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連山肅聲說道,“就算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選擇殺了他!”
“師父,我也不後悔。七七事變之時,我正在北平城中,如果師父您當時也在場的話,殺的小鬼子,肯定要比我多。”
丁連山略微沉默了片刻,突然欣慰的一笑。
“好,好!”
看著丁連山認同了自己的做法,周遊再次朝著他跪了下來。
“師父,請傳我暗殺之術。”
在北平戰場上,周遊也發現了,自己殺死再多的小兵,對方的進攻節奏也不會停下,隻有殺死對方的指揮官,讓其群龍無首,敵人陣型就不攻自破。
而丁連山的暗殺之術,就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丁連山早先並不願意傳授周遊暗殺之術,但是如今在發現周遊也踏上了他的老路之後,立刻傾囊相授。
因為丁連山知道,不管他傳授不傳授暗殺之術,周遊都會走上抗日救國這條路,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讓其把暗殺之術全部學去,也能增加一些生還的幾率。
“這是一條不歸之路,這些年來,師父從來沒有後悔過,也希望你以後也不要後悔。”
“是,師父,徒弟記下了。”
至此,周遊藏身於金樓後廚,隨丁連山學習暗殺之術,直到他學成離去,沒有被任何一個其他人發現。
臨分彆之前,周遊勸告丁連山“師父,日寇來勢洶洶,國黨一味祈求和平退讓,隻會助長日寇囂張氣焰。這樣下去,佛山淪陷,也是早晚之事,您老人家還是要早做打算,或可提前前往香江。”
丁連山看看周遊,欣慰一笑“相比於師父我,你還是顧好自個。放心吧,這些年來,師父已經習慣了東躲西藏的日子,就聽你的,如果事不對,我就前往香江,如果倒時我還沒死,你也沒死,可往香江尋我。”
聽到丁連山答應下來他的意見,周遊這才算放下心來。
至於丁連山說的死不死的事情,他倒是不太擔心,丁連山會比彆人想象中活的時間長,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更大的可能是他自己活不了那麼長時間。
戰爭不是兒戲,誰也不敢保證能在這場戰爭中全身而退。
十月,周遊北上滬市。
到了這個時間段,淞滬會戰已經來到了尾聲,在謝晉元的領導下,“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
周遊無力挽救這些人的性命,即使這場戰鬥,在國黨領袖看來,更像是一場秀,用來博取國際的關注和同情。
但是對於“八百壯士”來說,他們都是真心實意的,並且為此付出了生命的抵抗日寇侵略。
在這場戰鬥中,日軍不僅見識到了中國軍人的頑強抵抗,也被一個神出鬼沒的幽靈收割著士兵的生命。
以周遊一人之力,終究是難以阻擋大廈將傾。
一橋之隔,卻是兩個天地。
淞滬會戰結束,周遊毅然離開了滬上,轉戰南京。
周遊知道即將有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會發生,但是人微言輕,他可以借著宮寶森的能量,聚集起一些武林人士參與抗日,卻在大勢上,沒有任何辦法阻擋曆史的進程。
隨後的時間中,周遊來往全國各地,不知受了多少傷,也不知親手手刃了多少敵人。
這一度讓他忘卻了時間,全身心的撲在了抗日救國之中。
在這期間,周遊也沒有忘記馬三投日的事情,到了一九三九的年底,周遊抽出身來,坐上了前往東北的火車。
宮寶森對他有傳道授業之恩,周遊不能眼睜睜看著宮寶森死在馬三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