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拿出電子地圖,看了一下,這個房子就是把頭第一家。
楊希再拿出劉嘉年報的表看了看說“您叫張桂花?”
老太太說就是我。
楊希接著把信息挨個跟張桂花核對了一下。
楊希問張桂花“那你兒子和兒媳婦正常一年能回來幾個月?”
張桂花說“也就兩三個月吧。”
楊希想了想就跟張桂花說“那麻煩你了,我們去下一家。”
張桂花說“現在基本都是老頭老太太。前麵那家剩老兩口了。”
劉嘉年說“那我們走了,三嬸。”
張桂花倒是熱情,跟倆人說“那你倆中午回來家裡吃唄,都這個點了。”
劉嘉年說“哪天的,我們這還的乾活呢。”
說完倆人就走出了這個院子。
楊希問劉嘉年說“村裡像這樣的情況多不多?”
劉嘉年說“這麼說吧,我在村裡算年輕的。”
說完哈哈一笑。
楊希現在就是不敢確認這個外出打工怎麼算。
楊希看是周六,也不好意思給巡防的張文海打電話,但是覺得這個先應該標記上。
楊希和劉嘉年又走了幾家,楊希看了看,發現劉嘉年弄得基本算是合格的。
就是很多家裡兩口子就寫一個電話,還有就是這種外出打工,冬天還回來過日子或者春種秋收都回來這種情況沒有標記。
楊希跟劉嘉年說“這種情況,你在下麵標記一下,在打工後麵最好還能問出在哪打工,每年回來幾個月。”
楊希說“總體說,劉大哥整的還是不錯的,那我回去了,你自己在完善一下唄。”
劉嘉年跟楊希走了幾家,一看時間,已經快十一點了。
劉嘉年說“你第一次來,我安排你去陽山街裡吃點飯唄,來了都是客人。”
劉嘉年的態度還是比較誠懇的,不像是假惺惺那種。
楊希笑了說“啥客人,我就是社區民警,以後還得麻煩你,我就直接回單位吃飯了。”
劉嘉年說“那你能找到路不,我給你送回岔口。”
楊希說“不用,我慢慢就騎著回去了。”
楊希騎著電動車往單位走。
楊希邊走邊想,幸好村裡還要綜治協管員,要不然自己就是累死了,也乾不完啊,一家最少也得十分鐘,前提還是家裡有人。
剛才走了半天,還沒有走完村子裡的一個組。
這個跟網上標記點位不一樣,自己看少於20家的直接標記一個點位,加上確定坐標也就兩分鐘,這20家走完不得倆小時啊?
還有就是這個打工情況的界定這還需要問巡防大隊。
有一個值得開心的就是地球村地圖真的太實用了,對了幾戶人家都確切無誤,都是真正存在的房屋。
要是沒有這個地圖,自己再跑一次點位和坐標那就得累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