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上午的戰鬥,很多人都發現了近戰的缺點,那就是輸出距離實在太近,dps雖高,但是打不到人,用處不大。
漸漸地,很多人就開始換成了遠程炮。
遠程炮打的遠,輸出低,這就體現出了特裡斯坦級的另外一個優勢,那就防禦強大。
在眾多的戰鬥中,李逸就遇到過這樣的懲罰者級,速度在開了推子之後,也就2000出頭的速度,完全追不上特裡斯坦級,由於對方還采用的是攻擊距離較遠的集束炮,雖然能抗能打,但dps不足,根本不足以破掉3艘特裡斯坦級的互相搖修。
就這樣,三艘防禦強大的懲罰者就,就這麼被磨死了,因為他們缺少了修理的能力,一旦破不開特裡斯坦級的防禦,就隻能被特裡斯坦級慢慢磨掉。
還有全防禦的小鷹級,也是如此,遠程的磁軌炮,哪怕三艘小鷹級集火,也根本破不掉特裡斯坦級的互相搖修。
什麼船,能抗能打能修能跑?
當然也就特裡斯坦級了,搖修注盾提供的維修量要比飛船自帶的中注盾更強。
就這樣,李逸的隊伍,以全勝的戰績,進入了晚上的戰鬥。
到了晚上,剩下還在繼續戰鬥的飛行員,都作出了不少的調整,甚至有些帶上了後勤護衛艦,或者電子戰護衛艦。
後勤護衛艦好說,用特裡斯坦級的無人機,先打掉就好,2艘全火力配置的阿特龍級都破不掉特裡斯坦級的搖修,後勤護衛艦一艘獨木難支,一旦後勤護衛艦沒了,那一切都簡單了。
電子戰護衛艦就更簡單了,電子戰護衛艦其中兩種,艾瑪的磨難者級,米瑪塔爾的守夜者級的電子戰加成幾乎毫無用處。
&n,毛魯斯級的感應抑阻,雖然對特裡斯坦級有效,但是對無人機沒效,無人機自行攻擊下,電子戰護衛艦根本支撐不住。
“來,最後一場了,前1000肯定穩了!”
李逸說著,最多15分鐘一場,大多數戰鬥都在35分鐘結束,有些慢的能打到7,8分鐘,少有能打到10分鐘之後的戰鬥,一旦到了10分鐘,深淵空間將會變得不穩定,受到深淵空間的影響,飛船的抗性會下降20,這會導致輸出的效率更高。
平均下來,56分鐘一場,加上中間返回,修船,補充的時間,1小時能能打上67場。
近12小時下來,李逸等人已經打了74場戰鬥,由於保持全勝,積分來到了222分。
這分數已經進入了前200,但依舊不是最高的。
最高的分數,早就突破了300分。
那些人之所以搶分這麼厲害,因為采用全火力輸出,2分鐘左右1場,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尤其是當大家都是全火力配置撞到一起後,戰鬥基本在30s內就結束。
以這種速度,一小時能輕鬆打上15場以上,甚至有時能達到20場,在保持勝率不低的情況下,搶分的效率遠在李逸的特裡斯坦級之上。
“好勒!最後一場,今天全勝!”
蘇小兔開心的叫著,連續12小時的戰鬥,隻有她還保持著巨大的熱情。
三艘特裡斯坦級進入了深淵空間的戰場之中,在三人對麵,又出現了3艘特裡斯坦級。
圖片:獅鷲級)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