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界裡帝國養成!
夜晚的草原上風很大,有些中等部落開始收拾家當,拆帳篷的拆帳篷,趕牛,馬的人拚命的趕。走得慢的羊被暫時放下,秦軍書記員已經為他們登記好牲畜的數量了,並承諾他們向南走的活,秦軍會為他們補給的。
一些小部落見此也加入南逃隊伍中,有那些書記的承諾他們還是很相信的。有些觀望的中等部落見有人開頭了,他們也跟著開始行動。越來越多的人在收拾東西,動靜也越來越大,這讓右賢王的親信警覺起來,忙騎馬向軍營那裡衝去。由於秦軍的‘強迫’,在右賢王軍隊與部眾之間不得不拉開五十多公裡的距離。
下半夜,右賢王收到親信的來報,說後方部眾有人南逃。右賢王連忙以,從被禍爬起來,對著王庭手下大將命令道“勒部花哥,你速帶一萬人去攔住叛徒,執意不回的任你處置。”
“遵命我的王”勒部花哥接令後,點起一萬多騎兵,向後方趕去。他這一大動靜被秦軍飛騎所捕捉,報信回去回,第二軍待命的一個旅同一隊百人飛騎立馬前出阻攔。他們已經接到書記員傳信,所以事先就準備好了。
當右賢王派出軍隊時,秦軍也能立馬反應過來。還有二十來公裡就追上南逃部眾時,秦軍對這一萬多騎兵開始打擊,有秦軍三板斧,還有騎射追逐。有飛騎在放火箭照明,夜晚裡秦軍的準確度比白天差不了多少。但對於北原騎兵來說,夜晚對上秦軍和遇見死神沒有區彆,夜裡抓瞎,讓他們有力無處使。見秦軍飛箭如雨下,有一半才被參軍不久的騎兵立馬四散而逃,領兵大將勒部花哥再也約束不了部下,隻有他本部親衛一千多人圍在他周圍。他見秦軍加大對他們這裡的打擊力度,忙下令分散而回,在軍營彙合。
南下部眾見秦軍擋下了追兵,不由加快了腳步。而圍觀的,還在猶豫的部落見右賢王的軍隊又敗了,也紛紛加入南逃行列,近大半的部眾都開始南行了。
右賢王見勒部花哥敗逃回來,他氣得想斬了他,但左右將領勸住了他。都是一直戰敗,從前的沒被追責,現在追責的話肯會造成軍心混亂,同時也關係著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眾將領也就會大加阻擋了。
右賢王見決戰在即,殺將不利,也就同意讓他戴罪立功了。右賢王又派了二萬部隊去,他希望能拖住更多的秦軍,也決定天亮後就發動總攻,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了。不過他也讓妃子們帶好貴重的東西。
二萬人出了大營後,行軍磨蹭不已,更有小團夥半路開溜,等將領反應過來時,都溜走了五千多人了。他忙派親衛換下新軍的各級指揮員,但這讓一萬多新軍將士覺得他這是想吞並他們,誓死不從。本來不好說出來的想法被挑明後,這將領也不再遮掩啥了,命令親衛強製執行換將命令。騷亂不可避免,兩邊都喊殺起來,一方人多,一方戰鬥力強,一時打得難分難舍。
秦軍本來還想給他們這支騎兵來一次猛的,但不料自己人去乾了起來。秦軍旅長決定逼降這友部隊,狙殺逃跑者。
正在戰鬥的兩方人馬,聽到轟隆隆的馬蹄聲聲,本能反應出這是一萬人以上的部隊,由南向北,大概率是秦軍了。一方喜不自勝,另一方則急了,下手也就更重了,這也開啟了惡循環,你下手重一點,我也下手狠一點,兩方互不相讓。
秦軍把混戰雙方圈起來了,齊聲高吼道“下馬投降,投降不殺,反抗殺無赦”
