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界裡帝國養成!
解決這夥馬匪,歐陽部天陽城到秦氏的神源村之間就再也沒有一千人以上的馬匪團夥了。這條商路已經沒啥大礙了。
關於俘虜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一直隨身待著也不是個事,第一批俘虜已經有了三個月觀察,隻有極個彆還沒歸心。俘虜們一直很聽話,所以關注就少了許多,從西征開始到現在,俘虜了七八萬,除去放回衛旗的還剩有三萬多馬匪部眾和四百多汗庭親衛。救好的重傷汗庭親衛,對秦漢的忠誠也非常的高,做事也最為積極,隻有馬匪部眾的青年男子有些偷奸耍滑,匪性難改。所以秦漢決定以四百汗庭親衛為基礎,再向沒殺過人的馬匪俘虜招四百,然後向隨行部眾青年招二百多人,組建一個新後備團,42後備團。
從36後備團調副職軍官升42後備團正職後,兩個新後備團41和42團緊跟36後備團訓練步伐。其中白大牛的41團進步最快。鳳營則完全讓歐陽飛燕掏騰,期間秦漢也去看了看,什麼也沒有說。
歐陽飛燕對鳳營定位偏向修行,和管理,打仗研究不再是重點,文化類教授占了大部分時間。她也隻保留一曲武力擔當,軍事訓練也不再以殺敵為主了,也就軍紀要求沒有落下。
秦漢時常帶著表哥柳神智去巡查各部民眾和軍隊。秦漢也發現了柳神智在軍情處置的天賦,對局勢很有敏銳性,情報分析能力也很強,所以秦漢要他建立直屬於他本人的軍情處,營級以下人員任其挑選。
軍情處等級為乾員,精英,都頭,百將,指揮使,都統。左右都頭轄管十人。左右百將各轄管百人;四方指揮使各轄管四百人。五方都統協助軍情處長管理。軍情處專司軍情刺探,回傳和策反敵人等,待遇比照對應軍職升一級給,獎賞按功勞大小來決定。
秦漢要求表哥柳神智要弄出軍情處的保密製度和特殊傳信渠道。
柳神智拿著秦漢就去挑人了,他首先去了馬匪俘虜營,這個營地也隻剩真正的匪徒了,其餘三萬多人被分衛設旗置屯了。
柳神智找到鷹老三,不知用了啥辦法,讓鷹老三心甘情願的答應入夥了。軍情處就在其東拉西扯下初步建立起來。
秦漢率眾繼續東行,有時看見有水草豐美的地方就設個衛,置個旗。
正當秦漢和歐陽飛燕帶著鳳營巡視時,軍情處長柳神智找來。給秦漢遞了情報,探子來報,有大股北原右賢王騎兵南下。
秦漢立馬回大帳,命令三個後備團長即刻起提升警戒等級。命令第二迎敵。對於右賢王部的這種挑釁行動,秦漢決定打殘它。隨後傳令千水湖大營進入戰備,命令秦衛軍一團,三團接令後即刻北上迎敵。四至九團留守大營並警戒東海城方向。
夜睌,第二軍傳信來報,北方三千公裡處有大股騎兵,向著東遷大營而來,人數約有六萬。聽完情報後,秦漢心裡也一發狠了,我都還沒去招惹你,你卻想來搶我的部眾,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隨著勢力的發展,秦漢威勢更勝從前了。對於北原右賢王部的打劫,他第一反應就是狠狠地報複回去。
天亮時,已經傳來軍報,第二軍的先頭部隊秦衛軍二團已與敵交戰,敵人南進速度減緩,預計再有兩天,敵我雙方地麵部隊即會交戰。
秦漢交代由歐陽飛燕和九姐秦雅兩人,要他們見機行事,不可以身犯險,保全自身安全為重。兩女猜到了秦漢會去前線,所以認真的點了點頭。
秦漢召集三個後備團長和表哥柳智,命令大家聽候夫人歐陽飛燕的吩咐,保護好部眾的安全。交代了柳智讓其將情報抄送一份給歐陽飛燕。感覺沒什麼後,秦漢帶著一什傳令兵就向北飛去。
有敏感之人猜到了戰爭將臨,從後備團減少訓練,加強巡邏開始,傳令兵就一批批的來回跑,這是戰前的征兆。由於有書記員在衛旗中大力宣傳,部眾十分相信秦漢軍主能取得勝利,難道右賢王部能有大汗本部強?所以他們也沒太緊張。
秦漢追上第二軍,與回哥彙合後,把一批箭矢和療傷丹藥讓後勤領去後,秦漢轉向東北與北上的秦衛軍一,三團彙合。奔行兩千多公裡後,秦漢與大哥秦寶和五哥秦忠彙合,簡短擁抱寒暄後,由大哥秦寶為秦漢講解了千水湖大營的大概情況。
秦漢聽後點了點頭道“辛苦眾位哥哥姐姐們了,我們長話短說,戰後再好好聊聊”。隨後秦漢把軍情也告知兩人,並簡要闡述了敵我雙方態勢。
秦漢讓兩人去支援第二軍,他將再次去偷襲右賢王部王庭。秦寶兩人說什麼都表示至少有一團跟隨在秦漢身邊。見他們如此,秦漢也把大概計劃說了一下。並表示這是讓他們學習大兵團指揮能力,為今後擴軍打下基礎。聽到秦漢如此說了,他倆也就勉強同意了秦漢的計劃。再三叮囑後,兩人留下一曲兵馬,便帶著部隊向西北而去。
對於那六萬北原右賢王部的騎兵,秦漢沒太在意,畢竟這次有三個團的親衛軍,再加上二萬全著鎧的騎兵,戰勝是沒有懸念的,他隻在乎交換比。對於戰場統帥,秦漢也向大哥和五哥溝通過,讓他們配合老十三打好這一仗。兩人都堅定的表示沒問題。雖然他們十五人不是親兄弟姐妹,但在感情上卻勝過親兄弟姊妹。
秦漢向著熟悉的右賢王部王庭所在飛去。
隨著第二軍大軍北上,卻出現了了奇異現象,沿途遇到的部落看見秦軍軍旗不僅不逃,反而迎上大軍說要歸附。這情形讓大家都有點不好決定,便派出飛騎向秦漢和東遷大營問計。
歐陽飛燕接報後,找來秦雅和柳智,讓大家議一議。秦雅和柳智一致認為可接受,但部落不得南移。歐陽飛燕卻搖了搖頭表示“無妨,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去接收部落歸附,南遷與否,可交由部落頭人決定。”
“嗯嗯,這樣也好,那我回信十三弟了”秦雅回道。
途中的秦漢接到飛鷹傳信,看後便回信“可”。
這些歸附的部落是受右賢王上次傷得太狠,出人出力沒落下好。戰後還增加上交的抽成,本來很困難的局麵就更困難了,部落新生兒都沒養活幾個,可見局勢之艱難。但他們南方親戚傳信來說,跟了秦軍後日子也好起來了,家裡添丁添財的,更有嫁去的女兒偷偷回來把親人往南方接,這就讓這片草原上的部落心裡極不平衡了,對右賢王的恨也加深了幾分。
他們見秦軍北上後,便知道是去和右賢王的軍隊打仗了。趁著現在歸附能少點意外,並且還可以避免右賢王大軍的征召,他們遇此機會當然要好好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