解為以內力真氣係統為基礎,發出次聲波,以對他人造成共振殺傷的武功。本作品中劉世良的雲龍吟,羅輕寒的離恨苦,路仁的虎吼功,皆屬此類。自然,相關衍生的也可有超聲波類的武功,比如能以超聲波震碎人體內的結石,起到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

至於真氣離體,化為護體罡罩,裹兵劍罡,乃至能揮出隔空劍氣,以內力融化金屬,都屬於武俠小說角色在內力真氣係統範疇下,符合這種玄奇力量幻想邏輯的行為。隻要不是移山填海,指滅星球,破碎空間,逆轉時光,穿越次元等等此類明顯高於約定俗成的內力真氣係統力量體係所能達到的行為,並不可視為超越武俠的概念。

綜上所論,武俠文化中的武功,本質是一種來源於現實規律卻又脫離現實規律的玄奇幻想力量,但在創作者及文化受眾中,又有一定的約定俗成限製,需與力量係統和表現力皆有不同的仙俠修真法,中武玄俠及高武玄幻修煉法有較為明確的區彆劃分。隻要創作者的描寫與敘述滿足符合自身給出的設定,即可視為合理,而部分人過分追求武功和現實相關聯的邏輯性,想讓武功去完全符合物理化學與生物規律,實屬舍本逐末,無理取鬨。


最新小说: 畢業後,我和契約姐姐假戲真做 末日,我創造了第五天災! 穿越三年,你跟我說這是大唐? 在民族資產的路上 明末:從邊墩開始滅清覆明 從成為皇帝開始無敵 我叫張凡,隻有億點點實力 漢末真龍之睥睨天下 科研係學霸 趙進李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