北原新軍聽到後丈批下馬了,見那些不願下馬還有集中之勢,秦軍也開始近身突擊了。這讓北原將領有點竊喜,不擅近戰的秦軍輕騎居然貼身近戰,真的是天賜良機啊,他忙打起勁,讓麾下勇士教教秦軍馬戰。
秦軍在馬背躬傾著身著,三騎一簇,十簇一排,有距離,但恰好能相互支援。當三把唐刀對戰一把彎刀時,秦軍很輕鬆的就解決一個敵人,目標再轉向下一個目標。
不接受投降的北原騎兵就被這樣橫推著,剛才還信心滿滿的北原將領,此時也懵逼了,才轉投秦軍沒一傘的‘原同胞’這麼能打了嗎?見局勢出乎意料,他帶著親衛就往軍營逃了。隻有兩千多北原騎兵突圍出去,餘下絕大多數都投降了。
天明前的兩個多小時裡,右賢王沒有再派軍隊出來了。這次戰果不錯,光投降的就有一萬五千多,還有斬殺的,每個出戰的秦軍都大撈一把軍功了。
被攪了好覺的右賢王,天明起來後還有點精神不佳,戰前會議也開得三心二意。確定好左右中軍後,右賢王也再次向眾將承諾戰後瓜分的分成。特彆是北蠻援軍,五千人分去了三分之一的蛋糕,這讓不少將領犯嘀咕。
開完戰前會議後,一般主帥會走訪一兩個小隊,以鼓舞士氣。但右賢王有自知之明,現在他已經傷透了底層部眾的心,也就不會去走流程了,直接下令吃一頓豐盛的。
秦軍這邊,從細作那裡得知右賢王將於今早發起總攻。如今,第二軍同支援部隊都已做好決戰準備,共計三萬多人。
秦軍各將領激烈討論後,得出大致方案。此戰敵我兵力是41,要改變以往作戰方式。第一,要把敵人調動起來,必要時擊破敵陣。第二,要分割敵人,最後再各個擊破。第三,要聯動作戰,不給敵人包圍機會。秦軍隻分第一波一萬人,第二波一萬人,第三波五千人,常備五千的人作為預備隊。
都用過大餐後,雙方五公裡距離上相互列陣,都在打量對方。隻不過秦軍戰意盎然,而北原一方則凝重不已。
率先發起攻擊的是三個秦軍飛騎團,由他們試探敵人右軍。
由於右軍征丁充軍占比較大,所以石賢王部的陣型遲遲沒有補齊,這讓秦軍發現戰機。第一波次攻擊如洪水猛獸般狂泄而去,躲過北原騎兵的箭雨,從缺口處一擁而入,像熱油裡湧入一團水花,在軍陣中炸烈。秦軍第二波攻擊梯隊也緊隨其後,不斷擴大著戰果。空中也分出部分飛騎為他們指路,避開那些一時堅硬的小軍陣,力求敵陣中突擊不減速。
右賢王見秦軍突入陣中,忙讓手下大將率五萬大軍圍殲之。更多的北原騎兵圍繞著陣中兩波秦軍轉著,一些是在逃,也有一些是在追。
在秦軍猛烈攻擊下,北原騎兵軍陣被第一次打穿。見有大群北原騎兵追來,秦軍引敵拉開一段距離後再次回轉衝鋒。
見秦軍突然回轉,一些北原騎兵慌慌張張的搭弓射著弓箭,也不管敵人到沒到射程範圍之內。見著秦軍的軍刀馬上砍來,前方追擊敵人的北原騎兵忙向兩邊分散,把後方不明所以的騎兵敞開在秦軍的兵鋒前。交錯而過的瞬間,兩兩為組的秦軍戰士打擊了一個又一個敵人,北原騎兵像是草原上的牧草一般,被一片一片的放倒收割著。
右賢王下令中軍和左軍向秦軍突擊。見狀,第三波衝向敵左軍。北原騎兵左軍見將不由散開陣型,這下就跟不上中軍的速度了。而右賢王中軍則是空中飛騎的打擊對象,要說慘的就屬他們了。
左軍與秦軍一交鋒就體會到前輩的痛苦了,騎射不敵就算了,近戰更是不堪。這對敵將領的心理打擊尤為致命,有拚戰一把後的千夫長直接帶著手下脫離大陣,向遠方逃去。從眾效應的威力是巨大的,對於北原騎兵這軍紀不強的軍隊來說,逃跑也是一種戰鬥,左軍比右軍還不堪。兩個回合,近五萬大軍就已經崩潰了,戰心全無,隻顧著逃命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