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入救火的人越來越多,南大街的大火很快被澆滅。
柳晟帶著戶部安置受災百姓,襄王帶著他的一萬精銳,護衛百姓安全。
葉卿綰跟夏雪見等人也加入了賽華佗老先生的隊伍,為受傷的百姓包紮醫治。
大家齊心協力,南大街的情況很快被控製住。
等第二天皇帝得到消息的時候,一切早已處置妥當。
但作為始作俑者,戶部尚書跟九王爺依舊要被追責。
這次九王爺屬實有點冤,因為他重來之後,就已經把原來的戶部尚書給撤了,並且停了私炮房,沒想到居然還是炸了。
皇帝把彈劾的奏折直接摔他臉上,正欲罵他,襄王進來了:“父皇。”
看到皇帝的那一刻,襄王神色一閃而過的高興。
“父皇,此事與九弟無關,還望父皇明察。”
皇帝看到他,這才緩和了脾氣:“這次你做得很好。”
“此次功勞在大家,兒臣不敢邀功。”襄王說罷,將此次參與救災的名單全部上報上去。
皇帝有點摸不準他的想法,這可不像襄王的做事風格。
不過既然他如此說,皇帝也隻能論功行賞,對於九王爺,也沒有怎麼罰,就禁了兩個月的足。
然後又跟柳晟商討了接下來的安置問題,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雖然私炮房炸了,但是京中都是傳頌朝廷團結救災,以百姓為先的美名,所以皇上自然也不會再追責。
退朝之後,襄王沒有著急出宮,而是陪著皇帝在禦花園走走。
父子二人,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心平氣和的聊過天了。
“父皇。”襄王忽然跪在地上,雙手捧著兵符,遞到皇帝跟前:“兒臣幸不辱命,鎮守南方多年,如今南方安穩,兵符歸還父皇。”
皇帝愣了一下,這……
他這個大兒子,是受了什麼刺激了?
兵符可是一個將軍的命啊,也是他在朝中唯一的依托,他居然就這麼輕易的歸還了?
皇帝臉色很怪,不知道襄王到底想乾什麼。
但是襄王顯然沒想乾什麼,把兵符歸還之後,就起身道:“父皇若無事,兒臣先行告退。”
說完就要退出去,皇帝捏著手裡的兵符,忽然心下愧疚,叫了一聲:“扶桑。”
襄王一愣,旋即回頭,笑著應道:“父皇,兒臣在。”
“咱們父子很久沒一塊用膳了,今夜陪父皇一道用膳?”
襄王先是不可置信的看著他,隨即高興的道:“兒臣領旨。”
皇帝不知道他是怎麼了,但是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很高興,像一個得到父親認可的孩子。
皇帝有點恍惚,襄王像如今這般,跟在他身後喊父皇,好像還是三四歲時候的事了。
以前他們父子感情明明是很好的,為何後來慢慢就變了?
大概是他這個父皇沒做好,所以才讓他們父子離心。
整個晚膳用得也很愉快,襄王跟皇帝講了很多南方打仗的事,逗得皇帝大笑不止。
完全沒有顧忌什麼君臣之禮,就像尋常百姓的父子一般,其樂融融。
——————————————————————分割線
我想了一下,這樣重頭再來,確實太磨嘰太耗篇幅了,所以這個後宮番咱們再寫幾章重要的戲碼,填補一下遺憾,就結束了。
後宮也確實不怎麼開得下去,太傅太抗打了,不受我控製啊,所以咱們搞個熱熱鬨鬨的大團圓就算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