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高速度,還沒有推子帶來的信號半徑懲罰,戰列艦級彆的導彈根本打不出傷害,除了導彈外,炮台命中率也極低,哪怕命中,大部分也是“擦過”,無法打出實際傷害。
這就是速度抗,用速度規避傷害,這是伊什塔級的第二重防禦。
最後就是突擊損控,當伊什塔麵臨船毀人亡的時候,立即開啟突擊損控,能接下大量傷害,浪費對麵輸出還能讓自己隊友將自己拯救回來。
伊什塔級的護盾,隻有一個大型盾擴,在加成下護盾值剛剛過萬。
不開突擊損控時,隻有3.6萬的有效,但是開啟突擊損控,飛船有效能超過15萬。
在具備了如此強大的防禦同時,伊什塔級的輸出不低,以純無人機來說,伊什塔級的輸出,更是在多米尼克斯級之上。
這就是無人機飛船真正的王者,最佳的無人機平台伊什塔級。
這看起來是兩隻巡洋艦隊,但實際戰鬥能力遠比兩隻多米尼克斯級戰列隊更強。
隨著伊什塔級的接近,拂曉的隊伍終於行動起來。
混編巡洋隊開始衝鋒,暴風隊也緊隨其後,隻有狂暴隊,待在原地用1400榴彈炮進行輸出。
可惜的是,這些狂爆隊為了不浪費火力,采用的是小隊點名的模式。
10人一小隊,聽小隊點名官進行點名。這是拂曉,一直以來的點名戰術。
10艘狂暴集火,基本上對於普通巡洋艦是秒殺,但是他們麵對的不是普通巡洋艦,而且重型突擊艦。
一輪集火過後,拂曉的點名官驚訝的發現,居然沒有任何一艘伊什塔被擊毀。
“未命中”
“擦過”
“輕輕擦過”
伊什塔級用速度就規避了大量傷害,雖然其中有不少被打到了結構,但開啟突擊損控之後,那些使用720榴彈炮的暴風級戰列巡洋艦,發現他們的補刀也根本沒有效果。
“打不動啊!”
&n榴彈炮射程就不如1400榴彈炮,根本沒有進入最佳射程,輸出效果不佳,補刀工作都沒有完成。
“好了,該我們反擊了!”
李逸帶著伊什塔級肯定不會任由對麵攻擊,反擊自然就開始了。
“斬首”就是李逸的策略,用艦隊當中的戰鬥偵查艦休津級和拉克希斯級,先消滅對方艦隊當中的各個艦隊指揮。
休津有著停滯纏繞光束距離加成和目標標記加成,拉克希斯有著躍遷擾斷、擾頻距離加成。
&n外就抓住對方的艦隊指揮,尤其是走位官。
被減速的走位官根本無法帶著艦隊衝上來,也無法帶著艦隊離開重新整隊。
當走位、加成、點名等各個艦隊指揮被擊毀後,對方的艦隊混亂了,臨時補上來的各個艦隊指揮根本無法展開有效的攻擊。
先被擊潰的是混編巡洋隊,然後是暴風隊,最後的狂暴隊見勢不妙,趁著指揮還沒有被拉克希斯留下來時,就選擇了撤退。
這支守衛節點的隊伍,隻堅持了不到20分鐘,就徹底被伊什塔隊擊潰了。
打不中、打不出傷害、留不下、抓不住,自己還跑不掉。
卡梅隆加心裡苦,雖然早知道今天的戰鬥不是那麼好打的,但是他沒想打,居然這麼難打。
僅僅隻擊殺了不到50艘各種巡洋艦,其中有20艘還是曲劍級後勤巡洋艦,他的艦隊就損失了大半。
重突是t2巡洋艦,各種屬性碾壓t1巡洋艦,簡直就是縮小版的戰列艦,甚至比戰列艦更強,除了麵板有效看起來不如戰列艦,但實際上速度、抗性甚至輸出,各方麵都超過了戰列艦。
重突隊的初次亮相,就輕取了拂曉的隊伍,剩下的卡梅隆加,還想著用龍卷風甩蔥乾擾對方對節點的占領。
沒想到一個誘導力場呼叫來一艘神示級無畏艦。
無畏艦可不怕什麼甩蔥,一見這樣,卡梅隆加乾脆放棄了這個星係,帶著殘存艦隊進行轉移。
這裡守不住了,其他星係的戰鬥還沒結束,不如去支援其他地點。
拂曉的隊伍撤離了,在他們準備爭奪其他節點時。
主戰場發生了意外。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