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穆老夫人不滿足,她知道自己貪心,她希望自己的兒子,還有孫子們,一個個的都活到胡子花白,活到能夠解甲歸田的那一天。
其實不難不是嗎?穆老夫人眸光中微微帶著幾分心酸,但還是充滿希望地微笑著望向席上的安國公,大兒子已經四十好幾了,最小的老四也已經快四十,若是邊關安穩,再過上十來年,熬到兒子們六十歲,就可以上疏請求卸甲了。
到時候,孫子們也都有三十多了,她都該抱重孫了!她的紅裳,也早該嫁出去有孩子了。不知道紅裳的爹爹卸甲的那一天,她能不能回京來探親。希望她這個福氣很大的穆氏夫人,能夠看到那一天。
二月二這日轉眼就過去,日子似乎真的如往常一般,穆鐵衣還是如往常一般天天帶著弟妹們做早課、讀書,在小武場與弟弟妹妹切磋時,還是一樣毫不留情。
不一樣的是,他開始每日早起去妹妹的院子,接穆紅裳一起去做早課。他開始天天一大早就笑嘻嘻的站在穆紅裳的院子裡,隔著門叫妹妹起床,嘲笑她懶惰。
而穆馳衣,也在差不多的時候,和穆鐵衣一樣,開始日日去穆錦衣的院子,等著自己的小弟弟起床,一起做早課。
另一點不一樣的是,安國公夫人變得很忙,穆馳衣的親娘,穆三夫人李氏也變得很忙。兩位母親日日操心兒子的行裝,幾乎無暇他顧。
二月似乎一眨眼就過了,樹上的杏花開了又落。三月初九,春桃爬滿枝丫,這一日是穆馳衣的十八歲生辰。
安國公夫人依舊在崢嶸閣設了宴,穆老夫人依舊自己花體己從外麵請了鼓樂班子,她還是歪在榻上陪著孩子們整整一日。家裡人依舊聚在崢嶸閣整整熱鬨了一日,孩子們依舊吵吵嚷嚷,紛紛嚷著要穆馳衣喝了酒才可以收生辰禮。
唯一不同的是,穆三夫人在席上喝了很多的酒,笑得也比往日更燦爛些,她拍著兒子的肩膀感歎:“馳衣這樣快就長大了啊!再一轉眼,錦衣也要長大了,日子過得好快啊!”
是啊!日子過得好快啊!穆馳衣生辰後沒幾天,他和穆鐵衣就要一齊出發去北境了。
穆鐵衣和穆馳衣出發前幾天,行裝都整理得差不多了。穆家的孩子們想要單獨給哥哥們踐行,因此穆青衣帶著弟妹們湊了錢,在京中最大的酒樓魁星樓定了一桌酒席,大家商量好了決定出去吃。
穆家孩子們素來少出門,並不像京中尋常官家子弟一般,偶爾呼朋喚友地在酒樓茶肆相聚。眼看著穆鐵衣和穆馳衣將要離京,安國公夫妻也沒打算非要拘著孩子們在家,很痛快地就點頭答應了讓孩子們單獨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